攀岩比赛的隔离区是个有趣的空间。
在攀石和难度赛上,为了确保公平竞争,所有选手在比赛前都不能看到路线。相当于考试前的考题不能泄露。
大部分比赛的决赛或半决赛阶段在开始攀爬前有集体观察路线的环节,但预赛往往连这个环节都没有。
而攀岩这种“考试”是一人接一人的进行,为了防止前面考试的人泄露解题方法给后面的人,所有没考过的人都需要一直在隔离区等待,直到自己出场。
隔离区自然也是隔绝手机等通讯设备,防止选手通过外部渠道获取解题方法。
大部分隔离区都是简单甚至堪称简陋的设置:在背对岩壁的地方找一处相对较远的地方,用帐篷布围起一块封闭区域,里面摆放简单的座椅、瑜伽垫、指力板、水、香蕉或能量棒。
尚未出场的运动员集体在隔离区候场。
此时是下午的难度赛决赛,最终能否踏上奥运征程,就在此一攀。
大部分选手都陆续被叫出去参加比赛,只剩排名前三的人还留在帐篷里。
排名第二的飞羽盘腿坐在瑜伽垫上,深呼吸让自己放松。她两眼半睁着,余光观察剩下两位选手。
由里和恰莎。
这两人都比她年龄小,是国际赛场上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出现的天才攀岩少女。
不光有天赋,还幸运的诞生在攀岩大国斯洛文尼亚和日本,得以享受到国家顶级的攀岩训练资源攀岩文化,在最美好的年纪出现在最有挑战的国际赛场,去充分经受历炼、取得荣耀。
与她们相比,飞羽的年龄称得上老将,但在国际赛场却还是一颗新露头的小土豆。
后悔吗?后悔那几年因为那个令人痛苦的原因而中断职业生涯吗?
她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受控制的去这个问题。
如果不曾中断攀岩,自己是不是早就像许知澜那样,成为国内攀岩一姐,在各项国际大赛上与顶级选手同台竞技,为国争得荣耀。
现在想这些有用吗?当然没用。
但她控制不了自己。
恰莎和由里一看就是在大赛上多次碰头,相互间非常熟悉,甚至一起做热身。
并不是羡慕别人在隔离区有朋友,只是飞羽直到今天坐在隔离区,仍然会有种自己不属于这里的感觉。
仿佛自己是看不懂颜色的外人,非要硬闯进这些全职攀岩运动员的派对。
像是听到了飞羽的心声,刚好结束热身的恰莎拉着由里坐来飞羽身边。
飞羽抬头。
“飞羽,今天下午比赛结束后,要不要来我房间打游戏?”恰莎问。
由里跟着说:“我们的俱乐部正好最近遇到瓶颈,需要一个新头脑加入!”
“俱乐部?”飞羽好奇,“什么游戏?”
恰莎:“《Climbing Master》呀,你不玩吗?”
飞羽哪有时间玩游戏,读医学院就够让人头秃了,她还给自己上难度加了攀岩,睡觉时间都不够。
由里看出端倪,善解人意的说:“没关系,你今晚跟我们一起玩就知道了,很上瘾的!”
飞羽没来得及答应,光顾着看由里的肌肉了。
近处看,不愧是暴力肌肉。
和传统日本女性的经典形象不同,这是一位身高170厘米、体重63公斤,体脂率18%的古铜色皮肤女性。
她的身材匀称而充满力量,肩膀和手臂肌肉线条明显,背部紧实,隔着运动背心都能透出背肌的轮廓。双腿很长,但并不是筷子般细长,反而有着显眼发达的大腿与小腿肌肉。臀部也非常紧实,是会让无数健身博主羡慕的拥有漂亮曲线的肌肉臀。
因为在海岛长大,她的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散发出自然光泽。笑容灿烂而自信,眼神中有无畏和活力。
这是位非常直率的选手,会在Flash后开心的原地跳,也会在失误冲坠后破口发泄。
飞羽回想中午小潘教练对由里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