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明玉一边走一边开口道:“起先大人想让您住进家里的,可您毕竟是女子,大人怕不方便,这才给您安排到别院。不过您放心,一应用具都是新的,若有什么不合适的您就和我说,我替您换。”
姜雪松客气道:“我来得匆忙,也没寻什么礼物,希望赵大人不要见怪。”
“那是自然,赵大人平日里也简朴惯了,您要真带着礼物来,他可能还不习惯呢。”
说这话的时候,师明玉正带着人路过院子里的葫芦雕像,小山高一样的雕像上面嵌着拇指粗的金丝和各色宝石,谁家简朴会往院子里摆这个。
姜雪松看着他的背影,着实有些佩服他这睁着眼睛说瞎话的本事。
到了前堂,赵韩南身着常服,起身在门口迎道:“姜大人,可算把你给盼来了。”
说着往她身后看过去,那人实在是醒目,想不在意都难,出声问道:“这位是?”
李书衍抢先回道:“幕僚。”
赵韩南和师明玉对视一眼,随后拉长了嗓音:“哦,哦!幕僚。”
眼睛在俩人身上来回打转,一副我懂,我都懂的表情。
姜雪松“!”
他们懂什么了,干嘛用这种表情看着自己。
“快请坐,这位幕僚公子怎么称呼,也请坐。”
赵韩南心里已经认定俩人有点什么猫腻了,绿豆大的眼睛笑起来都看不见了。
“鄙人姓顾。”赵韩南点头应下,他可不在乎他到底叫什么,不过是给姜雪松的面子,让她觉得被重视而已。
四人随即落座,赵韩南随即给师明玉使了个眼色,只见他轻拍一下手就有几名婢女来上茶。
只不过来给姜雪松上茶的是个男子,而且是个容貌不俗的男子,倒完茶就立在她身后。
赵韩南抿了一口茶,按例来到交谈环节。
脸上挂着笑说一些毫无营养的话,无非是初来乍到适应不适应。
见她反应平平,赵韩南和师明玉交换了一个眼神:看来她不喜欢这款男子。
师明玉一个眼神,那男子就自觉地退下去,眼底还有些不甘。
几人又坐在那尴尬地聊了一会儿,侍女来传话说宴席已经备好了,赵韩南这才长出一口气,可算是得救了。
他和一个年轻甚至看起来有些古板的女子实在没什么好聊的。
“姜大人,咱们移步,边吃边聊。”赵韩南率先起身,往膳厅走去。
一张大圆桌,四周摆放着各色屏风,姜雪松右边挨着赵韩南,李书衍则在他左侧坐下来。
这期间他一直按照约法三章不乱说一句话,可即便这样也逃不过师明玉的打量。
桌上的菜色倒是有些奢华,赵韩南看了一眼她的侧脸,立马心领神会地开口解释道:
“荆州闹灾荒,许多百姓都吃不上饭,我这个做刺史的也跟着心急。可是听说姜大人要来,我特意派人去临近的州县采购的食材,万万不能怠慢了贵客。”
姜雪松恰当地表现出一点受宠若惊的表情。
赵韩南看着她的反应,心里的底气又多了几分。
自己这几年在荆州可以算得上是只手遮天,好日子才刚过几年,他可不想就这么失去了。
先试探一下姜雪松的意思,若是能收买自然是皆大欢喜,若是她不愿意,只怕要见些血光了。
“赵大人实在太客气了,在下惶恐。”姜雪松只怕自己表现得不够明显,赶忙再加上一句。
“哈哈哈哈,你瞧这姜大人,实在是太见外了。”赵韩南发自真心地大笑几声,对着师明玉说道。
“刺史这就不知道了吧,姜大人出身太白,礼仪规矩错不了。”他又这么悄无声息地拍了个马屁。
赵韩南端起酒杯,脸上搭配上合适的笑容,可眉眼先前那种警惕已经散了不少。
不管她从哪来,总归是个普通人,只要是普通人就有爱好,别管她是爱财还是爱色,他都能给解决。
嘿嘿笑了两声,开口道:“这杯我敬姜大人,姜大人不远万里带着粮食来解救我们荆州,给我们荆州带来了希望,你就是我们荆州的救命恩人。”
说完仰头喝净,立马倒上第二杯,紧接着继续开口:“这第二杯还是得敬你,百忙之中你能抽空来到我这,真是蓬荜生辉,这份情,我记下了。”
也不给姜雪松开口说话的机会,立马满上第三杯,开口道:“这一杯,我还得敬你,祝姜大人仕途顺遂,得偿所愿,美人长伴。”
说这话的时候还特意看了一眼李书衍。
姜雪松“……”他好像误会什么了。
转头看了一眼李书衍,他反应倒是平常,像是听不懂赵韩南话里的调侃一样,自然地看着对面的屏风。
赵韩南喝完了,这下该轮到姜雪松表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