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推眼镜的动作掩盖了内心的波动,但这瞒不过仁王。
银发的人仰起头嗤笑道:“就别装作无动于衷的样子了,柳生。你很了解我吗?”
“评委是你,请打分吧。”
“不合格。”
最终还是变成了玩笑一样的絮语,和“最后一次了那么来一次青春电影里必备的车后座吧”。
老实讲柳生的自行车样式并不适合载一个人高马大的运动青年,因此仁王抱着后座缩着脚坐的并不舒服。当然背着网球袋还载着一个人的柳生也很难找到往日的平衡,骑得歪斜了以后还会被后座上的人狠狠嘲笑自行车技术太差。
“换你来试试啊,仁王君。”
“不~要!”
最后自行车也没骑多远的距离就停了下来。但仁王随手拿了拍立得拍了后座的自己和骑车的柳生的自拍照。好几张角度清奇,却也有真的能拿来做青春电影宣传册的画面。
那些全部被洗了出来,放在柳生的木质盒子里。
“当做纪念吧,比吕士~”是告别前的礼物,仁王比了告别的姿势后上了飞机。
他说他不想送别,所以让柳生送他先走,柳生同意了。
而看着仁王背影的柳生,看着拎着行李而显得有些单薄的人消失在登机通道。他低头看了看手上的拍立得,突然有了安心感。
虽然青蛙总是在外面旅游,但还是会往家里寄明信片的不是吗?也总会回来的。
7、
柳生提前开始清扫自己的公寓。
合租的学生公寓空间并不大,房间里更是简单得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和一个书桌。好在合租的室友也爱干净整洁,公共区域的厨房和餐厅都保持着基本的秩序,洗衣房和烘干机也都定期消毒。
圣诞前两天,合租的室友和往年一样说了告别。
而第二天,穿着冲锋衣像是刚滑雪归来的人就敲响了公寓的门。
“偶尔也换你来找我嘛。”仁王进门时抱怨道。
柳生冷静地看着他:“如果你的集训期允许外宿,非集训期也会留在俱乐部的话。”
仁王耸了耸肩:“说不定会有这种时候呢?”
“那我会去的。”柳生说。
一起过圣诞也是出国以后才有的“约定”。并没有确切说出口或者作出承诺,只是在第一年合租室友提前打了招呼说圣诞节会回家的前提下,柳生随口提了一句公寓只有他一个人。
然后仁王第二天就出现在了公寓门口,什么都没带。
这是浪漫的奔赴,柳生承认那天早上他打开门时有一瞬间鼻酸到想要落泪。
还好有镜片遮挡住了他的许多情绪,才让他在笑着的仁王面前能绷住他属于绅士的风度。
但谁又知道呢?
仁王或许正是为了看他那一瞬间动容的表情,才心血来潮大半夜赶飞机又乘车,风尘仆仆地来的。而他看到了。柳生所有“超出控制”的情绪都能让他感到满足,他会为此而安心。
这是两个人不会诉诸言语的默契。
他们知道对方要的是什么。
而最恰好的是,他们展现出来的,也正是对方想要的。
8、
“为什么突然想去西伯利亚?”
“想去就去了。”
“不是怕冷吗?”
“有威士忌啊。火辣辣的,你也可以试试。”
“我不喝酒,你也别喝。”
“总是在泼冷水呢,柳生。”
在公寓点起壁炉,在火光和暖意下准备食物时的絮语是最放松也最温柔的部分。
柳生会故意留一份干净的手术用具用来作为炊具,只在仁王来的时候使用。虽然吐槽“用手术刀切菜”是家常便饭,但是每年都听一次也就像是过年的保留项目一样,会让人感到安心。
安心这个词对于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
距离太远,牵挂太长,情感也变得很轻很淡的时候,最终会让他们重新握住那根细线的,就成了这简单的安心感。
是熟悉的人,熟悉的话语,熟悉的眼神,和熟悉的拥抱。
再喜欢冒险的人也会有固执地要保存的那份熟悉,再有自信的人也需要这份熟悉来让他确认有些心意始终是不变的。
9、
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告别的时候是不会问这句话的。
仁王在圣诞过后的隔天一早离开。
柳生没有送他,也不再看着他走远。
坐在车上时仁王收到了信息,来自“养青蛙的人”。
“明信片偶尔也拍拍青蛙和蝴蝶吧,全是景色未免太单调了。”
“青蛙遇到蝴蝶的几率可是很小的。”
“需要特殊道具吗?”
“你可以试试看?说不定特殊道具就触发新的特别明信片了。”
至于“特殊道具”到底是什么……那重要吗?
养青蛙的人实际上并不在意蝴蝶,他关注的只有青蛙而已。但叛逆的青蛙到底会寄回怎样的明信片,也取决于青蛙当时的心情。
一切都是未知的,而所有未知中,笃定的就是那份情感。
仁王在车上伸了个懒腰。他想,又过去了一年,青蛙还是会想要回家。
这可太难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