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往生别 > 第3章 初逢

第3章 初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程念的眼睛已经适应黑暗,猛然开灯让她感到刺激,最低档的白炽光都把她闪晃得头晕目眩。

恍惚间,她似乎又回到与纪予生初逢那天。

***

程念拎着钥匙看他把剩下的那沓书与她放在窗台上的书搁在一起。

临近夜幕,走廊顶部昏黄的灯光照在他硬朗的面庞,使他冷白的皮肤染了几分暖色,在他身侧的花灰瓷砖上勾勒出棱角分明的影。

因为过于专注影子的变化,她被他那句自然又随意的“程念同学,这里是全部了吗”吓得不轻。

被陌生人叫自己的名字总有些说不出来的感觉,而他的嗓音有种雨滴在美玉上那般透润清朗,让程念忽觉得喉咙痒痒的,想回答他又说不出话来,好似跑完八百米后的症状。

她其实有些困惑,按道理说,即便是他听了老杨言谈之间叫过她的名字,但也不至于用这么笃定的语气直接就发问吧?至少也先要有礼貌的互相询问名字环节,这样也比较好向爱给她布置任务的李星月交差。

“程念同学?”

她正思索着,自己的名字又被那人话出来,言语像空气般无孔不入地氤氲在身边。

思绪被抽离又迅速回拢,即使心神混乱,她依然还能克制莫名的脑热回答他:“嗯,目前就这些,有几本练习册应该要下周才能送来。”

怎料钥匙插进锁孔里却拧不动,努力维系的镇定自若游离在崩塌边缘,苦心转移注意力无果,心里的疑惑一时难掩:“你怎么就知道我名字了?还那么肯定?”

他愣了一瞬,兴许是觉着问得直白又仓促,但也有理有据地认真回复:“我去办公室报到,杨老师在排座次表,把班干部用红笔做了标记,你的名字最显眼,刚刚还喊了好几遍,很容易对上号。”

他们班的座位每周一换,座次表也随之每周一换,贴在多媒体的铁皮上面,主要作用是方便科任老师抽人回答问题和记不听话同学名字给班主任打小报告。

“噢。”如此义正严词的回答,她竟有些无言以对。脑袋瓜子一转,抬眉又问:“礼尚往来,我也应该知晓知晓你的名字吧?”

终于问出了关键性问题,程念心里不觉地松了一口气,同时她也发现拧不动锁孔是因为自己拿错了钥匙。选书的时候她怕把钥匙搞丢,顺手扭进自己的钥匙串里,刚匆忙之际习惯性拿自己房间钥匙在那儿胡乱戳。

“纪予生。”他回答地十分干脆。

程念在心底默念了好几遍,试图拼凑起每个音节所对应的字。

明明在她脑海里最熟悉的“ji”姓应该是学过的课文作者——季羡林的季,一年四季的季。

但是那“纪念”的“纪”,她好像只在小说里见过的姓氏却不断地在她脑子里跳跃,久久挥之不去。

记余生,寄余生,纪余生。

就单从名字上看便十分合乎情理,人们通常说一个人的名字代表了取名人的寄托和美好祝愿,就只关于眼前人的话,她很认同这个说法。因为他整个人的气质与名字别无二致,的确是那种见一面就能让人记忆深刻的惊艳型。

程念连带着思考后面两个字,越发确信了他的姓名应该如她所料,便要带着肯定的意味追问,解释词一直在嘴边打转就是想不出个好的,只好磕磕绊绊地蹦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那个余生是吧。”

她边说还用手指在空中小幅度比划,还没比划出什么名堂就放弃了,自己都认为这确实识别难度过大。

没想到他倒是像看懂了似的,轻摇了摇头说:“有些不一样。”接着逐字解释:“纪念的纪,给予的予,花生的生。”

“第二个字多音字噢。”程念点头,神色舒展。

纪予生听闻顿了顿,欲言又止,后又开口道:“也可以这么理解。”

他把窗台上的书都整齐地抱在怀里,兴许是手上使劲的原因,加上皮肤本来就白,修长的手指延伸出明显的青筋。程念看得仔细,他有些刻意的靠左墙走,也遮掩不了左手背上输液后的透明止血贴。

谁还没输过液呢,她小时候可是诊所常客,输液跟吃饭似的,现在依旧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只不过病人都需要多一些关照。

程念走上前去将他靠墙半路拦截,“我空着手也不太好,帮你拿一些吧。”边说边动手,他张口的话还堵在嘴边,她自己已经直接上手抱走了一半的书走在前面,留下略微怔愣的纪予生在其后。

不得不说,他鲜活的表情使得程念走在前方不由地偷笑,同时也让两个刚见面的陌生人些许尴尬的气氛笼上了一层松弛感。

回教室的路上两人并走无言,一个紧挨着栏杆,眼神飘忽不定,对栏杆外的黄角树行注目礼,不好意思向内侧有人的地方张望。对比起来,另一个倒显得更坦率自然,在正常行路基础上稍微靠里给她留足行走空间。

程念率先走进教室,将书放在靠后门的最后一排位置上,对身后的纪予生说:“你暂时就只好坐这个位置了,我们班座位一周一换,下次是国庆回来换。”

她一转身,发现他只离自己一步远,同他讲话总是需要仰头,随后又有些别扭地补充道:“是按身高排,那你可能还是得坐这儿。”

“好。”纪予生将书本搁在桌面,又回了句:“这里挺好的,今天谢谢你。”

“客气客气,同学之间就是要互帮互助嘛。”被他坦诚的眼神锁定,程念瞬间不好意思起来,立马用老杨的经典话术做掩护。

“总之……”

他再开口要说的话已被预判,程念可能是有一种对方道谢焦虑症,面对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不知所措和转移话题,她只好打断:“桌面上平时不允许堆很高的书本,老杨强迫症,理解一下,就当关爱老人。”

老杨能容忍学生成绩不好,但坚决看不惯桌面乱七八糟的同学,说看着糟心。还说书堆高了老花眼就看不见上课打瞌睡的人了。虽然杨永峰是个随和的人,但维持老师的威信,一些规定和要求是断不能不遵守的。

“好。”

他显然是看出她的困扰,没再多说,从斜边桌角走到正座位处,拉开凳子坐下。

在班上人数不算太多的情况下,最后一排的位置反而是最宽敞的地方。但她却在这让路的过程中碰了一肩膀黑板报的彩色粉笔灰。

她本来就是最先进入的教室,放了书就站在过道对面的最后一排,实际上纪予生总共隔两步路的距离,完全不会影响到她的所在范围,但只要是他有一点动静,她就莫名会更加关注,并且自然地做出一些反映。

在他站起的一瞬,她跟着就往后大步退,便撞上了旁侧的黑板报。

程念其实自己是没注意到,她是望见纪予生的眼神在她的肩膀停了一瞬,而她顺着目光才发现,白T袖子上已经变得花里胡哨。

他没有咋咋呼呼地提醒,也没有多说一词,这让她感到心安,而不会是觉得出糗。

她顺手往肩上拍了拍,袖子上还有几块小的红紫团,她也没在意,毕竟这对常年被予以板报工作的人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这么说来,国庆要到了,又逃不掉出一期黑板报。既然今天碰上了,就先把黑板擦一遍。

要达到能够办板报水平的黑板必定是漆黑透亮,不能有一点粉笔痕迹的,那也不可能擦一遍就能达到。擦一遍耗时不算太长,等黑板干再擦倒是要等很久,办板报花的都是课余时间,现在的课余时间有空,之后的课余时间就不一定有空,并且目前教室没人,正是好时候。

程念想得清楚明白,动作便迅捷有序。班上的打扫工具因为强迫症老杨,眼不见心不烦也放在后排,她向对面尾排走几步就拿到挂在墙上还有些湿润的帕子和水盆。

她一手拿着一样,转头看见整理好书本的纪予生抬眼望向她,四目相接,她条件反射地将两只手往背后靠了靠。

程念低头诧异了几分自己的动作,心脏突突的跳,又下定决心般将手中的物品示意给纪予生看,此时他已起身,她对他说:“我准备把这黑板擦了,你先回家吧。”她又想起日常被催促回家的李星月,言语中多了些语重心长:“天色挺晚了,别让你家里人担心,赶快回去吧。”

纪予生听后非但没有往外走,反而径直朝她的方向迈步,他身后学校新刷过的腻子白墙像是反光板,照得他好似在发光。

最终他停在离她两张桌子外,松弛又保有距离地反问道:“天色挺晚了,那你怎么还不回家?”

话音落地之际,面对纪予生赤诚坦荡的目光,程念像是被显微镜放大的微生物无处可藏,她那句常挂在嘴边的“我家住的近”终究是没说出口。

***

头痛欲裂,床帘外悉悉索索的流水声、开灯声、换衣服洗漱的声音不断响起,在程念的脑袋里持续放大。

梦里充斥的回忆攻占了整个大脑,连带起心脏跟着激进地跳动。

“程念?还不起?你可是睡的最早哎!”下铺的丁诗琪站在爬梯边,将她的床帘掀开半截,挤进半个脑袋。

“起了。”她撑起沉重的头,艰难爬下床,机械地洗漱着。

天蒙蒙亮,走进食堂,大门还只敞开一半,放眼望去,除了在教师用餐区休息的几个食堂叔叔阿姨,只有三三两两的学生。

在这些学生中间,几乎都是她们高三宏图班同学的身影。

班级规定提前二十分钟上早自习,早饭大多是在去教室的路上吃的,在食堂坐着吃饭的同学也都争分夺秒。

程念和丁诗琪不算早的那一批,但也是待她们在食堂吃完豆浆油条要走之后,每个窗口才陆陆续续形成排队的洪流。

高三的课程就是无尽的枯燥乏味,复习考试复习考试不断重复循环。

这一整个上午都在抓紧时间为国庆回来的专题周考做总结复习,上课时觉得黑板上放挂着的钟表连秒针都过得很慢,下课回想却又感觉时光飞逝好多东西都还没学到。

为了不浪费排队时间,就要牺牲完整的食堂午餐,而接受残羹剩饭,最后落得小卖部加餐。

开在食堂旁边的小卖部面积堪比个半个食堂,一排排货架挤满了人,幸好小卖部里分割出的路动线还算合理,程念和丁诗琪挑好泡面口味再拿个泡面拍档溜出拥挤的人流。

今天是宿舍的泡面日。

月假前学校的最后一顿饭,食堂开的窗口变少,甚至本不怎么样的味道变得更差,反向将人推进小卖部。但其实只是她们心照不宣,嘴馋给了个想吃泡面的理由。

宿舍六个人在下铺摆好书桌,凑在一起八卦、人生无所不谈。

“唉,你们知不知道楼下要来个帅哥?大课间听乔令羽说他今天回老家顺路要来学校一趟。”丁诗琪率先抛出话题,“要是我,肯定得国庆先玩好了再说,这个学谁爱上谁上!”

“帅哥?哪儿来的那么多帅哥,三次元就没有帅哥可言。”程念旁边沉迷于二次元的小王同学说。

“楼下那个乔令羽长的就不错啊!”小王的上铺义愤填膺,她很是吃乔令羽的颜。

“真的是非常不错的那种!不信问程念,她认识。”丁诗琪力争。

抱桶喝汤的程念突然被点到,沉默的倾听者向表述者转换需要过程,她还未开口,想先抽了两张桌上公用的纸巾擦嘴,只是距离太远,手伸不过去。

“换做以前,难以想象你会有这形象。”小王替她递去纸巾,还指着她迟滞的动作笑着感叹,“当初见你有多高冷,现在就有多逗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