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轻笑一声,点了点头。
次日,天气晴朗,适合出门。
吃过早饭,杨澜便把准备好的回门礼装进了背篓里,跟乔哥儿一起出了门。
路上遇到不少乡亲们,杨澜都礼貌的问了好,一个个都惊奇不已,听说他们是要回门,还都祝贺了几句。
杨澜失笑,村里人就是这样的,大多淳朴且本性不坏。
与此同时,旧关村林家。
林大成看着出出进进忙碌不已的王氏,心情有些烦躁:“人家来不来还不一定呢?你瞎忙活什么?”
王氏回头瞪了他一眼,火爆脾气根本压不住:“你还有脸说,要不是贪图那点银子,至于把好好一个哥儿嫁给病秧子吗?”
林大成吸了一口烟,垂下眼睛:“他是哥儿,迟早要嫁出去。嫁给病秧子童生总比年纪比我都大的鳏夫要好,再说了,我们养他十八年,要二两银子彩礼,难道不应该吗?”
“现在村里人都说我们是卖哥儿,我心里能好受吗?”王氏皱着眉。
林大成沉默了片刻:“杨家人丁单薄,以后叫老大老二老四多帮衬帮衬。”
“也只能这样了。”
王氏叹了口气,目光频频瞥向大门口。
不多时,一个长得胖乎乎的男孩从大门口跑了进来,脑门上都是汗,扯着声音喊道:“爷奶!三舅舅回来了!”
王氏腾地一下站起来,忙拉住人问道:“三舅夫呢?”
“都来了,奶你快放开我,我还要去要糖吃。”小胖子在王氏怀中挣扎出来,一溜烟又跑没影了。
王氏嘴角勾了起来,都回来了就好,起码杨家承认了乔哥儿。
“还愣着干啥,去泡糖水。”林大成喊道。
王氏应了声,嗔了他一眼,还说不在意哥儿呢!
小胖子林玉宝炮弹一般扑进林乔怀中,邀功道:“三舅舅!我报信回来了,糖呢?”
林乔笑了笑,在他胖乎乎的脸上戳了戳:“长这么胖还想吃糖?”
林玉宝的嘴霎时间撅了起来,都能挂油壶了。
杨澜很少和小孩子相处,在旁边看得忍俊不禁。适时从兜里摸出来一块饴糖,塞到他嘴里。
林玉宝顿时破涕为笑,舅夫真好舅夫真帅,喊个不停。
杨澜失笑,他大概知道这孩子为啥长得这么胖了,小嘴太甜了。
来到林家大门口,林乔的步子就慢了下来。杨澜知道他近乡情怯,也就没催他。
进到堂屋,桌上已经摆了两碗糖水,王氏一直盯着林乔,眼圈通红。
杨澜对林乔说:“去跟娘说说话吧。”
林乔点点头,喊了声娘,母子两个便往厨房去了。
杨澜坐在了堂屋的桌上,不一会儿,林乔的三个兄弟都回来了,和林大成坐在一起。杨澜看着对面四个高高壮壮的男人,竟有种三堂会审的错觉。
不过林大成自知对乔哥儿有愧,又拿了很高的彩礼,并没有刁难杨澜,甚至难听话都没说,只叮嘱他们夫夫两个好好过日子。
话毕,还介绍了杨澜和林家三兄弟认识。
林老大叫林海,二十五岁,已经娶妻生子,方才那个胖乎乎的娃娃就是他的儿子。
林老二叫林江,二十岁,刚定亲,年底完婚,相看的是同村的一个哥儿。
林老四叫林河,十六岁,读过两年书,在一家酒楼当小二。
兄弟三个都长得魁梧,但是一开口就能听出憨厚,性子都不坏,对卖哥儿这件事他们都挺内疚。
也许是希望杨澜对乔哥儿好一点,他们对杨澜态度都很好,还一个劲说只要有事就来找他们。
杨澜笑着应下,同时又在心里叹了口气。
见到这家人之前,他设想过很多可能性,万万没想到人品还不错。但即便如此,乔哥儿也逃不了胡乱嫁出去给人冲喜的命运。
说到底,都是穷闹得。
他们说话的功夫,厨房里的饭已经做好了。
今天的饭特别丰盛,显然王氏也提前做了准备,炖了大骨冬瓜汤。杨澜带来的公鸡和五花肉也一并做了,摆了一大桌,全部都是荤菜。
林玉宝早就在厨房门口急得团团转,这会儿菜一上桌,迫不及待就夹起一片肉啃起来。
别说他了,大人们也都馋。林家人哪里见过这么多肉,过年都不敢吃的怎么丰盛!
一时间,饭桌上筷子飞快的移动着,只听到咀嚼和吞咽的声音,没一个人说话。
酒足饭饱,大家的关系也近了不少。
林玉宝钻进林海的怀里,昏昏入睡。杨澜和林乔也很快告辞了,走之前,王氏给他们装了一背篓时令蔬菜果子,杨澜笑着接了。
回家的路上,林乔的心情格外高涨,拉着杨澜兴奋地聊他小时候的事。
杨澜安静听着,嘴角挂着淡笑。
今天之后,乔哥儿心里的一桩事也该放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