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众人朝她投来的视线,三花想起了白日里梦寐看她的那个眼神,不多时,也是明白了为何她会怨恨妖了。沉默片刻,三花垂下眼帘,语气凝重喃喃道:“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梦寐怨恨妖的理由应该也与我一直在调查的那件妖怪失踪案有关。”
她说到这儿,顿了一顿,半晌,又接着道:“因为失踪的是小妖,所以妖界其余族长们压根不想管这件事情,受到这案件影响的底层小妖们求助无门,自然也会对我们心生怨怼。”
“那不是你的错,”秦湘伸手拍了拍她,柔声安慰道,“其他族长不管是他们的事,我们都知道你一直在为这件事努力着,从来没有放弃过,所以你心里不要把过错全部揽到自己身上,没事的。慢慢来就好,我们会和你一起找到真相的。”
三花叹了口气,朝着她扯出个无奈的苦笑,“谢谢秦湘姐姐。”
“真相肯定是要找的,不过如果梦寐真是这样,那我们想要找到她问关于这件事情的线索的话可能就有些难了,”乔玉洲补充道,“因为她对我们就已经抱有敌意了。”
屋内的烛火摇晃,每个脸上都神情恹恹,心中郁结。这就有些难办了,如今线索是找到了,但是线索本人却对他们抱有敌意,别说是找她问关于这件事的消息了,怕只光是出现在她面前,双方说不上一句话就要剑拔弩张地开打了。
三花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半晌,像是下定了决心似地看向宋允棠,诚恳道:“宋姑娘,我此番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这些年里,我一直在调查这件事背后的真相,不管梦寐愿不愿意将事情告知于我,我都要去试试,我想给那些小妖们一个交代。所以还请姑娘指点一二。”
闻言,宋允棠一怔,旋即摆摆手,温声道,“三花姑娘不必这么客气,你们若是想知道,我自然应当知无不言。”她说着,将放在摆在桌上的那个卷轴展开在了众人面前。
随着那卷轴展开,几行小字散发着熠熠光辉从卷轴上跃起,在空中虚虚地漂浮着。那是记载鬼魂生平的宗卷,三花抬头看了会儿,那些字体密密麻麻地记载的都是一位名叫黎双的姑娘。
她望向宋允棠,疑惑道,“宋姑娘,我方才就一直想问这个问题很久了,梦寐不具备实体,她现在用着的这具身体应该就是这位名叫黎双的姑娘的吧?她们之间到底有何联系?为何她会一直出现在鬼界?”
“是啊,”秦湘也很好奇,抬眼看向她,“我也想知道,为什么她可以来去自如地漂浮在善恶之河中,你们为什么不像其他鬼魂一样将她打捞起来呢?”
“我们倒是想,但是情况有些特殊,”宋允棠无奈地叹了口气,“黎双姑娘的魂魄不全,还有一魂不见了,这样的魂魄是无法正常投胎转世的。”
乔玉洲奇道,“无法正常投胎转世?”
“是的,魂魄不全者转世之后可能会与正常人有些许差别,”宋允棠点了点空中漂浮的小字,从中找到了一行说明拉大扩放在了众人眼前,“像黎双丢失的这个魂魄如果没有找回来的话,可能来生的她就会有智力缺陷,也就是可能会是个傻子。”
“为什么魂魄会不见?你们还要负责这个吗?必须要将所有丢失的魂魄全部找回来?”
“肯定是管不到全部的,”宋允棠又是无奈地摊了摊手,“但是全部留在鬼界也是不现实的,鬼界会鬼满为患。所以我们会尽量在规定时间内去寻找这些丢失的魂魄,如若到了最后时限了还未找到那也没办法了。”
“啊?”秦湘小小的惊讶了一下,“那这些魂魄有损的人岂不是世世轮回命里都带着缺陷?”
“也不会,十世轮回之后,这缺失的一魂也会慢慢重塑聚拢,然后等到下一世就会正常了。”
长锦倒是没有在意这些,他静静地看着空中如同一尾尾游鱼般悠悠飘荡着的文字,一语中的地点到,“所以梦寐是在寻找黎双丢失的那一魂?”
“是了,黎双是梦寐的救命恩人,所以她想报恩,想找到恩人的魂魄,”宋允棠道,“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找到黎双丢失的那一魂,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
“救命恩人?”秦湘顿了顿,思量了一会儿,也许这倒是个突破口。如今梦寐对几人是有怨恨的成分在,但是她一心扑在了黎双身上,如果能好好把握住机会,也许未必不能从她这里得到那幕后之人的线索。
想到这里,秦湘于是道,“那宋姑娘你可否与我们说说,这黎双姑娘因何而死?又为何丢失了一魂?她又是如何成为了梦寐的救命恩人的?”
“这个嘛,我找找。”宋允棠一边说着,一边低头看向桌上那个卷轴,手掌一摊,一只精巧毛笔便出现在了她的掌心。她握着笔,寥寥几笔在卷轴上写下了黎双两个字。刹那间,卷轴上金光大盛,金色小字在众人眼前快速地飞舞着,然后凝聚成型,将黎双的生前生后事一一展开在了半空之中……
原来,这黎双本是露华镇人士,与父母一同住在露华镇下面一个叫做桐茶村的小村子里面,以给药铺提供药材为生。虽然家庭情况不富裕,但是胜在温馨和谐,父母对她很好,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过得也有滋有味。
在这样温馨和睦的氛围下长大的黎双,性子也是极其温和善良的。在那个大环境下,虽然黎双身为女子,但黎父黎母对其的教育与该给的爱意丝毫没有少给。穷人家的孩子总是会早懂事些,将心比心,父母对她好,所以黎双自小也知道心疼爹娘。
黎双与梦寐相遇的那一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一切都好,除了故事里的其中一个主人翁不好,如此相比,准得来说也属实算不上是一个很好的开场。
桐茶村中有一个小私塾,里面教书的老先生是个落了榜的老秀才,虽然输了考试,但他也没觉得怎样,直接就收拾包袱归了乡,然后在村中教起了孩童识字。
秀才并不迂腐,不管男子还是女子,只要是想学字,想认字的,想认真学的,他一律来者不拒。黎家以售卖药材为生,自然要学认字,会写字,所以黎双自小也被黎家夫妇送往那私塾中学习。
那一天傍晚,黎双下了课,与先生问了安后,就抱着书卷准备回家。刚走出私塾大门,就看见面前一个草丛堆前围绕着一群孩童,一群孩子嘻嘻哈哈地笑着,蹲在那里,手中拿着木棍,不断地戳向草丛中。
“它好脏啊,快,将它赶走吧。”
“赶走做什么,我还没见过这么笨的,好不容易逮着了一只,不得好好玩玩啊。”
“快看它,用这个打,不要用手,太脏了。”
黎双隔得远了,没看见那草丛中有什么,但是听见这些对话传了过来,她心中也隐隐约约升起了一阵疑惑与不好的预感。还未等她靠近,便看见一个孩童手中拿了个树枝做的弹弓,夹了一枚小石子朝着草丛中打去。
“砰”的一声,是打在皮肉上的声音,随之而来的是一声惨烈嘶哑的猫叫声,“喵!”一只浑身是泥灰色皮毛的瘦猫从草丛中挣扎着跃出,但还未跑出两步,便又被其中一个笑得粲然的小孩抓住后腿扯了回来,“跑到哪里去!哈哈哈哈!”
黎双抱着书卷,站在原地,紧紧地盯着面前的画面,她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此时此刻看见的这副场景。
面前的几个孩童灿笑着,那只瘦骨嶙峋的灰猫小小一团,缩在草丛中,大大小小的小石子不断地砸向它,它想逃,却无处可逃。灰猫的惨叫与孩子的灿笑在这一刻在她眼前形成了一种极致的反差。
黎双认得那个为首的孩子,那是村中有名的小霸王,虽然理智告诉她不应该多管闲事,但是心底那份的良善还是让她无法对面前的场景坐视不理。
她深吸了一口气,抱着书抬脚朝着那边走去,在那群孩童面前站定,“你们不要再打它了,它已经受了很严重的伤了,会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