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诚高中是所普通私立学校,在这座城市,就如杨老师所说,不怎么好,可以说是排不上号。之前来的那次,程随安没特别留意校园景色,此时和肖霄走在安静的校道上,树荫蒙蔽,阳光斑驳。
校园说不上大,又逢假期,学生几乎都回了家,留校的人不多,倒显得空旷。两人围着校园逛了一圈,肖霄在教学楼下的自动贩卖机买了两瓶水,随后在操场旁的休闲椅上坐下。
他不问,她不说,一个假装不知,一个不愿被他人所知,彼此默契地把一个小时前在校门口发生的事覆盖,装作没发生过。
他是出去拿快递,而她只是恰好未离开。
程随安接过水,无声看着落在操场草坪上的光。她不知自己为何要转身,听到肖霄跟保安大叔说快递的取件码,下意识回头。
肖霄在她身侧坐下,靠着椅背拧开瓶盖,喝了口水。
程随安没什么钱,少许能给的,还是有这能力,她从包里拿出两百块钱,递给肖霄。
肖霄开销大不大,程随安不知道,目前他的生活来源只有肖姐留给他的那笔钱。
肖姐生病住院,即使有医保报销,怕是也花了不少,能留给肖霄许是不多。后面他还要上大学,学费,生活费,等等,全都是钱。
因有林家资助,她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都能够满足,林涵又时不时给她买东西,因此花费不多。后来她用兼职和奖学金的钱,给林涵父母买了礼物,不算贵重,算是回一份心意,和表达自己的感激。
肖霄没有人帮忙,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他自己。
没钱会很难,程随安不会不懂,她并不想插手肖霄的生活,唯祈求今天大姐和五哥没看到他们。
“你还没有收入,收着吧。”
“谢谢。”肖霄看着她,几秒后接过,把钱放回程随安包里,“我在学校,不用花钱。”
程随安握紧矿泉水瓶:“和同学出去吃饭,也是要花的。还有班费,资料费那些。”
看似是不起眼的几块,十几块,次数多了,加起来也是一笔大支出。或许对很多人来说,几十几百块的,算不得什么钱,对她程随安,这些钱是在十六岁之前,想都不敢想。她知道没钱的生活是什么样,也很清楚没钱带来的困境。
“还好,”肖霄解释,“我在这里读书,费用全免。”
他初中是在一所普通学校,中考结束,凭借接近满分的成绩,可以进入全市排名第一的公立高中,那也是他填写的第一志愿。
高中不免学费,虽不算高,各种费用合计,对当时的老姐来说负担也不小。租房,日常开销等,这些全都压在老姐一人身上,那时她刚还完助学贷款和债务,手里没什么钱。
有些私立学校的招生办联系到他,允诺费用全免,每个月还有几百到一千左右不等的补贴,条件是三年后,他要考上全国那几所知名院校之一。
他想了一夜,第二天将联系他的学校做了对比,最后选了明诚高中,只因为这所学校还有额外的奖学金。
他瞒着老姐,没去那所公立学校报道,来了明诚中学。开学前一天,老姐才知道他的决定,他记得老姐听完,沉默了许久。
没有责备,没有怒骂,也没有哭泣和悲伤。老姐什么也没说,只是浅浅一笑,点头,接受这已成定局的事实。
开学那日,老姐把他送到学校,拍着他的脑袋跟他说,不管在哪,都要好好读书。他也一直践行自己当初许下的承诺,替明诚中学去参加各种比赛,拿奖。三年来没落下过学业,各科老师,特别是杨老师,帮了他不少。
他在学校不怎么花钱,学校给的补贴和奖学金,零零散散加起来有小两万,老姐给他留下的钱,也足够他大学四年学费和开销。
程随安的生活如何,肖霄无法猜测,第一次去她租下的出租屋,一切都让他觉得很是熟悉。
前年年底,老姐和他都还是住在城中村的民楼,杂乱无序,老旧破败,那些房子比他们的年纪都要大,唯一的好处就是便宜。
后来,老姐说经济水平上来了,日子也要过得好点,第一个要改变的,就是住处。年前,他们搬进了公寓,期待生活会越来越好的老姐,不到一年,骤然离世。
程随安一个人生活,钱或许够用,要说有多余的,怕是也没多少。算时间,她大学毕业刚两年,攒钱很难。
他见过当年的老姐,拼了命也只能为两人争取到一个能挡风遮雨的地方,不用再因为房东驱赶而走投无路,两人拉着行李在这座城市寻找地方,度过一个又一个深夜。
他太了解没钱的生活,两百块不多,却曾是他和老姐两人半个月的生活费。
程随安没多问,也没强迫肖霄收下,只是应了声:“嗯。”
两人再次陷入沉默。
傍晚,热气散去,云层染上金黄,空荡的操场来了学生,戴上耳机慢跑的,牵手在跑道上散步的,或是从两人面前走过,坐在草坪上闲聊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