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刘翠红还是半夜三更起床在院子里喊叫,还去厨房里摆弄锅碗瓢盆,总之一个她不睡谁也别想睡个安稳觉。
楚玉川照常捂住谢知礼的耳朵,紧紧抱住怀中的人道:“让她折腾去吧,蛮不讲理看她能折腾几天。”
谢知礼也不想动,闻言也不会傻了吧唧的凑上去帮刘翠红干活,但是没想到楚玉川一语成谶,刘翠红连着三更起来了七八日得了风寒卧床不起了,现在不像夏日半夜那么凉爽了,还是很冷的,给冻坏了身子。
这下好了,半夜三更一点声音没有,全家都能睡个安稳觉了。
楚方军倒是天天发脾气了,就是针对于自己这个傻婆娘,眼见着就要收麦了,家里人手紧张干不了活也就算了,还花着银子去喝药,还要多个人去伺候着她,非半夜天天起来折腾。
谢知礼天天跟看戏一样看着这一家子折腾,每天自己的公公楚行阔和四叔楚田谷去地里干活,婆母齐青月和四婶成包穗在家里喂鸡做家务。楚语仁每天就是看个书本读书,时不时还去镇子上一去就是一整天,回来咬文嚼字的教育家里人。
方绍会说话讨的了刘翠红的欢心,出的了坏主意,也不让她干什么重活累活,就每天照顾着楚语仁和两个孩子。
谢知礼和和楚玉川也就是干点农活,时不时去后山打猎捉些野味来,不在家倒是也过的很快活。
楚玉川也带着谢知礼来到镇子上,两个人先去了府衙签字领安置费。
谢知礼在府衙也是很轻车熟路,一进去就有打招呼的。
“谢童生来了,前些日子听说有喜事呀?”
书吏闻不语乍然看到了谢知礼高兴道。
“不语兄,你还在衙门当差呢。”
谢知礼也大大方方打招呼。
闻不语说着还看着谢知礼身后的楚玉川。
“嗯嗯,谢童生艳福不浅嘛。”
谢知礼知道这人是最爱开玩笑的了,拉过楚玉川来道:“这是我夫君,从军营中刚回到家今天来领安置费。”
闻不语一听这个立马道:“正好,统管银钱发放和赋税的事情在我这里,一块去吧,报了名字拿了文书就能领。”
闻不语正好是管理银钱登记的,本身和谢知礼很相熟而且也是很喜欢热闹的,自是很热情的。
谢知礼一听正好,拉着楚玉川就跟着闻不语进去了。
“楚玉川,好名字呀,模样也好。”
报了名字闻不语在一本簿子上翻找着,终于是找到了楚玉川的名字,四个月共八两的银钱,在名字上打上红色记号,再拿着去账房登记取钱,还不忘夸一夸。
楚玉川则是纳闷道:“谢大哥,你跟官府的人很熟?”
谢知礼点点头道:“以前给主簿打过下手,抄录卷宗之类的,时间久了自然有熟络的。”
谢知礼咋说呢,上的厅堂下得厨房,还能打猎翻墙。
很快闻不语就拿着银钱回来了,他可堪称府衙小喇叭,就来回这么一趟都知道谢童生带着夫君来了,还是参过军的。
“闻大哥这小喇叭名头还真是名不虚传。”
谢知礼看着闻不语身后跟着探头探脑看的衙役无奈道。
“嘿嘿。”闻不语嘿嘿一笑道:“谢童生,你放心,我不瞎说,就是咱们玩的较好的几个衙役,好久没见了都怪想的。”
谢知礼也只是佯装一下生气,并不会真的去跟闻不语计较。
楚玉川则是笑道:“闻大哥,这往后再来领官银是不是直接找你就可以了?”
“没问题,没问题,咱们这老熟人,直接来找我就行,不过你这姓楚,也是十里铺的,你和楚语仁秀才什么关系?”
闻不语也是很豪气道。
楚玉川随口道:“家里的三叔而已。”
谢知礼好奇道:“闻大哥你问这个做什么?”
闻不语很是惊呼道:“你和秀才还有这么一层关系呢?那你们家这个=行啊,有个秀才,谢童生还是童生,这不也算是一家子书香门第了,县丞今天说可能要去找秀才楚语仁呢,估计食去你们家呢。”
“行了,闻大哥你就会拿我取笑什么书香门第呀,就是干活的,再说了,县丞去我们家做什么。”
谢知礼赶紧说着,同时还不解县丞为什么会去他们家。
闻不语也细细说来,“县丞家的公子嘛,要读书,请了镇上的老夫子还打算拜访一下咱们这十里八村出一个的秀才。”
谢知礼想起楚语仁一天的三字经就挂在嘴,估计当个老师也是合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