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靠草台班子发家致富 > 第71章 赏赐

第71章 赏赐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纪桑向夏侯郢求了婚,但是她也和他提出了一个硬性条件:在成亲之前,夏侯郢必须解开寒毒。

纪桑原话是这么说的:总不能让我嫁给你不到一年,就让我当寡妇了吧。

夏侯郢笑了下,他和纪桑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死的。

纪桑面上不显山不露水的,嘴上只说一句最好是,但她心里都快急死了,想到夏侯望当时说他还剩不到一年的时间她就心慌。

时隔半月,纪桑又收到了宫里的传召,不过这次是作为戏班主的身份。皇帝点了一出《梁祝》,纪桑带着众人又再次进宫,在畅音阁内进行御前演出。

皇帝看得十分舒心,演出结束后,纪桑带着全体戏班子人员进行集体谢幕,皇帝直接问她想要什么赏赐。

纪桑几乎是没有犹豫,先向皇帝扣了个头,而后请求道:“草民斗胆,请求皇上允许女子读书上学,并大力兴办女子学校。”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一惊。左右大臣面面相觑,低声议论。女子读书?便连皇帝也微微挑眉,似乎有些意外她的请求。他本以为纪桑总会要些真金白银的赏赐。

皇帝问:“为何?”

纪桑说:“男子读书,是为了考取功名,是为做官为民;但对于女子,却总要求无才是德。想必皇上也发现了,草民的戏班子几乎都是女子。她们初来时,大多连字都不识。纪桑不得已只得请夫子来教书认字,待字识得差不多了,才开始教她们背词、排戏,才有了您现在能看到的《一代巾帼》、《梁祝》这些戏剧。对于她们来说,这是谋生的方式。一个女人,不再需要等着嫁人才能有一口饭吃。”

纪桑抬起头,接着说,“戏子向来被视为下九流,更别说出身戏班的女子了,可若女子也能有书可读,有学问可立身,那这印象是否也能渐渐改观?”

皇帝沉吟片刻,似在思索她的话。纪桑趁势补上一句:“草民并非心存奢望,想与男子争什么高官厚禄,只是希望女子也能读书识字,能有谋生的本领,能有追求梦想的权利。草民以戏班为家,将来也想做大做强。若能招到更多女子进来,便能为朝廷教化百姓出一份力,也为天下女子开辟一条新路。”

此话一出,阁内安静得落针可闻。坐在皇帝身边端庄的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欣赏,随后缓缓点头:“皇上,臣妾倒是认为纪班主所言确有道理。宫中女官选拔自然也是倾向于识字明理之人,再者纪班主的戏班多是女子,却通过戏文传达忠孝礼义,这正是女子识字明理后的贡献。若能让更多女子有学可读,或许天下像纪班主这样的女子会更多。”

“嗯,皇后所言有理。”皇帝说,“朕虽不能一朝改变世风,但你今日之请,倒是给了朕一个新思路。”

纪桑没想到这皇后和皇帝还挺圣明,于是又挺着腰板请求道,“草民还有一事请求。”

“还有?”

皇后微微一笑,“纪班主,不妨说来听听。”

纪桑又叩首:“草民斗胆,愿为世间受困女子求一条出路——请求皇上颁布法令,允许女子有和离之权。”

有大臣压低声音道:“女子和离?岂不是要乱了纲常?”有人更是难掩不悦,直接出声:“荒唐!不过是个小小戏班主,简直无法无天了!”

“……”

“……”

皇帝眉头微微一蹙,立在身旁的王公公吊着嗓子喊了声肃静。

众人不敢多言,但一双双眼睛仍看向跪在中央的纪桑,充满了不满和隐隐的不轻蔑。

皇帝开口:“女子和离之事,可非同小可。”

“草民明白。但草民恳请皇上垂怜,天下并非每段婚姻都幸福美满,草民的戏班子里,便有许多遭受婚姻困境的女子。她们曾被夫家嫌弃、毒打,甚至卖作奴婢,但如今,她们进入戏班子,从无尽的苦难中解脱,重新开始生活。若一旦回去,她们遭受的便是无尽的虐待与压榨。”

许多大臣欲言又止,终究按捺不住,有一人上前跪下奏道:“皇上,戏班主此言虽是好意,但却违背礼法。妻从夫纲是自古的规矩,怎可乱了纲常,还请皇上三思啊!”

其实纪桑是没打算皇上能答应的,不过她还是想试试,现在她看到这些古板老头跳出来极力阻止她,她只想发笑。

这些吃女人血的老东西们。

夏侯郢站出来反驳:“皇上,臣曾亲眼见过要把妻子女儿卖进青楼里的丈夫,简直禽兽作为,何谈纲常。臣以为,此事需权衡。对于和离,设置条件以防滥用,或许能保全礼法与情理。”

“皇上,臣妾斗胆,请容臣妾说一句。”

皇帝目光微转,示意皇后开口。

皇后轻声道:“臣妾素来有福气,能得皇上疼爱,可是天下间并非每一位女子都能如臣妾这般幸运。若是嫁得良人,自然能白头偕老。但若女子不幸嫁错了人,却只能困在婚姻之中,日日受苦。这样的女子,何其可怜。难道仅仅因为是女子,就该如此无助地被命运摆布吗?纪班主所求,的确大胆,没有先例。但臣妾以为,她所求的,并非让女子任意和离,而是给那些在苦难中挣扎的女子一个机会。”

“谢皇后娘娘。”她俯首叩地,额头贴在冰凉的砖面上,“皇上,草民不是鼓动妇人和离,但求朝廷开一道门,给那些有力自立、又有苦难言的女子一条活路。”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沉寂的殿堂中,突然有一个清晰的声音响起:“草民廖席玉,恳请皇上允许女子有和离之权。”

紧接着,又有一个声音紧随其后:“草民赵泠云,恳请皇上允许女子有和离之权。”

“草民林三月,恳请皇上允许女子有和离之权。”

“草民阿禾,恳请皇上允许女子有和离之权。”

“草民容弗,恳请皇上允许女子有和离之权。”

“草民陈巧月,恳请皇上允许女子有和离之权。”

“草民宋观宇,恳请皇上允许女子有和离之权。”

……

一个接一个的女子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如同激流般涌动,层层叠叠,汇成了一条震撼人心的溪流。每一个名字,每一句“恳请”,都充满了她们的决然与坚定。

皇帝见此情形,低头思索良久。众大臣的目光集中在他身上,议论声时不时冒出。最终,他抬起头,缓缓开口:“此事牵涉甚广,非一朝一夕可决。朕会令礼部与刑部拟定条陈,细议女子和离之事。若能权衡利弊,再作决议。”

纪桑听罢,激动地磕头谢恩,声音清朗:“草民谢皇上恩典!”她身后的女子们也开心得面面相觑,齐齐叩首,异口同声地喊道:“谢皇上恩准!”

*

“纪桑班主胆如天,敢为女儿问苍天。一声和离惊朝野,学堂从此女亦贤……”

“开学堂,破旧制。求和离,敢为先。戏台之上展才智,纪桑名动京城前……”

“……”

自从纪桑恳请皇上开班女子学堂,争取女子和离之后,简直名动一时,大街小巷都是传颂纪桑的童谣或者打油诗,当然这多以是在女子和孩子之间的传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