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第三次竞演后,练习生们会有几天的休息时间。
回家休息,或者有些提前签订了合同的练习生会去拍摄一些简单的CF和画报。这都是节目自带的资源,类似“拿到多少名次会有多少中间广告和画报”的协议,是包含在节目合同里的。连带还有组团以后的五年合约中,前两年半完全割裂合约需要达到的资源度曝光度,与公司的分成,和后两年半允许各自回公司组队以后每年的团体活动比例。
仁王狠狠休息了几天。
他排位还不够靠前,拍了一支CF和一支画报以后就没有其他工作了。
立海公司没有强制性将所有人召集起来继续练习的意思,幸村也表示让大家回家放松一下调整状态。
仁王知道作为队长的幸村在这几天里也回公司和规划部门的职员有过相关的商讨,公司也陆续约了练习生们进行面谈。
虽然说是投票出道,但公司自然也会有自己的计划。
选秀是消耗人气的一种方式,人气最高就是选秀结束的瞬间。在组合团两年半以后,就算可以各自归队,也已经不在人气的巅峰期了。拿分成自然不如完全自己代理赚得多。公司是不可能将所有高人气选手全部送进出道位次的。
不过要说做票,也不是。这一方面节目组还是管控得到位的。但节目组可以决定一个练习生的镜头量,决定他们在综艺里的“人设”和相关的“剧情线”。虽然不是百分百,但这也足够控制练习生的票数了。
仁王也被叫去公司了一趟。
大概是确认一下他有没有做好出道的心理准备。
立海公司没有打算留下太多人,更倾向于人气到达出道位就让他们跟着节目出道组出道。实在是因为第一次运营偶像团体以后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很好,公司高层也有些犹疑。现在毛利接着参加节目有了一些热度,淘汰回来以后也很快做了一次回归,但依然反响平平,反而是毛利和越知跨公司的双人UNIT企划人气比预想得要高。
公司原本打算压一压柳的人气的——柳在节目里体现了他的温柔,和对切原的爱护以后,人气直线上涨,目前从后台来看数据已经在卡位边缘了。如果柳是卡位淘汰,或许会在比赛节目后吃到不少节目红利,但主营演员的立海公司确实在偶像方面没有太多人脉和资源,也缺乏运营的经验和自信。现在他们决定让柳自由发展,并不去联系节目组进行相关的剧情线更改。
这样一来,柳很大概率会出道的。立海公司不觊觎卡位淘汰的位置,其他公司可不一样。
至于排位在更前面的幸村,丸井和仁王,公司只是确认了一下他们本人的意向,只有特别想要回公司的,公司才会去做相应的交涉和计划。
但说实话……真的会有人不想跟着团队出道而是回公司自己组队吗?
大家都不傻。
去年出道的第一届团体的人气摆在那里,是慢慢上涨的热度,到了这次第二届节目开播,热度已经很可怕了。甚至每一集节目也都在刷新收视率记录。这种情况下,有点野心的人都不会选择回公司组队的。第一届出道组以外的人,除去节目结束后三个月会被记得被惋惜,到现在还有水花的有几个人呢?掰着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仁王回家以后也在思考这件事。
他不想认为自己现在的名次是“顺其自然”达到的。他当然也是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现在回想节目开始前自己和幸村的对话,仁王也有啼笑皆非的感觉。
再认真一点,再拼一点,思考偶像的意义,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
他要什么呢?
他现在想要出道,想要获得更多的人气,想要变成闪闪发亮的人。
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愿,他为什么要来立海当练习生呢?
回家的这几天正好赶上一次电视放送。
仁王和家人们一起坐在客厅的电视机前。
说实话这有些尴尬,看自己和认识的熟悉的人的节目什么的。不过看着看着他既觉得有趣又觉得没意思。
听起来很矛盾是吗?
节目里正在放送他们上一次淘汰以后重新选歌选组和重新练习的片段,这一集是在舞台表演的中间穿插各自练习的部分凑满播放时长。上一周也放送了重新调整人员的部分,而这一次则播放了中间检查时的一些问题。
仁王看到自己和迹部在中间检查后的对话被刻意放了出来。
他意识到什么,拿起手机去搜索了实时热点和上一集的片段。
果然,在投票时迹部在小房间里也说了一些会让人误会的话。
对仁王来说,想换歌是真的,表现出来了也是真的。他的态度没有到不认真的程度,但在二次组队的迹部眼里已经算得上是敷衍了。这一点仁王是明白的,因此迹部有些不满他认为完全可以理解。但这些粉丝们和观众们是不会懂的。他们只会看到迹部有些“控制欲”的部分,和“唯我独尊”的部分。
那不算贬义词,但在节目里会造成不太妙的影响。
这算什么啊?
仁王露出啼笑皆非的表情。
他原本想要发动态说些什么的,又记起和节目组签约的部分包括节目期间不能使用通讯软件。
要为了这种事违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