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完两位大明星受难的剧组在休息,农场主人推来了一车的食物——这是为剧组的人准备的。
按照此地不成文的规矩,一线劳动者先吃。
农场主送来的餐食都是肉菜,应该是打听过剧组的人的喜好,肉里头加了少量的山菇野菜,酿豆腐里头加了鲜肉末,该说不说,老板手艺不错……就是荤素搭配比不上狗饭。
农场主的狗饭是特制的冷冻储存的玉米红薯、一些水果,再加上熟肉,只听她喊了一嗓子,几条狗窜进厂房又蹦出来,仔细一看,嘴巴里还叼着不锈钢盆。
其中一条大狗多叼了一个盆给导盲犬。
这几条狗自然算一线劳动狗,吃饭也得排在姜逾与越问的前头。
农场主见连狗之间关系都如此友好融洽,想起村长的叮嘱,心里顿时多了几分把握。
此地的村长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大学生,为人极其正义,因为热爱这片土地与乡邻,毕业后果断回家当了村妇,这几年,她见隔壁镇拆迁起花园期房,见邻居镇搞起什么网红经济,偏偏都还成功了!
姐妹们出成果,她急得天天上蹿下跳,高度近视的眼睛熬得通红。
说好的大家一起互帮互助领上头的救济金,当好姐妹贫困镇,怎么你俩背着我偷偷进步了?
本地的贫穷固然令村长难受,但姐妹镇的兴起更让这位年轻的大学生难以接受。
“小王啊,村民大会上我帮你吹水了,领导面前我给你拍胸脯保证了。
你务必让她们签下这份合同,带动一下我们这头的经济,开发下我们村的文旅资源,今年千万别再垫底了,好吗?”
农场主点头:“村长,我会努力的。”
王家村经济并不富裕,大家以农产品、农副产品为生,但种地能赚几个钱。
大量的人流去外面的城市,本地人口少得可怜,各种商家、工厂、企业更是没几个有气候的,人口不足、资源紧张进一步加剧了就业压力,恶性循环下来,导致大家不得不外出谋生活。
听说一家影视文化公司的股东要来考察,这可让村长兴奋起来了。
晚上天天剪辑搞整活视频——被平台限流,白天还要去地里防治——被害虫啃出包,村长深觉的自己天生就是个劳碌命,现在外头来活了,据说流量还挺大,那必须把人忽悠住了,把握好这一波的流量。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夜晚,收到拍摄邮件申请的村长叫上农场主一起去村头厕所,俩人蹲旱厕里合计半天,急得外头的野猫从宽门缝挤进一个头,直到俩人腿麻,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好点子。
闻着两人身上的鸡味,农场主深觉的不能让这俩破坏了大家的食欲,提醒道:“厂房里头有热水管,你俩洗洗。”
姜逾觉得农场主说得对,喊上几个男助理过来拿衣服——反正他们两个还没吃饭。
顶着一头鸡毛的越问张了张嘴,连“呸”好几声,罢演的心思不断涌上心头。
熟知越问脾气的虞助理过来安慰她:“我们赔不起违约金。”
越问:……
没想到她也有为钱低头的一天。
闹剧结束后的两人换了身衣服,剧组也已经结束进餐,各种镜头重新架上。
在镜头下的姜逾低头扒着饭,努力忽视对面的人的目光。
越问幽幽地看向姜逾,忽然想起以前的风光,什么光替、文替、武替、手替一大堆,哪里跟现在一样狼狈?
如今树倒猢狲散,虎落平阳被鸡啄!
钱拿得少就算了,身上挥之不去的一股鸡味,尤其是那身衣服……这个农妇还说什么“洗洗就好了”。
一股无名怒火从越问的心中燃起。
平生靠着一张木头脸吃饭的越问终于有些绷不住表情,她呼吸急促,把筷子一摔,冷冷地看向姜逾。
被吓了一跳的姜逾抬起头,见场面有些冷凝又熟悉,感觉在《知X》等影视点评中反复见到过,脑子一热,差点下意识反问:怎么?要演精神弑父?
咱们把节目稀里糊涂演过去就行了。
“不吃了。”越问把脸一甩。
台本里头有这句台词吗?
还没想清楚,姜逾问道:“真的吗?”
越问没有回话。
可能是为了节目效果吧,这么想的姜逾接受了越问的脾气。
她把越问的饭盒拖到自己的面前,把里头的肉菜挑出来放自己的盘子里,用实际行动表明“你不吃我吃。”
开玩笑,下午还有至少三十里的野外徒步。
见姜逾这副不知好赖的德行,越问更气了,冷笑道:“你胃口还不错啊,这也吃得下?”
“也是,你胃口一向不错。”
越问这话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做贼心虚的姜逾一顿,她迅速在心中过一遍前天的男粉、一周前的男助理、半个月前的男模特、上上个月在海岛的男团偶像,上上上个月在国外的舅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