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所说的云山寺坐落在湛京城南郊外二十里处的一座山顶上,山势平缓,山道亦修得宽阔,人骑马坐轿也可上去。百里漾与崔栋此行拢共带了二十名护卫前去,行至山脚下,抬头远望可见白烟袅袅不绝,便知此处香火之鼎盛。山道之上也可见往上去的人络绎不绝,男女老少,步行的骑马的坐轿的,应有尽有。
人多,百里漾和崔栋带来的护卫都骑着马,一下子上去可以把山道全给堵了。他们还不至于这么霸道,否则来之前以江都王的名义告知云山寺清场了。
于是,百里漾和崔栋选择下马,徒步上山。护卫将他们护在中间,皆佩刀,一脸肃容地警惕四周。这么一群人出现在山道上还是有些怵人的。好在这里是湛京,天子脚下,王公贵族扎堆,屋顶上掉块瓦都能砸到个官,百姓们也算是见多识广,只当是哪家的子弟出行,看着凶神恶煞的,离远些就行了。
云山寺的规模不算特别大,但胜在环境清幽,树林掩映,枝头上夏花烂漫,寺庙就藏在如斯景色之中。
穿过朱红色的寺墙开出的门洞,再往前就是一座立于大雄宝殿前的葫芦形大香炉,其内香燃如林,升腾而起的香雾缭绕至半空,经久不散,闻之有檀香,并不熏燎。于香炉右前方设有一案,案上置香,旁边站着一名小沙弥。每当有香客前来,小沙弥先合手作礼,让人随意取用案上之香。
百里漾和崔栋随流上前取香,到大雄宝殿内参拜敬香。不多时便有一名身着七宝袈裟的僧人在身后两名小沙弥的随同下朝二人走来。
云山寺的主持是一名得道高僧,年岁在七十上下,头顶戒疤,须发皆白,慈眉善目,一双长眉长眉飘逸垂下有一指长余,双手合礼道:“见过二位檀越。”
二人亦回礼。崔栋道:“久闻大师慈名,家母命我来此必先拜见大师。”李氏是云山寺的常客,平日里颇是虔诚。崔栋来云山寺,李氏对他是有过吩咐的。
他一说李氏,主持就有印象,也因此知晓了他们二人的大致身份,又想起李氏往日前来念叨过的有关儿女姻缘的愁事,对二人起来的目的也心中有数了。
主持说道:“殿后有一林,林中景致尚好,二位檀越可前往一观。寺中备有斋菜,若不嫌弃,二位可在寺中用了斋饭后再行离去。”他是高僧,便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想与之探讨佛理或是寻求开解。在与百里漾和崔栋说话的这一会儿功夫,就有好几人在旁候着了。
“大师请便,我二人自行在寺中参观便是。”百里漾说道。大师是忙人,他们不好耽误人家时间。
与主持告辞之后,百里漾与崔栋便朝后山走去。半途中,百里漾想到方才主持对他们前来目的之了然,只怕是李氏之前没少在主持面前提起儿女姻缘之事,不由笑道:“想来等你成亲之后,舅母得了空就要亲来寺中还愿的。”
“来就来呗。若届时我还在湛京,陪她走这一趟。”崔栋说道。亲娘为他的婚事操了多少心,崔栋是知道的,不可能不领情。卢氏亦合他的心意,这该是桩好姻缘,成亲之后陪同母亲前来还愿亦是应当的。
百里漾算了算日子,怎么着都要等他成亲之后才会返回江都,遂告诉崔栋,“你放心,还愿这事你准能陪舅母来一趟,届时还得带上表嫂。”
他随后想到自己也要成亲了,而成亲之前来拜姻缘树,若无意外,之后也是要来还愿的。只是,他的还愿可能要等下一次回湛京了。
穿过好几座供奉的殿宇,越过一座小石桥,百里漾与崔栋便来到了一片树林之中。树林茂盛,许多不同种类的树木拔地而起,因是正值夏日,许多树的枝头上缀满了各色的小花,枝叶葱茏,青翠与各色杂糅期间,一派生机盎然之景。
林中有不少人,俱是来此上香的香客,以青年男女居多。百里漾想到寺中的小沙弥曾对他们说,姻缘树就在这片树林之中,见此也就不足为奇了。皆是来求姻缘之人,这一刻他们与这些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姻缘树不远,百里漾与崔栋再往前没走多久便到了。只见一株足有八人合抱粗壮的大树拔地而立,足有一丈高,远看绿荫如盖,将附近两丈之内的半空都遮蔽了。此树据说树龄已逾三百年,看似一株实则为两株合抱,根部相连,树干紧紧相依,几乎要融为一体;枝叶亦交错相交,向四周伸出更多细长的枝干,一块块系着红色丝绳的姻缘符便勾连在其间,向下缀出一大片耀目的红色来。
这姻缘树瞧着便喜庆,让人一看就想过去拜拜。实际上已经有人在拜了,还很多,男男女女都有。姻缘树的周围用篱笆围了一圈,这些男男女女们就围着这一圈篱笆在祈福、挂符。
“等等,且先瞧瞧。”崔栋刚要大步上前,被百里漾拉住了。他们初来乍到的,还不知道祈福的流程仪式,左近也没有寺中之人讲解引导的,还是先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再说。
崔栋一想也是,他们此行可是诚心来求姻缘,祈求婚事顺遂、幸福美满的,自然得严格按照正确的步骤来,否则漏了哪一步或是做的不到位,得不到保佑怎么办?于是,两个人挺直腰背,看似一派正直假装不经意实则眼睛一直在暗搓搓地盯着人家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