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放寒假了,欢欢喜喜的期盼着过年,能吃上好吃的,穿上新衣,这是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忙碌一年,家长们在这个时候也会比较大方,不会过于计较价格,可谓是几代人难得达成平衡的时候。
大伯家的堂姐罗红带着孩子回家住了几天,罗以娇去看了眼就回来了。
回渠县前一天,罗以娇去了菜地一趟,把地里所有吃的菜都拔了,装了两个大袋,一早拖着回了城里。
这就是她准备送给罗静芳这个当姐的贺礼了。
亲手种的菜,这份心意真心难得。
她也没委屈自己,让刘鹏几个帮她带到镇上,弄上车,舒舒服服的坐车回了县里。
车上人不多,路上一直有人走走停停,真到渠县地界了,反倒没几个人了,车到了站,售票员帮着把两大袋装下车,罗以娇甩了甩头发,准备提着潇洒的出站台,手上一动,一时半会竟然没提动。
大意了...
她这一路舒舒服服的过来,从村里到镇上,上车有人代手,下车有人代手,还以为挺轻松,轮到自己了发现完全不是这回事。
这菜还挺重哈。
拖着这两大袋出了站台,想象中的潇洒什么的别提了,罗以娇就当没有幻想过这种事,累得她直喘气,反正挺狼狈。
身边不时有人走过,罗以娇也没在意,直到有人停了下来,似稀奇的说了声:“哟,这两大袋都是菜呢。”
罗以娇没理。
小学生都知道这是菜。
说话的婶子又开口了:“小姑娘,你这菜真新鲜,卖吗?”
卖吗?
罗以娇脑海中灵光闪过,抬头看着利落打扮的妇女同志,眼睛一下亮了:“卖!”
有了这个开头,罗以娇开启了在车站外卖菜的经历。
城里也是有新鲜菜的,但新鲜菜都是从外地运过来的,不说还有没有那么新鲜,就是种类也少得可怜,挑来挑去都是那老几样,不像罗以娇这袋子里装的,什么小青菜大青菜,白菜萝卜等应有尽有。
中老年妇女同志们眼尖,正是准备回家准备烧午饭的时候,一看这摊子,你一把我一把的给包圆了,罗以娇也没多要,就喊了个平常价格,然后就坐着收钱了。
卖菜生意真好啊。
怪不得从前老听人说,在刚开始做小买卖的时候,就是卖烤红薯都能发家致富呢。
好在她还记得这些菜是给二姐罗静芳带的贺礼,最后每一样菜留了一点,把钱往兜里一抄,扛着袋子就走了。
潇洒果然是眷顾她的,这样总算轻松了。
她是说用亲手种的蔬菜当贺礼,但也没说用多少亲手种的蔬菜当贺礼不是?
一针一线那才是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