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是罗四弟罗杰寄来的。
初中生先是解释了一下学业繁忙的事,对这两块钱的工资他想争取争取,不用被扣工钱。
毕竟这个姐姐跟从前的姐姐不一样了。
以前的姐姐百依百顺,现在的姐姐心肠梭黑。
虽然家里人都说罗以娇是跑到乡下来吃苦受罪,过不了多久就会哭着跑回去认错,但罗四弟经常县城、乡下两头通信,从信上能窥见这个姐姐在乡下的日子并不是家里人说的那样孤苦伶仃,吃了上顿没下顿。
比如:在乡下的姐姐都能给他两块钱一个月,只是让他通风报信,但是城里的姐姐每个月还问家里要钱,连他一个正长身体的初中生都被逼上交过五毛零花的。
肯定是家里把两个姐姐给搞错了。
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明明是城里的姐姐。
当然,不排除这个姐姐在农村乡下有了什么发家致富的路子。
罗四弟对读书兴趣不大,对赚钱兴趣很大。
有点类似于以后的学生,经过互联网的狂轰乱炸,对学习失去了敬重和喜爱,一心只想搞钱、搞钱、搞钱,为此甚至荒废了学业。
罗四弟还没到这个地步,但他自觉已经早早开悟:反正读书出来也要进厂上工挣钱,还不如早点挣钱。
早几年挣钱,还能多存几年钱呢?
他开始不着痕迹的朝罗以娇打听起来。
在罗以娇看来,罗四弟文笔太稚嫩了点,心思也直白,想要隐藏心思,但现在修炼不到家,几句话就能看出他在想什么。
年轻就是好啊,单纯,蠢笨。
她都不用做什么,勾勾手指,他就能上当受骗。
就这,还想挣钱发财呢?早点挣钱去治治脑子吧。
罗以娇毫无当姐姐的忧心,想要去拯救一个即将踏进迷途的失足少年,反倒是笑得恶劣,指尖把第一页纸撇到一边,略过罗四弟那些絮絮叨叨的话,看向第二页。
罗四弟在第二页上写了正事。
罗以娇长吁一口,终于不用再看那些辣眼睛的话了。
她就搞不懂了,一个男同志,虽然年纪小了点,怎么说话做事朝着三姑六婆的方向发展了,现在就有这个倾向,以后长大了还得了。
这么爱说,干脆当媒人去吧。
罗四弟在信里交代的第二件事是罗静芳结婚日期定下来了,陈家那边说过年前是好日子,希望两个小两口能在过年前把婚结了,罗静芳去海城随军,结婚以后,罗静芳的工作也可以调过去。
罗四弟由衷的表达了对姐姐的羡慕之情。
陈昂这个姐夫有钱,长得好,连罗静芳的工作都安排好了,嫁过去以后,这个姐姐就不用逼迫他一个初中生上交可怜的零花钱了,以后吃喝穿戴都有人兜底,有人买单了。
不像他,除了他妈偶尔会给他一点零花,就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了,想买什么喜欢的都只能守在商店外边,眼巴巴的看着,他爸妈还经常在他耳边念叨,让他多读书,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以后才能挣钱养家,支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