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儿女都是要账的,还是别人家的儿女好啊,有机会,他一定要好好跟罗永民同志好好请教一下教育子女的心得。
他以过来人的经验由衷告诫:“你要听爸妈的话,我们不会害你,给你找的已经是附近最好的人家了,你嫁过去不会吃亏的。”
在王村长看来,人可以脑子不灵光,只要能听进劝就足够了。
就像他对王秋的期望,不指望她成才,只希望她听话。
王秋有自己的想法,但现在不敢表露出来,只能先顺着点点头:“嗯。”
王村长站起来,水也不喝了,准备回村办公室,朝于瑶摊摊手:“你看,这不就解决了吗?王秋同志还是一个好同志,她年纪小,你好好跟她讲道理,她明白道理的。”
于瑶有些怀疑。
真的是她道理讲得不深奥?
赶在白露前,村里开始晾晒、腌制冬菜。晒菜干是最简单的,把菜洗干净,切成条状,晾干后装进袋子里保存好就可以了,吃的时候抓上一把,在水里先泡开就行了;做腌菜工序复杂一点,晾干后要装坛,用盐、酒要腌制,腌制好以后放在阴凉的地方等上一两个月就做好了。
晒菜干和腌菜不是只有村里才会做,城里人家也会做,像梁兰兰同志每年都会做腌菜,罗以娇经常给她打下手,对梁兰兰同志腌菜的手艺很清楚,上辈子她每年都做腌菜,延续了梁兰兰同志的手艺。
其实她不大喜欢吃腌菜,罗以娇也没打算做,但她准备去看看别人家做腌菜的手艺。
她先去的是大伯罗永德家,大伯家人多,每年晒菜干,做腌菜都是大工程。梁娟和文慧拔菜,罗卫华兄弟俩从地里背菜回来,大伯母带着大伯洗菜、切菜、晾菜,忙的时候连老爷子两个都要打下手。
大家都很忙,就她是个大闲人
罗以娇当仁不让的要接替他们的打杂位置,被老爷子两个拒绝了,理由是她看起来娇气,不像一个会做事的人。
罗以娇:当初让她种地的时候可不是这样说的,薛定谔的做事是吧!
老爷子两个看出了她乐于助人的品德,把两岁的罗明明丢给了她。
罗以娇瞥了眼腿弯的矮墩墩,温热软绵绵的小团子挨着她,暖意从腿弯蔓延,现在是秋天,昼夜温差大,像罗明明这样的小屁孩最容易感冒,梁娟专门给她穿了一件薄夹袄,衣服里面还穿了件汗衫,看起来比前些天见她的时候圆润了一圈。
感受到她的目光,罗明明抬起小脑袋,圆眼里疑惑着:“姑姑。”
她一动作,脸上的婴儿肥跟着颤了颤,罗以娇顺势在她小脸上轻轻一捏,小孩不明所以,还朝她笑了笑。
啊,果然小孩子是天使,让她的心都化了。
她牵起罗明明的小手,兴致勃勃说道:“走,姑姑带你去玩。”
罗明明圆眼一亮。
没有小孩不爱出门的,但凡是只要能跑能跳的小孩都喜欢往外跑,还不能跑不能跳的也对外面的花花世界格外充满好奇,这几天因为家里忙着晒秋菜,做腌菜,已经好几天没带罗明明出门遛弯了。
罗奶奶看过来:“去哪儿?”
罗以娇:“去找罗珍。”
她来好一会了,大伯母晾菜干和做腌菜的步骤她都学会了,该去下一家看看了。
不对,是去观摩和学习。
有些手艺,她可以不用,但不能不知道。
这也跟偷师没有关系,只是收集百家之长,防止各家手艺失传而已,就跟有些手艺,经过几代之后,有了更高更便捷的高科技,已经没有人再用笨拙的方法了,这些古老技艺就只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嗯,就是这样简单而已。
至于为什么选定罗珍家,是她在村里交好的人家就没有几家,大伯家是最亲近的,其次就是罗珍了,这种事情,当然要从最亲近的依次看下去。
一听是去找罗珍,罗奶奶就不反对了,又交代了几句就放她们走了。
之前都是罗珍去家里找她,这还是罗以娇第一次去罗珍家里呢,她还有点兴奋,不知道罗珍家里是什么样的,家里人怎么样,好不好说话,手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