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个当长辈的都没开口,她也不好意思张口要休息。
“我们生产队到了。”罗以娇有些近在眼前的热泪盈眶。
“生产队?现在可不说生产队了,要叫村了。”梁三听见,叹了叹,纠正她。
由生产队改为村其实也就是前几年的事,算下来统共还不到五年,像梁三这些人叫习惯了,对叫村反倒还不适应。村里的年轻人倒是改口快,对村里已经有的名字都嫌弃“土气”,不像城里那样洋气,就连田地种的菜都被他们给换了个“洋名”。
一开口就说他们跟不上潮流、气派。
他们都叫了这么多年了,现在开始这不好、那不好了。
梁三叔不欲多谈,说道:“听说你前几年一直在省城读书,村里的事你不知道也正常。”
罗以娇点点头。
这倒是,罗以娇原本就是个老实巴交的人,身边好友都没两个,无论是在学校还是逢年过节回村的时候都不大合群,跟罗静芳这个走到哪里都受追捧,有许多男男女女围簇的姐姐不同,回村的时候她都是安静待在一处。
改名这种事情都是老黄历了,一开始可能还有人议论,后边哪还有人单独说这个,长辈们偶尔也是生产队的叫,没人纠正过她,罗以娇也就这样叫下来了。
上辈子她改口叫村具体是什么时候她也忘了,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等别人都说“某某村”的时候可能也就改了。
梁三把人送到,从板车上给她把东西卸下来,就要准备回家了,从河西村回去少说还得二十分钟呢。
罗以娇见状,弯腰从袋子里抓了一把糖果放到板子上,“叔,给家里人甜甜嘴。”
梁家人口不少,别人把她送到村口,她要是一点不表示,心里也过意不去。
梁三叔牵着牛,没等他拒绝,罗以娇已经提着袋子走了,还背着朝他挥了挥手。
这个点临近中午,除了回家做饭的人,其他人大都还在田里忙农活呢。
罗永德家里烧午饭的是梁娟,她还带着个两岁的女儿罗明明,见罗以娇到了,梁娟还有些惊讶:“娇娇,你这就到了,还以为你会先说一声再回来呢。”
罗以娇没有说自己留书出走的事,十分淡定的吐出两字:“惊喜。”
梁娟笑笑,是挺惊讶的。
梁娟连忙招呼她:“累不累啊,娇娇你先坐会,嫂子给你倒水。”
她做事麻利,从暖水瓶里给罗以娇倒了碗水凉着,罗以娇确实累了,也没客气:“谢谢二嫂。”
歇气的功夫,罗以娇说了梁三叔把她送到村口的事,狠狠夸了夸,梁娟:“都是亲戚,举手之劳嘛,这不是正好碰上了么,要是没碰上,他也送不了。”
梁娟忙活的功夫,罗以娇就帮忙照看下罗明明,四处看了看:“二嫂,我爷奶呢?”
“他们去别人地里看菜苗去了。”
老爷子两个年纪大了,已经不下地干活了,平常就在村里四处走走,活动一下,这个时间一般都在家里。
罗以娇虽然回来得突然,但好在该收拾的已经收拾好了,老房子的房梁、瓦片都重新翻过,里边也都打扫了,床单、被褥什么的都换过了,连柴房里的柴火都是才抱过去的。
罗永德还怕罗以娇这个侄女刚回村不习惯,一个人住进老房子里会害怕,在新房子也给她留了个床位,这个决定,他没有跟二弟罗永民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