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到了以后,大家都有了防范意识,各种车上都有电子音提醒旅客注意和保管好个人的随身物品,有了较为规范的流程,还是会有人遇上。
罗以娇可不敢因为有上辈子的经验,就敢小瞧了小偷们的技术。
小瞧了是要吃大亏的。
好在这一路什么都没发生,罗以娇是在早上七点半上车,到青石镇上已经九点半了。
青石镇比县里街道还少,统共就两三条街,稀稀拉拉的,一眼望去都能看到头,到处都是灰扑扑的,不像上辈子她记忆中的,有十几条街,两边都是好几层的楼房,到处都是店铺,甚至还有几个二十几层的住宅小区。
朝着记忆中的供销社走去,青石镇上的供销社倒是修得挺气派的,门前的阶梯都有三阶,长长宽宽的,不过以后就没有供销社了,供销社被私人包下来卖电器,后来卖电器的老板生意做到了城里,供销社又转了两回手,最后被隔开成小店铺租了出去。
罗以娇给两位老人买了点营养品,又称了点饼干、糖果,又买了两瓶供销社里难得卖出去的汽水,在售货员好奇的目光下,大大方方的走出了供销社大门。
回到镇口,罗以娇看着通向河西生产队的方向,不由得蹙了蹙眉。
其实河西生产队离镇上也不远,走上三四十分钟就到了,但架不住罗以娇提了一大堆东西,而且现在已经快十点了,正晒人的时候。
就在罗以娇纠结要不要走的时候,一个黝黑的大伯牵着一头驾着板车的牛上了路,罗以娇眼前一亮,想也不想的,赶紧跑上前跟,想跟人商量商量顺手搭一程。
当然,她也不是占小便宜的人,酌情给点报酬也是应该的。
她把来意说了,反倒是大伯仔细看了她几眼,突然问:“你是罗家二房的那小闺女吧,你长得跟你爸妈像。”
她是梁兰兰和罗永民两位同志生的,当然是像他们的。
罗以娇不知道怎么回答,只好尴尬笑了笑,点了点头:“对,我是。”
大伯朝后边的板车努努嘴:“都是亲戚,你坐上去吧,回头你二嫂可要说我了。”
罗以娇有大嫂赵萍,大伯口里的二嫂说的是大伯罗永德家中大堂兄罗卫华的媳妇梁娟,按整个罗家的排序,罗以娇喊二房的大堂兄二哥,他媳妇可不就是二嫂么。
“你、你是二嫂她爸爸呀。”罗以娇仔细看了看,翻了翻记忆,也认出了人。
罗卫华跟梁娟结婚的时候,她作为婆家人,跟着去梁家接人时看到过的。
跟记忆中相比,这位叔更黑了点,难怪她刚刚没认出来。
没想到还有这么巧的事,罗以娇楞了楞,刚想开口,却发现一时之间竟然忘了该用什么称呼来叫人。好在,罗以娇很快想起来了,乖乖叫了人:“梁三叔,你也到镇上来啊。”
既然都是亲戚,那罗以娇也不客气了,把手上的东西放了上去,但人却是没坐上去,只跟在旁边走。
梁三倒也不劝,快中午了,他也要赶着回去,一边说了起来:“那边有个村找家里借了牛,拉了一车白菜到供销社,现在用完了,我就把牛牵回去了。”
都是亲戚,梁三也是听说了罗以娇要回来的事。
他瞥了瞥人,一口断定:“你这小闺女长得瘦,可能下地两天就要喊累了。”
“啊?”
罗以娇一时没反应过来。
不是,她就是回乡住一住,换个地方摆烂躺平,怎么就说到了种地上去了?
虽然不明白梁三叔怎么会说到这个,但谣言坚决不能传播,必须立刻杜绝,罗以娇仰着小脸,认真解释:“叔,你搞错了,我不下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