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萧琮玉必须稳固朝局,不能辜负人民和先帝的嘱托。正所谓“古之天子,庇佑万民。”她现在是大而不能倒,她现在倒了辰颐将直接迎来乱世。届时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她不可得知。但这千年的国祚将付之一炬,黎民百姓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是必定的结果。为避免这样,她必须在现在的每一个重要的时刻都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
朝圣日是她的一个选择,而之后的立后问题,储君问题,她将再次迎来一个又一个极为重要的选择。
现在,帝王间奉行了千百年的宗庙血食制度,也到萧琮玉的手里了。她得像之前的那么多帝王一样,在自己还没死的时候,确认自己的继承人。必须要改制了,必须要重新树立,重新解释一下宗庙血食的制度了。
总之,她要做的事情还有非常多。就比如她立后的问题。她的老婆,苏妲己嘛……直白点说了,没苏妲己,就没有现在的萧琮玉。萧琮玉把苏妲己看得跟国家一样重要。国家还是女人,这个……不太恰当,是顾全“大家”还是顾全“小家”的问题……
自己这么搞,那些个家伙们,难免不会批评自己的私德问题。但如果是“大家”还是“小家”的问题,那就没问题了。“大家”是由许许多多的“小家“组成的,那“大家”和“小家”哪里又有矛盾呢?
萧琮玉在今天就怕被别人问上关于自己那位皇后的问题。
她其实是并不怕提这个问题的这个人,作为一个皇帝,她的权力是无限的,大不了杀了就是。萧琮玉畏惧的是问题它本身。怕提出问题的这人是一个代表,或者是受了谁人的指使。一个问题被提出来了,就怕有很多人跟她持有相反的意见。这就代表反对势力就冒头了。
只要一这样,萧琮玉就会跟支持自己的人一起被那些人围攻。反对的人数一多,就会变得很麻烦。最后她只有掀桌子不玩了,玩强权的那一套,那就都不好看。
她这么一个皇帝本就像是在一个局里面,都好像成了一方势力的代表了一样。萧琮玉真觉得自己是一杆秤。一定要抬平了,两头都要顾着。可这样的事情,管又不好管,又不能完全撒手不管,她害怕打破了这么一个平衡。这似乎就是她每到朝圣日内心都忐忑的原因。
更何况,今年的朝圣日之后,要上演的热闹只会越来越多。自己立后这事就有够她喝一壶的了,更别提之后一定还会有的储君问题。
皇帝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当。更何况自己还没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没什么后果,也没什么掣肘的地步。自己都混成一派代表了,那还能玩什么强权呢?
玩不了强权,可当今的辰颐,谁和我共天下呢?
是外敌?还是门阀?先帝的慕家余党?文官和士大夫集团?先帝逊位时,曾让我小心沈公公,他就一太监能掀起什么风浪来?还是苏妲己?
脑子里有点可以想的东西后,虽然一开始还是脑子发热,脑子乱。但是只要在理了一个什么事情,什么东西之后。不管有没有解决问题,这脑子就变得冷静了下来。也就没那么乱了,这方法萧琮玉百试百灵。
萧琮玉不知道今天会发生什么,就好像这由她置办起来的朝圣日,却不完全是她主导的一样。
因为这些个原因,女帝异常重视这个活动。自己老婆都没睡醒,她就起了一个大早,七八个仆人侍候左右。盘发的,更衣的,洗脸的,持镜的。这些人侍候着女帝描眉打鬓,好好的梳洗了一番。
“照着我还是将军那时打扮就成,簪子戴一支就好了。”
旁人答是。
一根金簪,一身龙袍,一轮白日,一架车辇。哎,上路。就来到了青龙山的飞花庭。
这飞花庭原是被用作僧道番尼讲学,文人墨客游乐的场所。这次朝圣日就选在了这么一个地方。
虽然还没开始,但也早早地就有人等在了飞花庭四周。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萧琮玉,但她还没有到。等着跟她对谈的几位,除了禹伯离都到了场中。人挤人,人贴人,一看就是要有大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