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一条长长的臧西队伍,李青琅和碧铃二人没有更多的交谈,清平担忧地抬头看着碧铃,又回头看了眼队伍最后的李青琅。
骨鲤池的边界不清,一行人沉默着,走得很慢。
昨夜的一切交流,戛然止于李青琅和碧铃的对视,一人惶惑,无声地质问,另一人哀伤,躲闪着心虚。
对视良久,直到李青琅放弃般地终于移开了视线,他没有再说别的话了,沉默着在碧铃的搀扶下起了身,他见雨水打湿了碧铃的鬓角,头发有一绺被嘴角挂住,于是抬起手想要为他把那撮头发别到耳后。
这时,李青琅才发现自己的手颤抖得不成样子,抖到他的指尖在落了雨水而湿滑的碧铃嘴角旁几次擦着那绺发丝而过,却无法精准地替他理好。
李青琅才放弃般无力地垂下手。
几乎是枯坐到天亮,李青琅才后知后觉地想起,自己之前为碧铃顺头发,用的是左手,当然会抖得厉害。
所以,他抖,不是因为他全家人死于陛下对至南的新规划,不是因为一腔热血衷心的至南在背后捅来的刀子点燃的山火,也不是因为碧铃从一开始就是怀揣任务蓄意地接近,不是因为他和枫泉一红脸一白脸的杀人救人戏码……
他抖,只是因为摔伤了手,所以不能为爱人拂去雨水,理顺发丝。
什么都不想去问,什么都不想去想,李青琅不是不能感受到碧铃小心到惶恐的眼神,那种眼神看得李青琅更想抓着他的衣领厉声质问,质问他在怕什么,怕自己会因此不爱他,因此恨他,还是怕任务失败,陛下会来杀了他们。
碧铃昨晚只对枯坐在夜雨中的李青琅说了一句话:
“当时已经决定杀了你,我想了这个馊主意,也许这样反而对你伤害更大……一无所知地去死,是不是更好呢……难怪枫泉当时会骂我。”
那时候,碧铃只是不知,这个世界上,有比死更难受的事。
李青琅没有什么反应,他在帐外的夜雨中坐了多久,碧铃就在帐内看了他多久,直到天亮。
碧铃越是用那样小心的眼神看他,他越不能够去质问他,理智上来说,李青琅自己其实也清楚地知道,碧铃的苦衷和缘由并不难理解,这也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故事,但是真实鲜活得像昨天发生的美好爱情话本子,转眼却变成了张血淋淋真相的遮羞布。
他实在是难以接受。
所以思考到最后,理智所剩无几,汹涌快要把人淹没的情绪一端拉扯着李青琅的愤怒伤感,一端又牵制着他——不要去凶碧铃,他一定会害怕。
李青琅思考到最后,就只有一个疑问。
是谁认定的呢?就能这么笃定地认定李家是至南发展的绊脚石,认定李家人该死该牺牲,认定狼神穷途末路,认定人治定胜图腾!
可万一他是错的呢……他的家人不就枉死了吗,他李青琅的人生,又算什么呢,前半生找曾经,然后因为爱决定向前看的时候,告诉他爱是假的,曾经是真的。
好像刻意要断他后路似的,他宁愿萨莉亚没有告诉他真相,他宁愿十七年前李良安没有带着他逃出来。
“雷声大,雷声大,雷声阵阵该还家,家里狼群能拼杀,保护至南本领大。
雨急急,雨哗哗,雨点大大该还家,家里爹妈能打架,保护青琅守着家……”
李青琅想到了这首歌谣,这首曾经无数次回想起都会安慰自己的歌谣,好像也被今天的雨淋湿了似的,终于,在李青琅空白的过往记忆里,淋湿了最后阳光的一隅。
……
今晨,臧西使臣准备进骨鲤池区域了,李青琅却已经不想再往前走了,他顿住了脚步,决定撕破这份伪装的和谐宁静。
“从一开始,你们臧西都并不是真的需要我护军,你们只是想到了边境再告诉我真相,不给我在路上反悔返回的机会,想让我一怒之下跟你们跨过边境,以复仇之名叛国。”
李良安听罢却狠狠喘着气,突然暴起,急急向李青琅走了几步,然后狠狠打了他一拳,碧铃急急地挡在李青琅的身前,脖子上却被架了把剑,剑锋直抵咽喉。
三只狼立刻守在身边,冲着李良安亮出锋利的狼牙。
李良安也顾不上这种场景有多么讽刺。
“不该复仇吗!难道不该复仇吗!叛国?究竟是谁先叛了谁,谁先弃了谁!少主!事已至此,你还在犹豫什么?联合臧西,报仇啊!开战啊!臧西内主战派和主和派吵得不可开交,女皇也在权衡,齐北虎视眈眈,臧西需要的到底是至南这个盟友,还是狼军的力量,你我都心知肚明!”
“萨莉亚殿下主战,如果有你加入,臧西便有与齐北一战之力,你不必为至南礽帝那样两面三刀的小人而战,也不必担忧臧西会在你的大后方点一把火,也能为十七年前我们李家的忠贞冤魂复仇,少主!”
从昨晚萨莉亚对李青琅说完真相后,李青琅异常的沉默与恍惚都令李良安心急,他不懂李青琅为什么如此平静,他以为少主会怒吼,会恨极。
可少主却只是坐着,那个至南的情报探子,就这么看着他。
李青琅的视线凝不起焦点,李良安的愤怒与恨意像风穿过了他的耳朵。
他盯着架在碧铃脖子上那柄短剑的剑锋,它离碧铃的咽喉不过寸距,碧铃依然挡在他身前。
李青琅给狼打手势,示意它们暂时不要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