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人人都说她好福气,得祖父疼爱,见识广阔,把年少时期的福气享尽了。
将来还能得一门好亲事,是个一辈子一丁点儿苦都受不了的。
可楚清乐真的长了见识之后,她却有些不甘心了。
难道她年少时期所享受的一切,不可以享受一辈子吗?
难道她以后也要被关在宅院,只做一些无趣的事吗?
楚清乐不知道祖父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是她自己心里明白,她心野了。
跟着商队周游四方事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赚银子也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她很喜欢,至少她现在找不到任何一件比这个还让她喜欢的事情。
她真的想做一辈子。
于是十岁那一年,她和祖父说,想要一件自己的铺子。
祖父出资帮她开始,以后祖父帮她的,她都会赚到自己还回去。
楚阁老没说什么“女孩子家莫要碰商道”或者“不用还”之类的。
他将这个作为生辰礼,送给楚清乐作为礼物。
自此,楚家又出了一个女老板、女财神。
在她十五岁那一年,大燕谁人不知楚家大小姐楚清乐有多厉害?
那赚钱的本事,人人看着都眼馋。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感叹,怎么就是个女儿家?楚家要是再得一位这样的公子,必然有大造化。
楚清乐听过不少次,但每次只是冷笑一声,懒得理会。
真出了这样一位公子,他们恐怕也不满意。
毕竟士农工商,若是楚家的公子做了商贾,那外界的人恐怕又会嘲笑,楚家清流世家,辈辈都是读书人,怎么出了这个丢脸的家伙?
所以楚清乐很早就明白了,人的日子都是给自己过的,谁对自己不满意,也要看个远近亲疏。
若是生人,叫他们说去,左右自己也掉不了一块肉。
若是亲近的人,就用实际行动打烂对方的脸,他们若只能仰仗自己的鼻息过活,哪还有脸在旁指指点点?
叫对方臊得再也开不了口说话,一切清净。
她没有昭月那样执拗的追求,也不像叶曦那样视线放的太高。
楚清乐自认自己一直是个聪明人,聪明人做事,就一定也得做聪明事。
只要有利益,且不太损人,那她都可以做。
反正结果都是一样的,她越有本事,别人就越不敢为难她。
楚家要有人撑起来,她可以是那个人。
她从来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但其实对楚家感情最深的人是她。
楚清乐不像两个哥哥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也没有太多退路,她能走到今天这一步都是她自己挣来的。
所以她更会察言观色,从被祖父接到膝下那天起,她的目标就是成为楚家的接班人,撑起楚家的门楣。
年幼时因为把一个小厮逐出府的事不止楚阁老记得,楚清乐自己也记得。
那时候她就觉得奇怪,她做错什么了吗?
如果真的是她做错了,那为什么府里的规矩上写的和她做的一样,和母亲说的不一样。
很多年之后,楚清乐不需要别人解释,她自己就明白了。
可能楚家本该在未来百年衰败下去,因为府里下一辈该接手楚家的人,都是像她母亲这样的人。
人都想着自己,这种行为可以理解,却会害了楚家。
当然,如果那个时候母亲强硬地把楚清乐引向自己所走的那条道路,她可能也就妥协了。
但命中注定,那天她该遇到祖父,该走上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大哥哥追求中庸之道,不敢争抢。二哥哥是个心软的人,他适合在官场上,用自己一片慈善之心忧国忧民、普度众生。
妹妹生来就该是享福的。
治理内宅这种事,是她楚清乐擅长的。
楚清乐不如大哥哥聪明绝顶,也没有二哥哥在官场上的本事。
可她会赚钱,会管铺子,会治理下人,比他们都杀伐果断,这就够了。
楚清乐从来不觉得自己需要盖过他们全部的光辉,只要自己有比他们更亮眼的地方,更适合成为家主,那就够了。
楚家还有千秋万代,楚清乐能撑起这楚氏门楣。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