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明白这些,于是当做听见了一个笑话。三妹,我们不必理会他们,走吧,我们回家。”
杨戬牵了杨芙的手,向着武王的营帐方向而去。
营里将士们人人震动,忽然有人叫起:“杨戬神仙,杨芙仙子,我不是孬种,不是忘恩负义的人,你们留下吧!”
接着又有人大喊起来,十个、百个、数百个声音都叫起了,可是杨戬兄妹没有回头。
正是夕阳西下,夕阳照在将士们的脸上,仿佛是羞耻的红色。
……
杨戬兄妹带了姬管去见武王,出人意料的是武王也正在等他们,见他们到来,武王竟然当着众人的面,上前行礼告罪。
“昔日父王亲自拉车八百步,才请得姜丞相下山辅助,也正因为父王礼贤下士、求贤若渴,才有西岐如今诸多豪杰云集的盛况,今日姬管姬偃之事,我一定会给两位仙友一个交代,还请两位仙友留下,助西岐一臂之力。”
武王性情正直赤忱,说出这番话,他是真心希望杨戬留下,现在西岐已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明眼人都知道西岐胜利就在眼前了,他实在不希望杨戬就这样走了。
杨戬道:“谣言止于智者,兴于愚者,何况我兄妹二人的身世并非谣言。”
武王笑道:“有杨芙仙子的那番话,足以令全军羞愧不已,闭口不谈了。”
杨戬不可置否,武王不知道军中也还有不少修真人士和他不睦,即便略过此事,更何况还有:“谣言止于智者,兴于愚者,后面还有一句——‘起于谋者’,武王能制止源头吗?”
他们的身世是兜率宫谋划传出来的,武王虽是凡间帝王,能约束姬管等人,但如何能约束太上老君呢?
武王想起兜率宫,皱起眉头。
杨戬轻轻叹了一口气,转而说道:“我私救成汤将领,又指使我三妹羞辱伤害王室贵胄,按律,应销去我全部军功来抵偿此次过错。”
武王知道他下定了决心,只能道:“好罢,但是这场冲突的错误不在你们,你和杨芙仙友的军功,我会保留下来。”
夕光里,姜丞相止不住的叹息着,他很想留住杨戬,哪怕用一些不光彩的手段。
前世他就是用自残的手段来逼杨戬留下,他知道杨戬面冷心软,见他如此,绝不会忍心离开。
留下杨戬,能保留更多阐教同门的性命,可是现在是武王当面允诺,他也改变不了了。
从杨戬的立场,姜丞相简直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管不住军营的闲言碎语,却偏要留下杨戬伐纣。
但站着阐教的立场,姜丞相却是在最大程度的保护宗门弟子。
只是这种牺牲杨戬的个人感受来拯救别人的方式,实在也让人不耻。
……
封神之战终于正式完结,天庭也开始大举策封,杨戬和杨芙的军功没有抵消,也受了封赏。
杨戬在策封诏书上加了“听调不听宣”五个大字,成了唯一一个肉身成圣、进封显圣真君尊号、却只在灌江口任地仙的上阶天神。
杨芙则封为西岳圣母,驻守华山,享受下界香火。
瑶姬早已从天庭回来,她坐在一旁,抚摸着策封送来的仙衣文簿等东西,叹道:“原来女娲娘娘让戬儿参加封神之战,是为了这个。”
瑶姬神情有些复杂,女娲娘娘的搭救不全是因为情谊。
其实想来也是,天规律法本就是女娲制定的,后来由王母玉帝补充完善,她触犯了天规,女娲娘娘不该相救。
瑶姬又摇头:无论如何,女娲娘娘还是他们家的大恩人。大抵是心绪还是不佳,瑶姬看过,便回房去了。
杨戬不愿去看那些东西,杨芙却兴致勃勃的取了西岳圣母的仙衣在身上比划,杏眸眨了眨,道:“二哥,你瞧怎么样了?”
杨戬点点头,道:“好看,想来三妹穿上,会很漂亮。”
这话不是敷衍,只见那仙衣雪白,裙裾上用金色的丝线绣出了美丽的图案,腰带也是金色的,当真是灿烂夺目。
杨芙嘻嘻一笑,她很喜欢红色热烈的衣服,也喜欢这样白色映着金色的衣服,印象里她最喜欢的那人就是穿着这样的衣服。
杨戬望向远方,神色有些怅然,轻声的自语道:“想不到,就这样成了天庭的部下!”
杨芙凑过去,笑道:“二哥,我们不是神仙的时候,不也是在天庭管辖之内吗?”
“你啊!”杨戬哭笑不得,伸手在她额头上轻拍一下。
杨戬站起身,打算回房,突然就视线模糊了,恍惚中,他仿佛看见虚空中裂开了一道缝隙,里面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怨气浮动,铺面而来,伴随而来的,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画面,以及痛入骨髓的绝望和孤独……
那是什么?
那些慢慢接近杨戬,让他身子越发冰凉与无力,无法动弹……
但是,似乎有女孩子的声音在呼唤着,那样着急害怕的呼唤,谁在呼唤他回去,那样熟悉……是三妹,三妹在喊他!
杨芙只看见杨戬身子摇晃了一下,就向前倒下,杨芙大惊,抢上扶住,再看时,便见杨戬双眸紧闭,似乎昏迷过去了。
她看见一缕缕黑色的气,那气若隐若现,仿佛火焰般升腾起来,将杨戬紧紧缠绕住。
杨芙这下子便慌了手脚,抱着杨戬,着急的喊道:“二哥,二哥!发生什么事情了?”
她慌忙的四处看,是有人暗算了二哥吗?二哥要是出事,她一定跟凶手拼命。
也是她太慌了,以至于忘记拿出宝莲灯来试试救人。
“三妹。”虚弱的声音响起,杨芙惊喜不已。
杨戬勉强的伸出手,似乎想抚摸一下杨芙的脸庞,却没有力气了,“你别怕,二哥不会死的。”
杨芙赶紧握住杨戬的手,说道:“好,我不怕,我用宝莲灯救你。”
却没有回应,杨戬已经彻底昏迷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