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和身上那颗避水珠子,要追溯起来,得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听完,清泉小心翼翼地开口,声音轻得如同风中的柳絮:“幻海,莫不是幻海阁也出了什么变故?”说话间,她下意识地揪紧了衣角,眉头轻皱,眼中满是担忧与不安。
三人走过街边的路摊,瞧见一大户人家正在施粥发粮,赈济难民。方四意本就好奇心旺盛,见状,不由得停下脚步,饶有兴致地凝望过去。很快,她便敏锐地察觉到异样,那大户人家发放粮食的标准竟截然不同。
清泉跟在一旁,看着眼前的场景,忍不住喃喃自语:“这户人家着实奇怪,为何衣衫褴褛的人反而只得到一碗粥,穿着还算体面的人却能拿到一袋米和一块煎饼。”她一边说着,一边微微歪着头,脸上写满了疑惑。
方四意抬起头,目光扫向那户人家的门上牌匾,只见上面赫然写着“候府”二字。她平日里最是痛恨那些仗着权势,对百姓区别对待的人,此刻,心中的怒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她毫不犹豫地快步上前,伸手拦住一位路过的老伯,脆生生地问道:“老伯,这黄角镇近日为何有这么多难民?还有这候府施粥,怎么还看人下菜碟啊?”说话时,她双手叉腰,眼神中满是不满与质问。
老伯甲重重地叹了口气,一边挥着手,一边无奈地说道:“慕容老爷赏我们一口饭吃,我们对他当是感激不尽了!至于送多送少,黄角镇有规定,凡是能说出来一件善功善德之事的,便可领一袋米。善事做得少,自然就领得少!”
这时,老伯乙在一旁补充道:“姑娘当不是本地人吧。这黄角镇自半年前起,便妖兽肆虐,家家户户如今都不敢出门了。好在慕容家有得道高僧,不仅给我们这些老百姓免费发米,还同那妖兽缠斗。相信过不了多久,这里的妖兽便会被捉拿干净。”
方四意听了,不屑地“嘁”了一声,说道:“你们大可以随意报善事数量,不就能随意拿米了吗?”她微微扬起下巴,脸上带着一丝嘲讽的笑意。
那老伯听了,缓缓摇了摇头,神色有些凝重:“起初也有人试过,可那道长厉害得很,竟一眼识破他的把戏,反倒砍了他一条腿。”
方四意闻言,惊得目瞪口呆,眼睛睁得大大的,满脸不可置信:“哪有这么离谱的行善啊?”
清泉在一旁,也轻轻皱起眉头,小声说道:“若是撒谎,不发米便是,为何要将人乱打一通。我倒真看不出来这慕容家是好是坏。”她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往方四意身后躲了躲。
林和站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对话。
他微微眯起眼睛,在脑中努力回想。因岁月太过漫长,那些记忆也变得有些模糊,他也只记得个大概——
「慕容家的道长收了百姓的钱财,承诺为他们捉妖,可那道长早就卷着钱逃之夭夭。可那道长一开始便自称是慕容府的人,如今候府老爷怕官位不保,便夸下海口说道长不日便会抓住妖兽,而施粥也只是无奈之举。没了钱财,这些百姓,便会日日到候府门口闹事。」
想到这里,林和微微抬了抬嘴角,露出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将手中的折扇轻轻摆弄于胸前。随后,他突然收起折扇,神色平静地说道:“没钱付屋子了。”说着,便大步往候府里面迈去,同时转头对方四意和清泉说道:“还不跟上。”
“进去讨口茶喝。”
方四意摸不着头脑,还没来得及动身,就看见林和被门口的侍卫拦了下来。
“何人擅闯候府!”侍卫甲大声喝道,声音中带着几分威严。
林和不慌不忙,嘴角微微一歪,露出一个亲切的笑容,轻轻动了动手中的扇子,慢悠悠地说:“我是昆仑山上的道士,来替你们侯爷收妖的。”他的语气不卑不亢,眼神中透着自信与从容。
方四意见有好玩的事情发生,顿时来了兴致,连忙赶上去,一脸得意地说道:“还不快让开,我这师兄可厉害了!”她一边说着,一边冲林和眨了眨眼睛,眼神中满是信任与崇拜。
三人被带入了候府,便听见候府老爷吵吵嚷嚷的声音,似乎在说着什么“还不把公子找回来”。
那侍卫甲进去通报以后,贴在老爷耳边说了一番话,紧接着那老爷便换了一副神色,抬起袖子,笑呵呵地朝三人走来。
“老夫瞧三位气宇不凡,眉藏贵气,定是有大来历之人,莫不是天上的谪仙降临凡间了?”慕容侯爷满脸堆笑,眼神中透着几分讨好,一边说着,一边忙不迭地抬手指挥府中的下人,“快,赶紧设宴请三位贵客!”随后又热情相邀,“三位不如就在我这府中暂且歇下,等我膝下的公子和小姐回来,也好一同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