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啊,祝爷爷,王爷根本不是真心要联姻,如此的联姻,结成了,于烁国也未必有益,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背后捅刀子。”
祝元良顾不得君臣之礼,有些颤抖的手抚上小九的头:“公主啊,你可知,辰王与烁国退婚,是要娶何人?”
“我知道,是应家的大小姐。”既然人家情投意合,小九觉得自己就更没必要从中掺和一脚。
“那你可知道应大将军是何人?”
小九摇头:“不知道。”
祝元良叹一声气:“应大将军应承安,驻守丰州,与烁国北面羽州相接,一旦破羽州,骑兵千里奔袭,至枟城便不到一日路程了,应承安此人好大喜功,善战喜战,一贯主张攻打烁国直至城破国亡。
联姻从来就不是一个简简单单是与否的问题,而是牵一发动全身,关乎生死存亡的事情,烁国与煜国联姻,不仅仅是纸面上的合约与友好,亦是在煜国的筹谋与周旋,要拉拢煜国的主和派,要打压煜国的主战派,而如应承安一般的爪牙则是要彻底毁灭他,您明白吗公主?”
“我……”小九有些茫然,沉重的担子好像突然落在她肩头,她从前的想法多么天真,还以为只要有个公主嫁过去不就好了,却没想过有些事情只能她来担。
“若是两国退婚,辰王娶了应承安之女,应承安必定力劝王爷攻打烁国,以此助他登上帝位,新州军的兵力再加上应家军,到那个时候,煜国将无人能与之抗衡,无论有无遗诏和遗信,辰王都必将称帝,烁国便是他夺得皇位的垫脚石。”
祝元良双手放在小九肩上压了压,让她感受到沉甸甸的重量:“公主,无论谁手中拿着宝印也好,无论谁嫁给辰王也好,烁国的存亡如今系于你一人之身,你是烁国的公主,无人比你更在意烁国的好坏,这件事除了你,无人能做。”
“我知道了,祝爷爷。”小九抓紧了背上的包裹,“我会留在北煜,无论以什么样的身份。”
若是婚约不退,她便是公主陪嫁,跟随吕思妍入宫,辅佐她在煜国立足,甚至监视她以烁国利益为先。
若是婚约退了,她便以侍女身份,继续留在辰王府,除非身死,绝不让辰王对烁国不利。
是她做了决定不以公主身份嫁给辰王,却不代表她能就此卸下公主的责任,这是从她出生那一刻就注定的宿命,那是她的国,危亡时刻,有国才有她。
小九看着小窗外苍茫茫连成一片的薄雾,有鸿雁向南而飞,她曾经向往的自由,原来早在她回宫那一刻起,就不存在了。
烁国使团入旸京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大街小巷,原来从前那些公主逃婚的传言都是谣言,公主一行人只是被歹人拦截,后又被辰王救下,由于耽搁了原本的吉日,成亲的事便被搁置了下来。
无论老弱妇孺还是青壮男子,都好奇这烁国公主究竟长什么模样,有些看过的纷纷广而告之,烁国公主温柔恬静,长得也美若天仙,不仅公主美,公主身侧的丫鬟们也是一个赛一个的美。
公主入城不仅带来了旸京大街小巷的热闹,还给煜国朝堂带去不小的震荡,因为那封快被皇后质疑得抹杀存在的信也出现了,证实了驾崩的奉武帝是真的有要立喻顾清为太子的想法。
一时间朝堂之上拥护辰王为帝的声音压倒性增多,却不知为何几乎无人提起,承诺烁国公主为后之事。
苏钦禾将这几日在旸京打听的消息带了回来,这其中诡异之处正是煜国各方势力角逐后的直观呈现。
“看来辰王是铁了心想退婚了,娶公主就能名正言顺登基都放弃了。”祝元良深叹了一口气。
“公主,你还想嫁王爷吗?”小九望向吕思妍,最后再确认一遍她的心意。
为了避免说漏嘴,如今使团上下都尊吕思妍为公主,看着自家真正的公主叫旁人公主,几个丫鬟都觉得不大习惯。
“想。”吕思妍坚定地点头,王爷温文尔雅,自身气度本是不凡,更何况只要她以公主的身份嫁给他,她就是煜国的皇后,是整个煜国最尊贵的女子,她怎能不愿意。
“好,那我今日便回王府,看看婚约之事还有无转机。”小九转头问祝元良道,“祝爷爷,烁国在北煜可有暗探之类?”
“从前定远侯好像是在煜国安排了人,可那人与烁国已失去联系好些年,也不知现今如何了,公……小九想查些什么?老朽尽力为之。”
“想知道为何辰王如此有恃无恐,现成的遗信不用,我并不觉得他是那种喜欢用兵力强权夺位之人,如果真是如此,那他早可以强行夺位,何必空等这几个月?‘名正言顺’四字有时候也意味着少牺牲少震动,保证煜国政局稳定。”
“不错,我找人去查一查。”祝元良有些欣慰,他的公主成长得很快,这是烁国之幸,百姓之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