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万事屋好评如潮 > 第61章 江南盐商一案

第61章 江南盐商一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林清原:“钱不是问题。”

郎中:“不是钱哩问题。”

他捋了把胡子,说:“你这人,难道这十年来都在深山老林里过哩吗?朝廷早就不准私自买卖盐了!”

林清原想了想,又问:“那这盐叫‘麦粒盐’,难不成是用上了麦子?”

郎中的胡子被一不小心拽掉了几根。“哎呦我滴个乖乖,你还想做私盐?!掉脑袋哩事儿啊!可白想了!”

林清原又问了几种盐,把郎中问的啧啧称奇:

“恁这些江湖上跑哩都这么怪吗?珍惜哩盐种知道这么多,却不知道买私盐哩禁令?”

林清原学着老郎中的口音,随口编了个理由:“俺一直都跟师傅在山上练武哩,这狼也是从小养到大哩,这不是听说巨侠的宝藏有消息了,才下山来瞧瞧嘛!”

郎中一脸“原来如此”的表情:“怪不得狼王都能给你养哩像狗一样,原来是从小养哩。”

他走到桌旁坐下,林清原很有眼色的去小厨房里提了壶茶水过来,又把凉茶摊主送的小饼子拿出来摆上桌子。

郎中啃了口饼子,笑呵呵的:“香!”

他慢悠悠地吃了半个饼子,又喝了一杯茶,才开口道:

“你想买盐啊,普通哩吃盐带着户籍去盐铺就能买了。特殊哩那几种,要么是朝廷特供,要么是要拿着商贴去报备采购。别哩一点办法都没有。你要是说十年前,那倒是还没这些规矩。”

“十年前?”林清原捕捉到这个关键时间点。

巨侠被围剿也是十年前,难道盐的禁令也和巨侠有关?

她问:“丑巨侠?”

“对咧。他十年前犯了个大案,你听说过不?”

十年前的大案,就只有那场“江南富商灭门案”了。

“江南富商……是盐商?”

郎中点头。“不错。他就是当年江南最著名哩盐商啊。当时盐能自己做,他就是做最多哩那个,做哩种类也最多,买啥盐都中,就是贵点儿。不过江南那块儿盐价还可以,不算太贵。后来嘛,被灭了,他手底下哩盐没人吃哩下,最后都让朝廷收走了。”

“之后盐就归官府管着了?”

“对。所以现在你想买吃盐以外哩盐,是买不到哩。”

林清原心里有了个猜测,但暂时没有多问。

她惦念着成柳寄来的信,上面说“特殊的盐种可以用来当献祭的材料,我拿不出户籍买不到盐,拜托老大找一找”,于是问了郎中最近的盐铺在哪。

得知了盐铺的位置,林清原当即动身。

盐铺的生意很火爆,买盐的队伍排了很长。

不过林清原没打算乖乖排队。以她现在的实力,只要用上能力,就能恍若虚影般悄无声息地潜进盐库。旁人顶多只会觉得眼前一花。

盐库有兵看守,不过林清原耐心等了会儿便找到了时机溜了进去。

可惜这里只有两种稀有盐。

估计普天之下,就只有皇宫里有全种的盐类了。

林清原取够了盐,便去信使那给成柳寄信说明了情况,邀他和白仙贝今日下午来原城一起行动。

白仙贝和成柳一直在一起,打听到的消息基本都让成柳代劳写信了,而她就是写信来唠唠家常、报个平安,顺便寄点丰城特产的。

林清原收下来自丰城的糕点,随后再次回到医馆,送给了郎中。

这郎中是个有本事的,从他是原城唯一有特殊盐种的医馆中便可见一斑,找他打听消息准没错。

比利此时已经彻底恢复了健□□龙活虎地跟着郎中打闹。

郎中对丰城的糕点很是受用,他连连夸赞:“好好好!早听说丰城哩点心好吃,今儿个也算是吃到了!当侠客还挺好,管到处跑,哪儿哩好东西都管拿到。”

林清原笑笑:“当侠客还不容易?走南闯北的,哪个不算江湖人?”

郎中哈哈大笑:“你说哩不错!我几十年前也到处走,要不是没学会武功,也能当个大侠了!”

经过一番交流,林清原已经估摸出来了。

老郎中看着书生气重,实际上是个老顽童,想法颇为乖张,对江湖上的事也不排斥。

那么直白一些问他关于巨侠的事,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唉,我本来这次下山,是为了巨侠的宝藏而来,听说江湖险恶,还特意把狼王也带下来了。这家伙从小跟在我身边没什么见识,也是让它多长长心。大夫,您有啥关于‘巨侠’或者他宝藏的消息吗?”

郎中表示赞同:“是得见见世面,好好一个狼王,现在全是狗哩傻气儿。”

果不其然,他接下来就顺着话说起了‘巨侠宝藏’一事:

“巨侠宝藏,说哩怪好听,但是有没有还不一定。他自己走南闯北不需要银子吗?他干好事儿的银子又是从哪儿拿哩?他搁江湖上混那么多年,为啥被朝廷抓了还名声恁大、叫他巨侠哩?”

“不是因为那场十年前的联合围剿,他在重重包围下还是取了被约之人的性命吗?”

“单单只是围剿,和普通人关系又不大,怎么大家都会叫他‘巨侠’哩?不是真正在百姓心中留下好名声的侠客,才担不起‘巨侠’呢。”

郎中说的意味深长。

巨侠为民做好事,在绿夫人的讲述中着篇不大,但是在成柳从丰城打听来的消息中很常见,什么路见不平惩恶人,什么劫富济贫助百姓,零零碎碎的,倒是拼凑出了一个更立体的巨侠形象。

还有一则消息,成柳特意提了。

多年前,以江南为中心向外辐射的几个城,都遭遇了“物价变动”。当时的物价受到了剧烈的波动,各类物品都溢价严重,民间甚至因此爆发了几次暴动。最后是朝廷派官兵镇压,又放库振市,才逐渐平息。

这则消息的时间和地点都很微妙,林清原不由得再次联想到盐商身上。恰好她也在之前的交谈中对盐商灭门一案有所猜测,便张口问出:

“十年前的盐商一案,难道内有蹊跷?难不成是朝廷想收盐,但是没有好理由开刀,就把江南第一盐商的事推到了巨侠身上?”

“哎呦这话说哩,你真不怕掉脑袋啊!”

郎中疯狂摇头,还往大门处看了看,确认门是关好的,才继续说:“你也不想想,巨侠做好事都不留名,做坏事偏偏留名,说是约战,怕不是寻仇哩。”

林清原略略一想,就感激地冲郎中抱了抱拳:“多谢大夫。”

别看郎中一直在否定林清原的猜测,他说的话也东一句西一句的让人怀疑是不是年纪大了记不住事了,实际上他已经把能说的都说了。

一,巨侠的宝藏,存疑。因为巨侠会散财济贫,他的财,很可能就是被约的那些恶人的“富”。如此一来,他能留下的“宝藏”,大概率很少或者没有。

二,巨侠在百姓中的形象其实颇为正面,但是为何现在打听到的版本,对巨侠的评价参差不齐、甚至有说他是纯恶人的?大概率是有人在推波助澜,至于是谁……“恶人”巨侠死去,对谁最有利呢?

三,江南第一盐商灭门案,是朝廷下的手。众所周知,巨侠在约人决斗的时候,会提前放出邀请,并选定在某月的十五,而后的一个月内,才慢慢解决其亲眷,多年来从未变过。那为何盐商一家,会在那月十五忽然被灭?虽有消息称,巨侠已经提前给盐商家主发去了约战贴,但是为何独独只有盐商,是一家人同时被杀呢?

“巨侠做好事都不留名,做坏事偏偏留名”,这句话已经非常清晰地点出了:巨侠没有做过屠戮江南盐商满门的事,自然也不会承认。

那不是巨侠下的手,还能是谁?

江南第一盐商被灭后,朝廷趁此机会收盐为公有。为什么在此节点会出现“物价变动”呢?还是足以引发数场暴动的大变动?大概率是因为朝廷收盐的手段让其余盐商无法接受。为了避免损失惨重,他们必定会选择一条不利民、也不利朝廷的路。盐价上涨,其余产业也牵一发动全身,这才会引起物价的大型波动。

综上所述,江南盐商一案,真实情况其实是:朝廷想收盐为公有,但是江南的私盐产业已经极为发达,且已经有了成熟的市场体系,朝廷想半路截食几乎不可能,便干脆釜底抽薪,制造灭门案推给巨侠,顺便可以以此借口来打击巨侠在百姓心中的良好形象,维护朝廷的地位。

四,巨侠的几年“约战”,或许不是随机选人,而是“寻仇”?谈起寻仇,最有可能的便是“府尹灭门案”,如果再细查这个案子,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林清原暗自心喜。果然找老郎中打听巨侠消息是个正确的决定!

郎中笑着摸了把毛茸茸的比利,狮子大开口:“要不给我几斤狼王毛?我试试经过处理后能不能变成新的药材?”

比利“啊呜”一口把郎中的脑袋含嘴里了,把林清原吓了一大跳。

老郎中倒是非常兴奋,两个手乱扑腾,闷闷的声音从狗嘴中传出:

“快给我递盆和刀片!全是涎水!舌苔说不定也能刮下来用!”

林清原瞬间从收获消息的喜悦中脱离了,她仰天长叹:

“真是够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