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活儿计渐渐顺了起来,地里的活儿家里的长工打理的井井有条,童哥儿和新哥儿两人把园子里的菜园和牲畜和家禽圈也收拾的干净利落,喜哥儿倒也是没有什么特别要忙的事儿。
家里的三头母猪,许是生过两三回,有了经验,今年竟是下了三十六只猪崽,可把喜哥儿给高兴坏了,时不时便要去瞅上一眼。
“童哥儿,你这都显怀了,还是莫要往猪圈里去了,回头猪莽撞,再冲撞了你,我来收拾便成。”新哥儿提着装满猪食的木桶,冲童哥儿轻声道。
童哥儿念着新哥儿的这份情谊,轻轻摸了摸鼓起的肚子,想着等新哥儿有了,到时候他再帮回来,温声道:“成,鸡圈和菜园的事儿就我来,再过几个月,我怕是弯不了腰了,到时候东家许是会再招个人来顶着。”
喜哥儿刚到园子,便听到了他俩的说话声儿,俩人互帮互助,没啥矛盾,他是有些舒心的,走过来接过童哥儿手里的木桶,笑道:“家里周叔么身子可好些了?”
童哥儿想到家中小爹,眉眼弯弯,看他的笑容便知道周小爹恢复不错了,“小爹如今可以下床走动了,相公在云叔么那儿,专门买了根拐杖,他在家时不时转转,步子虽慢了些,但好在能动了,昨儿下工回家,他还给我俩做了饭食。”
喜哥儿闻言心下微松,周叔么也算是熬出来了,如今家里的儿子,儿夫郎都有稳定的活儿计,也舍得给他买药,平日里也能时不时吃上顿肉,身子自是好了起来。
喜哥儿刚准备开口,便见周宵寻了过来,“岳么找你。”
他刚把猪食倒进猪的饭槽里,三猪母猪一窝蜂的,不顾还在嘬奶的猪崽子,起身便冲了过来,身下还滴留着两只看起来咬合力很是不错的小猪崽。
“东家,您去忙,这边有我俩便成。”新哥儿开口道。
喜哥儿点了点头,随着周宵回了家,“小爹怎的了?何事儿啊?”回去路上,忍不住好奇问道。
周宵摇了摇头,“我也不知,看岳么脸色,又像是好事儿,又像是不好的事儿,很是纠结。”
喜哥儿闻言,不由加快了些脚步,怕不是家里出了事儿?
“小爹,怎的了?”喜哥儿匆匆赶回来,刚进院子,便看到笑眯眯陪着俩外孙在院子里玩儿的村长夫郎,看这样子不像是啥不好的事儿。
村长夫郎笑道:“有段日子没见,团团和圆圆都快要会走路了。”语气间颇为欣慰。
周宵过去轻轻扶住有些摇摇欲坠的,小短腿还不够支撑起他这个胖胖的小身板儿的圆圆,闻言笑道:“离走的稳,还得些日子。”
“已是很好了,村里像他俩这般大的小娃娃,少有能走的。”
村长夫郎说的也是实话,没带什么亲外孙的血缘,毕竟村里人家的孩子日日喝牛奶的基本上是没有,便是喜哥儿刚出生没多久的小侄子,也是有母乳喂着,就够了,因着多的是骨头没团团和圆圆的长的硬实。
顾筠和自家亲家寒暄了会儿,知道他们要说事儿,便推着俩娃去一旁玩儿去了,村长夫郎不舍得看了眼自家外孙胖乎乎的小背影,暗道周家是会养娃儿的。
“我这回来,也是有个事儿,想央着哥儿婿帮着掌掌眼。”村长夫郎在堂屋坐下,喝了杯热茶,缓缓开口道。
周宵忙道:“岳么有事儿直说便是,只要是我能办得来的,一定不会推辞。”
村长夫郎眉眼带笑的看了眼自家哥儿婿,真真是岳么看儿婿,越看越顺眼,再不复有之前嫌弃周家的心思了。
“我见你们和李家那儿夫郎走的近?”
喜哥儿和周宵对视了一眼,轻声道:“认识,但还不是很熟。”
村长夫郎把茶杯放下,眉头轻轻皱了下,叹道,:“这事儿我也不瞒你们,去年我看你小弟的模样,便知他心里定是有人儿了,就是不知是哪家的姑娘哥儿,你们也是知道的,昨儿你大哥和你爹从镇上回来,恰巧给碰着了,你小弟见状,也没否认,两人好了有一阵儿了。”
喜哥儿讶然,手里的水杯都有些端不住了,颤声儿道:“难不成是意哥儿?!”这可真是难办了了,他小弟怎的能这般勾搭有夫之夫?!
周宵无奈扶额,村长夫郎刚喝进嘴的水,差点儿喷了出来,“你乱想什么呢?!”
喜哥儿无奈,也不怪他多想,是小爹自己问的李家夫郎,而且,若不是有夫之夫,他小爹至于这般纠结?
村长夫郎深深叹了口气,道:“是诗哥儿!我和你爹想了一晚,也不知他人家境品性如何,两人又是逃到咱们村子的,也没个亲戚,虽长得不错,但我和你爹怕性子不成,万一再是个在外头惹了事儿的,那可真就娶回个麻烦了,还是得托宵儿你帮着打听打听,这事儿知道的人多了,怕坏了人家哥儿的名声,我和你爹也就与你们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