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哥儿笑笑,奶茶这东西之前他还未嫁人的时候,秋收家里挣了银钱,村长夫郎带着他们一大家子去镇上吃食,在酒楼里点过一杯,茶味伴着奶味,确实挺好喝的。
据说是前朝的一位公主研究出来的,后面就传到了民间,喜好这一口的人不少。
“爹和阿宵去了地里还没回,土豆眼看着两日也能收了。”喜哥儿轻轻咬断最后一针,冲顾筠闲话道。
“园子里的的鹿都生了三胎了,怎的也不见宵儿把那头养了一年多的鹿拉去镇上卖了?”
喜哥儿闻言愣了一下,失笑道:“怕是忙忘了,说起来,最近这段日子光顾着忙活园子里的果子了,家里的牲畜家禽都是童哥儿他们在看着,怕是以为咱们是要养着它们。”
事情一多,没个统筹的人在,总是容易忘事儿。
“等宵儿回来,记得提醒他一下,换了银钱,马上要秋收,忙起来,我给你们做些好吃的补补。”
顾筠因着之前受了伤,虽说是个汉子,但身子骨比哥儿还要弱上一些,因着周铭和周宵父子俩便不怎么让他干重活儿,下不了地,他也只能尽力把后勤工作给做到位了。
喜哥儿点头,“嗯,小爹,等阿宵回来我和他讲。”
顾筠又逗了会儿团团和圆圆,见天色已晚,也到了该做晚饭的时候了,便去灶房里忙活去了。
吃过晚饭,夫夫二人抱着俩娃回屋,喜哥儿打了一木盆的洗脚水来,和周宵两人坐在炕沿边泡了会儿脚。
“今儿小爹说,家里的小鹿能卖了,你打算什么时候拉去镇上卖了?”
周宵把他的大脚压在喜哥儿脚上,四只脚丫在木盆里斗了起来,谁都想放上面。
“家里不缺银子,倒是不急,养着割鹿茸卖去药铺,也能挣上些银子。”周宵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望着气呼呼的小夫郎笑道。
败了的喜哥儿佯怒道:“幼不幼稚啊你,团团都比你成熟。”
一旁在炕上精神抖擞的爬来爬去的团团听到小爹喊他的名字,仰起嘴角流着小口水的小脑袋,“啊?”
喜哥儿哭笑不得,拍了拍他极富弹性的小屁股,“说你爹幼稚起来,连你这个还没一岁的小娃娃都不如呢。”
团团一副看起来似懂非懂的样子,其实是一点儿也没听懂,喜哥儿话音刚落,他便哒哒哒的爬着去追已经爬了挺远的圆圆去了。
洗脚水渐渐凉了下来,喜哥儿和周宵用专门擦脚的布巾擦干净脚,把洗脚水泼到了院子里的果树底下。
等周宵回到炕上,喜哥儿正给圆圆换尿介子,边换边开口道:“地里的土豆打算什么时候收?”
周宵把换下来的尿介子扔到专门洗尿介子的木盆里,闻言道:“昨儿去镇上,和酒楼还有杂货铺那边的掌柜说好了,过几日他们派人来拉,需要多少,拉多少去。”
土豆能放,只要不发芽便能吃,说起来,这事儿被大家知道还是有户人家,俭省的紧,吃了发芽的土豆,身子便开始不舒坦,恶心难受,等去了镇上,大夫给扎了针,把食物吐了出来,人才好了些。
不过土豆只要存放得当,也不易发芽,因着酒楼和杂货铺子一次便能收挺多,周宵图省事儿,铺子里都有牛车,骡车,便和掌柜的商量了一番,到时候让他们自己来拉便是。
“这样也省事儿,须得给他们过来拉土豆的钱吗?”
周宵摇了摇头,道:“不用,驾车跑一趟的事儿,都是熟人,没得那般计较。”
喜哥儿笑了笑,想了想,去年也不是没来拉过,自己想多了些。
屋外月朗星稀,看来明儿又是一个好天气。
笠日一早,周宵今儿没安排活儿计,在家里陪着夫郎和团团圆圆,很是惬意。
“我才发现,咱们家团团脚底竟有一颗小痣。”周宵拎着团团的小脚丫,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惊讶道。
喜哥儿放下手里的针线活儿,跟着看了一眼,讶然道:“还真是。”
也不怪俩新手夫夫不知道,团团脚底的这颗痣,没比针尖儿大,不细致的瞧,很难发现。
周宵乐道:“看来咱们家团团以后定能做个富贵人。”
说着拉起圆圆的小脚丫,仔细看了看,白白嫩嫩的,不见一颗痣的影子。
周宵香了一口,“咱圆圆的小脚丫长得可真好看。”
喜哥儿失笑,摇了摇头,成亲的日子越久,越觉得周宵有些时候,真真是幼稚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