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凉,前段日子靠卖莲子赚了一笔银钱,眼看三亩池塘里的荷花凋零,荷叶枯败,也到了能挖藕的日子了。
“爹,小爹,我和喜哥儿先去池塘那边了。”周宵吃过早食,带上昨儿顾筠和喜哥儿用麻布做好的手套,领着喜哥儿去了园子那边。
“真冷,早知道早些日子把藕挖出来了,这会儿子塘子里的水可是冻人。”喜哥儿眉头微蹙,眼看便要到穿上薄棉衣的日子了,可想而知池塘里的水该有多冰人。
周宵宽慰道:“前段日子不是忙着秋收,砍甘蔗嘛,放心,这活儿干着干着就热了,再说了,这回请了五个短工,加上周大和童哥儿,很快就能干完了。”
喜哥儿点了点头,“池塘淤泥里说不定还能摸到泥鳅,你注意着些,我专门带了两个竹篮来装,小爹说,泥鳅炸着吃可好吃了。”
周宵笑了笑,行,你就在岸边看着,挖了藕出来帮着放板车上就成。”
夫夫二人边聊边往园子那边走去,晨时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人的身上带了些许的温度。
三亩池塘的莲藕,周宵今儿打算只挖一亩,莲藕产量高,顾筠说一亩地便能产千斤,等卖完这一亩的莲藕再继续挖。
人多力量大,没多久一亩池塘的莲藕便挖了出来,连带着装了满满两竹篮的泥鳅,把喜哥儿给乐坏了。
“东家,你们这藕在村里卖吗?我想买几斤回去。”周大甩了甩手上的淤泥,冲周宵问道。
周宵想了想:“卖,你帮我在村子里吆喝声儿,让村里想买莲藕的人家来园子里买,三文一斤,刚挖出来的。”
周大应了声儿,就着池塘里的水洗了把手,便出门喊人去了。
顾筠眉眼含笑的望着周宵,低声冲周铭道:“看咱家宵儿,越来越有成算了,真真是长大了。”
周铭心里也颇感欣慰,“是啊,总觉得宵儿小时的模样还在昨天,转眼,他都快做爹爹了。”
两位老父亲慈爱的看着周宵井井有条的安排事情,感叹着时光真是半点儿不由人。
喜哥儿在一旁不知两位爹爹的心路历程,一手拎一竹篮的泥鳅,冲顾筠笑道:“小爹,咱们回去把泥鳅给处理了吧。”
顾筠回神,看了眼满满当当的两大竹篮的泥鳅,扶额,这得收拾到什么时候去,温声道:“喜哥儿,这么多咱们也吃不完,留些送去你爹爹那边,再留一竹篮放这儿,和莲藕一起卖了。”
喜哥儿点了点头,把一篮子泥鳅放地上,“行。”
等顾筠和喜哥儿回了家没多久,园子里便来了一群人,闹闹哄哄的,连村长夫郎和喜哥儿大嫂谷李氏也来了。
看着一堆的莲藕,谷媒么惊讶道:“哎呦,这莲藕宵小子你可真不少收啊。”
“就是呢,这么大一堆,得不老少钱。”
村长夫郎如今是岳么看哥儿婿,越看越喜欢,笑道:“宵儿,给我来十斤,这泥鳅看着不错,也来两斤。”
周宵应了声儿,捡了好的放村长夫郎带的篮子里,笑道:“小爹,泥鳅喜哥儿带回家的,给你们留了,过会儿子估摸着便送去家里了。”
谷李氏笑了笑,“要么说喜哥儿孝顺,又嫁了个孝顺的夫君,如今村里,多是羡慕咱家的。”
村长夫郎接过篮子,递给周宵四十文钱,见周宵不愿意要,沉声道:“平日里你和喜哥儿孝敬我和他爹的,我们便也收了,但这做生意,得公私分开,你若不收,我可就不高兴了。”
周宵见状连忙收了过来,笑道:“岳么,我知道了。”心中对他这个岳么又多了几分敬意,心思清明,不占便宜,村里多数人都比不得他。
谷李氏心疼又无可奈何,还得陪着笑脸,“宝儿还想跟着来呢,说是许久没见二叔,想得慌,今儿天儿太冷,便没让他跟着来,还说呢,上回二叔带的奶糕,可爱吃了。”
村长夫郎沉了脸,这上不得台面的大儿媳真真是丢脸的很,“行了,这么些人,宵儿你赶紧去招呼吧,我和你大嫂便先回去了。”
周宵笑道:“行,岳么。”
没接谷李氏的话茬,送你是情分,但这般讨要让周宵心里很是不喜。
谷李氏脸色讪讪的,接过村长夫郎手里的篮子,也没再说啥,和村长夫郎一起回去了。
等村长夫郎和谷李氏离开,周宵又开始忙了起来,村里来了不少的人,多都是十来斤的买,很快便去了一小半。
等忙活完,日上中天,眼看要吃午饭了,“剩下的拉去杂货铺和酒楼,看他们能收多少。”周铭伸了伸腰,冲周宵道。
周宵点了点头,“周大哥,你和童哥儿今儿辛苦了,这二十斤莲藕你们拿去。”见周大要掏钱,连忙道:不用给钱。”
周大和童哥儿道了谢,喜滋滋的拎着莲藕回了家,想着午饭就炒莲藕来吃。
“好香啊,小爹,你们做了什么好吃的。”周宵刚进院子便闻到了一股扑鼻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