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僵和活着的人很像,他们能听见声音看见东西,但又和人不一样,因为他们嗅不到味道。
这么多尸僵挤在一起,若是不小心被他们发现,他们四个人恐怕不好脱身。于是牧野想了个办法,他去弄出点动静引开尸僵,其他人去探查前面有什么。
说干就干。
牧野是所有人里身手最好的,动作敏捷,跑起来半点声响都没有。他跑到距离僵尸两丈远的地方,开始吹哨子。
尖锐的哨子声吸引尸僵的注意力,立刻奔着他去了,如同潮水一般黑压压一片,牧野转身便逃。等到这边尸僵全部散去后,宿星他们三个小心翼翼的往前走,天色晚了,但隐隐看见有些光亮。
“有活人?”
只有活人才用点亮。
随着靠近,宿星发现原来拦住尸僵们的是高高的围墙,上面还挂满了尖刺,甚至还有发黑发臭的血肉挂在上面,风一吹,像是风干腊肠。
围墙看着像是搭建了许久,被尸僵推的有些许缝隙,但还算牢固。宿星让其他人帮忙推一把,他踩着尖刺往上爬,爬了约莫一丈多高,总算到了墙头上。
“真有人!”宿星惊喜。
不远处的烛火星星点点,还能隐约嗅到饭菜的香气。
被引走的尸僵有听见这边动静的,立刻折返回来,墙根底下的两个人催促道:“宿星,能跳吗?能的话快跳,有尸僵回来了!”
宿星立刻往下看,这才发现墙底下不是土地,而是很深的坑,坑里隐隐有死透了的尸僵,从前胸到后背横穿一根粗木,想来是爬过墙尸,又掉到坑里,直接被串成了刺猬。
他们若是跳下去,下场恐怕也不会好。
“快来人,又有尸僵爬过来了!”
就在宿星思考怎么平安下去时,就听到一阵喊声,随后有不少人跑了过来,还喊着:“快快,趁着在墙上我们插死尸僵。”
宿星立刻出声:“我是人。”
那些人脚步顿住,声音也突然消失。
片刻后,有人反应过来喊了句:“你是人?对啊,尸僵可不会说话。”
“谁带灯笼了,赶紧点亮。”
一群人走到附近,隔着深坑,举着灯笼,看清墙上趴着一个小少年。他穿着不知是褐色还是玄色的衣裳,破败的不成样子,不过脸上干干净净,模样生的周正。
“你是谁家小孩?怎么跑这儿来了?你家大人呢?”
开口的是人群中年岁大的中年男人。
另一边,又有尸僵发现宿星他们了,且有一个跑的快,已经来到了近前,那两个赶忙合力杀了。
“不好意思,请问我们能进来说话吗?除了我还有三个同伴。”
宿星虽然小,但在经历这么多事情之后懂的了不少道理。天下大乱,什么都是珍贵的,他们这处偏居一隅的小地方不见得会欢迎外来者,所以宿星也不会强迫他们,不行就走呗。
那个中年男人果然犹豫了一下。
这时候他身后一个妇人捅了捅中年男人的胳膊。“还是孩子呢。”
中年男人思忱片刻道:“行吧,你先从墙上下去,顺着墙根往西边走,哪里有个石门,到了之后喊一声,有人给你们开门。”
宿星道谢后利落的从墙上跳下去,招呼远处藏在树上的牧野过来,他们绕了圈甩开尸僵,摸索着找,还真找到一处整块的石头做成的门。宿星轻轻叩了两声,里面有人问:“是那个小孩吗?”
宿星嘴角抽了抽,心道他可不是小孩。
有人比他先开口。“是是,就是我们。”
尸僵当然不会说话,所以石门缓缓的开了,但里面的人还是颇为谨慎的模样。在看见钻进来四个正常人之后,拿起的长毛才放下。
他们都穿戴的整齐且干干净净,一点都不像是在乱世里的模样。与之对比,宿星和牧野他们就显得格外狼狈了。
之前见过的那个中年男人仔仔细细看着四个人,点点头。“外面那么多尸僵,你们还能找到这,好样的。”
视线在宿星身上停留的格外长,像是赞许似的看他。宿星有点不适应这种眼光,低下了脑袋。
牧野是他们领头的,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说他们的情况,在听说他们有七十多人时,那中年男人沉默的时间格外长。
应该是犹豫了,可以理解,毕竟多添个人就要多吃粮,他们的村落也不像是大镇子,可能人口还没有平安镇多。
牧野适时开口道:“有老人有孩子,当然,我们也不会白吃白住,你们需要什么?银子可以吗?对了,我们的青壮年不少,可以帮忙干活,什么都会,种地养猪,我还会功夫,随行的还有大夫可以看病……”
“行。”
也不知道哪句打动了他,那中年男人松口了。
牧野高兴的笑了,就连素来喜欢板着脸的宿星也露出轻松的神色。
后续怎么让村民们顺利的过来有点费劲。
牧野打算还“调虎离山”,只是这次要调的远一些,才能保证尸僵不会返回伤害村民。
宿星自告奋勇和牧野一起,再加上三个胆子大的青年,胡安也默不作声的站了出来跟上。
天色晚了,其实调走尸僵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因为这里处处都是树林,很容易有杀人的藤蔓出现,一旦被缠上,后面大批尸僵就会到达,将他们几个啃的只剩下骨头架子。
宿星拿着锋利的短刀,抿着唇,边跑边处理袭来的藤蔓,速度竟然不比牧野慢上多少。
越跑越远,虽然尸僵最后可能也会摸索着回到高墙外,但只需要现在不回去就成了,那些人就能顺利从石门进去。
这边小孩子先进,然后是老人,最后是青壮年。
镇长坚持要最后一个进去,说是要看着他们都安全进去才放心。
黎臻是和小花他们手拉手进来的,看见这么多活人,一时还有点新奇。大人们拎着灯笼围了一圈,也在看他们。尤其是长相可爱娇憨的黎臻,最受大家注视,有人小声嘀咕:“那孩子眉间有颗痣,像不像送子观音的那个小童子?”
“像。”有人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