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晚上巡逻队来送吃食。
不止是送东西,还会对村民挨个检查,免得有人要异变隐瞒不报。
三月入了春,外面冰雪虽还未消融,但每个百姓脸上都喜气洋洋,带着对春日的期盼。
只要来几场春雨天气就会转暖,到时候挑个好日子播种,他们就有盼头了。
黎臻还不认识各种作物种子,问宿星大米长什么样,小麦长什么样。
宿星哪里见过?他支支吾吾答不上话,想了想,等巡逻队来送饭的时候跟了出去。
“那可不行。”
一听宿星是想要种子,胡安想都不想直接拒绝。“那是全镇百姓的希望,不能随便往外取。再说,好几把锁,我也没钥匙。”
宿星道:“不是要一把,只要几颗,为了给孩子长见识。”
胡安还是摇头:“那也不行,不过别急,再等约莫十几天就能种地了,到时候种子随便看,还能让阿臻下地种田亲自感受。”
小崽子矫情的很,肯定干不了面朝泥土的地里活。算了,只能等着播种时候再给黎臻看种子长什么样子了。
眼看着下了两场雨,地里的雪全部化开,露出僵硬的土地,镇长喜笑颜开的召集人手,在晌午最暖和的时候带上自家农具,准备先将土地翻一遍。
宿星和牧野原本想继续进山打猎,但现在天气转暖,总有尸僵飘到平安镇,虽然被栅栏拦住还有护卫队保护,宿星还是不放心。左右快要种地了,他们就先留下干活等种到山脚下时,再进山打猎也不迟。
自打粮食全部上缴按需分配后,镇子里所有百姓都能吃上饭,不说吃饱吃好吧,总算是饿不着了。
可是有人的地方事情就多。
最近因为开垦土地,总有人喊吃不饱干不了活。
镇长为难,就算现在种地,也得夏季尾巴才能收获,也就说现在的粮食要再撑几个月。镇长不松口,有百姓说好话鼓舞人心,说只要好好种地,等收获了每家都能分得不少粮食,再也不用过现在的苦日子了。
“说的好听,可隔一阵就有人变成尸僵,谁知道下一个会不会是我?到时候白干活吃不饱饭,便宜谁了?”
“是啊,还有啊,我怎么知道其他人吃的和我一样?万一比我吃的多呢?”
完了,有人心里一咯噔,包括镇长。
当初将所有人的粮食收上来,镇长就怕这种事情发生。好在当时出粮食最多的是自己和宿星一家,他们没说什么,其他人自然不好说话。但现在,大家显然忘记被接济的恩情,开始计较起来。
“镇长啊,您得给我们做主啊。”说话的是个年轻力壮的汉子,直接把锄头往地上一扔,道:“我天天就吃那么点东西,哪里能干这么多活?”
一样分粮食,老弱病孺和青壮年分的一样多,但干活却是他们这些年轻人来,当然有人不高兴。而且到时候播种收获也会是他们,结果分到的粮食却和其他人一样,这怎么可以?
不少干活的年轻人应和,也有人帮镇长说话,但大多觉得憋屈没地方说,总算能借此机会表达意思。
镇长在位多年,当然明白他们的意思就是多给发粮食,思量后镇长决定只要来翻地的人可多给一把米,若是开荒,则每天多给半碗。
虽然给的不多,可也算是天大的诱惑了。
百姓们立刻喜笑颜开,干活都充满动力了,可总有两个刺头挑三拣四,嘟囔着一把米还不够吃一顿云云。
趁着其他人干活,有个人踢脚下的石子到另一垄地,碰到一个矮个黑胖脚背。那人抬头:“王老二,你干什么?”
王老二面黄肌瘦,笑起来时候一嘴黄牙,他比划了一个嘘,先是四周看了看,见没有人注意他们,王老二才小心翼翼地凑过来,拿着锄头假装翻地同时压低声音道:“我说傻刘,多那一把米,你能吃饱饭吗?”
矮黑胖原名叫刘春儿,从小脑子不大好,所以大家调侃他叫傻刘。他摸了摸干瘪的肚子,咂咂嘴道:“吃不饱。”
王老二小眼睛滴溜溜地转:“我有法子能让你吃饱,你信不信。”
“什么办法?”
“你得保证全程听我指挥,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首先,要……”
……
多给粮食的事情很快传开了,廖大夫琢磨着他也要去干活,想着让宿星在家守孩子还能保护他们。宿星觉得多一个人多一份粮食,一把粮食也好啊,于是想了想,给孩子们穿上厚实衣服,打定主意全家都去。
牧野、宿星、小聋子和廖大夫,他们四个人就是四把粮食,加在一起就是一碗。
第一天吃了甜头,宿星开始动脑筋,他和牧野商量着,说要去开荒。“一个人就多给一碗,我们四个人,一天能多四碗粮。”
当然,也不是说只要过去就给,是要每天开出多少地来才行。宿星有一把子力气不怕干活,几个人商量过后就纷纷决定去山下开荒,中午时候还能打猎直接在外面吃肉。
和镇长刚说完,就见胡安和几个年轻人也来了,毫无疑问,他们也打算去开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