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兴从床上被叫醒的时候还是病怏怏的状态,小脸潮红,刚刚的休息没有让他退烧,相反,更加严重了。他对着宋晨叫先生,对着宋离叫姐姐,平日里面总是想要吃的白米现在在嘴里面也不觉得好吃了,喝了两口之后,宋高兴头一撇,控制不住地呕吐了起来,脸色一白,随后直接从椅子上面栽倒了下去。
***
甘露殿,大太监赵福广已经把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带了进来。小娃娃的头上扎着两个小髻,就好像是两个小面团子,上面扎着红绳讨喜又讨福气。小人儿已经七岁了,萧靖初让她去了太学,可太学之中的小伙伴少了些,于是萧靖初又让她去了海家的族学,白日去,下午回宫,现在已经在里面开蒙两年了。
“清儿拜见姨母。”萧临清似模似样地跪了下来,对着萧靖初行礼。年纪不大,规矩已经很好。
萧靖初一抬眼,一扬手,萧临清就站了起来,蹬着腿就跑了过去,扑到了萧靖初的怀里面。而萧靖初竟然是一点不恼,反而是将手中的笔放下,挽袖摸了摸眼前孩子的脑袋。语气和缓,与上朝或是在后宫之中对着后妃的样子完全不同。
“今日在族学之中学习了什么?”萧靖初问。她顺手将萧临清抱到了自己的位置上面来,就坐在自己的旁边。
萧临清还小,双腿悬在半空之中,踢了两下,看着萧靖初回答道:“今日我们已经开始学论语了,第一章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后面还有些,但是清儿还没有完全背下来,打算今晚温书后背给郑博士听。”
萧临清很聪慧,对于学习也很认真上进。萧靖初着令齐婉夜间随侍在侧,解答她学习上面的疑惑。两人现在亦师亦友,关系很好,萧临清也经常在萧靖初的面前夸奖郑晴这个翰林博士学识深不可测,跟在她身边受益良多。
“书可不是靠背出来的,还要理解它内里的含义,这才能记得牢牢的。”萧靖初点了点萧临清的鼻子,而后又考较道:“你告诉姨母,你对这话如何理解?”
八岁小孩背下来已经算是聪慧,被人一考哑口无言的很多,然萧临清却侃侃而谈,先生在课堂上面解释的都已经被她记在了心里面并且颇为赞同,也有自己的一翻感悟。她双眼亮蹭蹭地看着萧靖初,条理清晰地说道:“孔夫子认为,孝悌纲常便是忠的基础。一个人若是在家中尊敬长辈,爱护幼弟,那么在外他自然是对朋友存义,对国君,上司尽忠。”
“嗯,说的不错,清儿可有感悟?”
“清儿便以周天子嫡长子继承制为例,嫡长子为诸兄弟之间的表率,继承绝大部分的家业。兄弟首孝悌,那便会分管自己的封地,效忠国家,社会便会安定,百姓便会生活得很好。”萧临清越说越自信,最后竟然是削微在萧靖初的面前补充了些先生没有讲的东西。“这些都是对于大部分人说的,但清儿觉得,遵守孝悌纲常的人却不一定忠君爱国,毕竟爱家人应当是爱屋及乌的一件事情,但是爱国君,爱民,这是一种大爱,很难。到底还是要经历一番考验之后才能看清一个人的本性。”
萧靖初没有想到萧临清竟然是能说这么多,她此刻笑得很开怀,看向这个孩子的眼中也满是疼爱与欣慰。她将萧临清揽在自己的怀里面,毫不吝啬言语地夸赞,最后又命赵福广将自己司库之中的玉如意送到长生殿里面去,送给安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