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闻魏弘简名后,曾帮白瑶代写书信的高洪武,控制不住面色,眉梢直抽抽,尴尬以流觞杯遮脸,但眼神不住跟着魏弘简转着。
魏弘简身着一袭青衣,身姿挺拔,气宇轩昂。脸上始终带着从容淡定的微笑,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风度。
他熟练地与各位宾客们寒暄着,言辞得体,态度亲切。每一位宾客都能感受到他的热情与关注,这点得到了林副讲的赞赏目光。
与宾客们一一敬酒时,魏弘简端起酒杯,言辞恳切,让人感受到他的真诚与敬意,更是表现出了非凡的气度。
整个酒席上,魏弘简的招待手段熟练而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和勉强。他的淡定从容和优雅风度,让宾客们对他赞不绝口,也为这场酒席增添了不少光彩,苏判官脸上亦有几分得意,不枉早起跟他讲过些许。
虽然面带笑意,但魏弘简始终感知到一束强烈的目光一直跟随着他,那目光似乎有些羞愧与惊意,想这几日自己并未外出,亦无从认识宾客们,魏弘简双眸一暗,闪出寒光。
他想起了白瑶代笔写下的藏头诗,一时羞恼之意浮于心头,却神色平常,他不着痕迹地搜寻着那强烈目光所在的方位,瞳孔收缩,找准目标,是徐山长旁,一身材高大,有着小麦肌肤的男子,细想刚刚招待时得知的名字,高洪武。
魏弘简眉心一皱,自己记下了!
接下来,白瑶按菜谱顺序,接着制作鱼兜子,此小吃风靡街头,将鱼肉同鱼丸做法,用木杵圆润那头,捣成肉泥,取刺,取一团均匀团成小汤圆的模样,放在文火熬上的米粥中,观鱼汤圆在皎白的汤汁中浮浮沉沉,分外诱人。
剩余鱼泥配上半合蒜末、半合茱萸、半合香酢,混合煸炒,待壶中飘出点点辛意,取出备用。豆粉三合,清水五合,均匀搅匀,杆成不沾手的面皮,白瑶右手化拳置于面皮中央,将面皮提起,裹成兜状。
白瑶随意地挽起衣袖,将煸炒好的馅舀上三勺,置于兜中封存。上瓮整上半炷香,揭开木盖,鲜美滋味,迸发而出。
吕梧将拳头大小的鱼兜子轻轻置于瓷碟中,竹条板上,轻软鲜香,旁放上陈酢,风味愈佳。
文火熬制的鱼丸粥亦已煮好,白瑶轻舀一勺,入小碟,轻抿一口,皎白软糯,滋味上好。便将壶里煮好的粥均匀分至瓷碗,白气腾腾,随着溪流,在空中飞舞。
吕梧收拾着竹架上的工具,忙碌中抽空问到白瑶,
“师傅,我见竹架上的竹条盘已不多,是不是已到最后一菜了。”
白瑶颔首,大将风范,云淡风轻道,
“不错,仅剩金玉羹。”
吕梧忙不迭回头,
“师傅,这金玉羹不会是那需要加栗子的羹汤吧?!我们现在开始剥栗子怕是时候不早了,来得及吗?!”
“别担心,这剥栗子快着呢!”
白瑶摆手,示意吕梧不要担心,已刀尖将栗子轻轻敲出一缝,丢入沸水煮透,一盏茶功夫,又尽数捞出,置于冷水中,冷却,这一热胀冷缩,原本的一条小缝裂开,很轻易地便将栗子取出。
吕梧看着如此轻易便能取出的胖胖板栗,惊掉了下巴,
“啊啊啊!!师傅,你这也太神了!!我一定要好好记住。”
白瑶轻松晃着身子,身姿婀娜动人,带着一丝小骄傲,缓缓开口,
“不要夸了,不要夸了。这些是基本操作。”
内心毫不客气的补充道,是千年后厨师的基操,学过一丢丢小物理便可知道的。
白瑶将煮好的板栗切片,山药亦去皮切片,将其置于壶中,倒入清水,猛火烧至其软烂,成金成玉,在加入蜂蜜再次烧开。
白瑶让吕梧将豆粉与清水混合,加入壶中勾芡,晶莹剔透,菜肴闪着别样光彩,分至均匀,白瑶与吕梧两人在每碗上撒上时令桂花,碗中金玉衬着小巧桂花,金玉羹完成。
清风拂过,一阵桂花香,金玉羹看着色香味俱佳,令人垂涎欲滴,白瑶亦将其放好,缓缓推至溪中。
在曲水流觞这场盛宴之上,众人皆沉醉于诗酒之乐,而白瑶却独处于静谧的角落。
白瑶将做好的菜肴放入水中,随着溪水缓缓向远处流去。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阵阵花香。白瑶抬起头,望着天空中飘荡的白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在这个世界里,白瑶仿佛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她用自己的方式纪念已经回不去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