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能恢复这样全靠毅力和各种好药材顶着。
别人一杯人参酒,他得早晚各一杯才行。
燕九如既然送了就不会漏下谁,万老总、韩老总等人也都有,包括特地来道贺的陈师长和吴所长也都有一小坛子。
甚至这些人走的时候,几个老总还笑呵呵让人把剩菜都划拉起来。
“哎呀,可别浪费了。”一边自己抱着酒坛子,一边指挥警卫员赶紧打包啥的。
收到信儿赶来的饭店经理见到几位老总张罗打包剩菜,都惊讶了。
“嗐,咱们这些人,艰难的时候马尿都喝过,皮带都煮着吃了,吃点剩菜算啥?这么好的菜别浪费了。”
燕九如是万万没想到这茬!
好在,燕城大饭店的经理也是见过大世面的,只愣了几秒就反应过来,赶紧让厨房找了几个铝饭盒啥的,亲自给几个老总装剩菜。
送走手里拎着剩菜,怀里抱着酒坛子的老总们,饭店经理立马赶到厨房:“赶紧地,把能打包的食盒都找出来备上,估计一会儿要用不少呢。”
后厨负责器皿的叫苦不叠:“经理,咱哪儿整这么些个食盒去?平时备十个八个都是给饭店点餐的客人用的高级货。”
经理虚点点他,“脑子呢?仓库里不是有淘汰下来的磕瘪了,挤扁了之类的铝饭盒吗?赶紧收拾收拾对付能用就行。”
“经理,这、白给啊?”
“谁说白给了?一个收押金三块钱。”
后厨的人都笑经理心太黑:“买个新的才一块来钱儿。”
经理恨铁不成钢地道:“新的不要票啊?
再说,你要是跟几个老总一起吃席了,这带着饭店标志的饭盒你不留着吹牛,会送回来换押金?”
能在二楼吃席的都不差着三块钱,或者说,相比三块钱,更看中跟谁一起吃里席面。
对普通人来说,这几位首长虽不像一二号大首长那般敬仰,也是天花板的存在了。
这饭盒拿回去指不定吹一年半载的。
***
一楼的人心眼子没那么多,席面基本都吃光了,连菜汤都没剩。
二楼的人矜持些,菜倒是剩了一些。
有脑子快的,看到几个老总都拎着剩菜走了,忙招呼服务员打包。
于是,在很多人还没明白的时候,二楼几桌的剩菜就被人给划拉起来了。
就连汪新军都眼疾手快地抢到了几条红烧海参和一饭盒焗螃蟹和半条炖海鱼。
海参是因为女生们嫌弃长得吓人不大敢吃,焗螃蟹更是壳多肉少才剩下比较多。
汪新军拎着打包的饭盒才笑眯眯解释道:“海参大补,要不能叫海里的人参?至于焗螃蟹,呵呵,回去吊个汤,别提多鲜了。。。。。。”
如今大家的日子都紧巴巴,很多人也没吃过这些好东西,大家都主要奔着肉去的。
谁想到啊,居然还有这些说道?
可惜没抢到。
抢到剩菜的汪新军很快跟大伙儿混熟了几分,一边交押金装饭盒,一边跟刚认识的人说说笑笑的。
这让陈兰兰目瞪口呆的。
她都不知道一向严肃板正的汪新军这么接地气了?
***
陈兰兰回家后也没想明白,忍不住跟父母嘀咕,觉得汪新军也不过如此云云。
陈家父母听了全过程后,忍不住戳自己不长进的女儿额头,“你可长点儿心吧。”
背地里,老两口叹息道:“从小没让她吃什么苦,现在看也不是道对,还是不对。。。。。。”
也不知道汪新军还看不看得上她。
燕九如和陈茵当然没想到,一顿酒席让燕城莫名地流行起打包剩菜了。
这些都是后话。
***
吃完席,杏花大队来的人都想趁着还有两天功夫好好逛逛首都城。
陈茵怀孕不方便,燕九如不让她操劳,自己和两个弟弟亲自带着亲友们满京城溜达。
爬长城,逛旧皇宫,还特地借了相机给大伙儿照相,又带着去燕城百货大楼买东西。
当然,乡下人也是很爱脸面的,来回车票人家给出了,买东西说啥也得自己掏钱。
大家都不富裕,紧着手里的钱不买吃喝,而是给孩子买个笔,买个日记本,买个啥学知识的书啥的。
吃喝一顿就造没了,文具却能长久使用,书还能这个用完下个孩子接着用,万一出息一个考上个啥大学呢?中专也行啊,出来都是国家干部。
玩儿了两天,大伙儿也逛差不多了,在家修整一半天就准备回去了。
燕九如也抽空带着如春去看给她特地买的宅子。
是个一进的小院子,已经收拾立整了。
如春一听说这么好的院子是大哥特地给她买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大哥。。。。。。”
燕九如轻抚了下大妹的头顶,“你出嫁的时候,大哥自己也吃不饱、穿不暖,就啥也不说了。
现在大哥有点能力了,也不能让我妹妹没个自己的存身之处。咱自己有房子过日子就有底气,有后路就不用憋屈。”
文卫东无奈:他这印象是好不了了。
燕九如却没放过他,扭头看着文卫东道:“你们俩个岁数也不大,回去好好复习,争取下次再考。考不上大学,哪怕考个中专也行。
要是不想离家太远,可以考师范,到时候分回县里或者公社当个老师,不是挺好?当然,要是能考燕城来更好。”
文卫东:看来是得玩命儿复习了,不然,这大舅哥怕不是得换个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