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魔尊在七零养家 > 第58章 到达安顿(修名字)

第58章 到达安顿(修名字)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不麻烦,不麻烦,这些是我们的工作,应该的。”王主任翻了翻材料,没什么问题,倒是派出所负责户籍的楚同志道:“壮壮是小名吧?落户得用大名。”

燕九如一拍脑袋:“哦,刚取了一个,叫‘燕鹤鸣’,仙鹤的鹤,一鸣惊人的鸣。”

这是在火车上想到的。

一家人都觉得好。

金所长看着燕九如的工作证,他多少知道这个科研机构是干什么的,他朝燕九如伸出手,“以后说不定咱们有机会合作,还请多关照。”

燕九如也伸出手握了握,“不敢不敢,麻烦咱们派出所的时候说不定更多。”

王主任:“。。。。。。”什么情况啊?

好在王主任很是老练了,她看着几个小的,和蔼地问:“这几个都还读书吧?几年级了?”

燕大娘扯过最小的两个,“老二读初二了,这俩一个四年级,一个二年级。”

“哦,这读书挺早的啊,学校找好了吗?”

“说是下月一号开学,还没找呢。”

王主任点点头,思索了一下,道:“你们这等开学现找就有些晚了。”

燕爹和燕大娘等人都忙看向王主任:“这怎么说?不开学找谁啊?”

王主任笑了,道:“咱们燕城这边,转校生得考试,你们不用紧张,你们这是一定会接收的,考试是看成绩分班级。再说,好学校挑学生,成绩不够也不要。”

燕家几个老人和孩子面面相觑:这。。。也不知道孩子在老家学的跟燕城差的大不大啊?

陈茵想了下道:“主任知道在哪儿能找到类似考试卷子不?我们提前做做,差的地方趁着有时间赶紧补补。”

燕九如也道:“考试在什么时候?都哪些学校接收咱们有说法吗?”

“不忙,你们听我说。。。。。。”

送走街道和派出所的人,燕家人沉默片刻:大城市果然不一样。三月一号开学是没错,但现在学校后勤和教务处啥的已经提前上班了。

转学啥的,现在就可以去办了,考试也是随时考,真等到开学了再去,就得插班了。

这边有春季招生,先去考的跟新生一起入学,插班就得看情况插了。

另外一个好消息是,燕城小学里已经取消了留级,还有一部分学校只上半天课,叫什么‘二部制’,就是不用上‘体育、音乐、美术’啥的。

可明显,燕家的孩子在乡下就没上过,心里都挺羡慕能学这些的。

燕爹看着儿子、儿媳妇道:“我看着城里人都有些势利眼,待会儿还是你俩抽空带他们仨去找学校吧,咱们老农民也不明白学啥,二部还是全部,你们俩商量着给找找,省得咱不懂耽误事儿。”

“行。”燕九如倒是没二话。

***

初六跑了大半天,初七又跑了一上午。

“咱们这片大院多,好多单位有自己的学校咱们进不去,目前看如山只能选附近的十五中学和英才中学,如松和如月考考正阳实验小学和第十小学。”

“这是要来的上年的期中、期末考试卷和答案,你们自己做做,什么地方不足的,赶紧去买书和资料恶补起来,这月二十二、二十三分别去参加考试。考不上留级可怨不得别人了。”

这话是吓唬几个小的。

他俩这两天跑学校也看出来了,现在学校重点学工学农,能把语文、算术学好的都算不错了,倒是不强求学生成绩啥的,当然,个别好学校还是卡成绩的。

甚至有个学校问了孩子普通话能不能说,怕入校后语言沟通有障碍。

***

把几个小的上学大事儿搞定,一家人赶紧去逛市场买东西。

在离葵花街道走两个胡同,拐个弯就是东风市场。

这是燕城最大的杂货市场,里头东西比百货全多了,百货大楼有的,它里面有,百货大楼里面没有的,它还有。

而且,现在是计划经济,不管在哪儿买,同样的东西价格都是一样的。

不存在百货里的贵一些,市场的便宜。

但架不住东西全,这里总是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

燕家人不由发出感叹:“这货可真多啊!”

***

燕九如抱着精神头儿十足的闹闹,燕爹看着如松,燕娘扯紧如月。

这两个小的都被再三警告不许瞎跑,免得被人贩子拐去大山里。

在火车上的广播里听了许多遍公安提醒,两小只自己心里也很怕,紧紧攥着大人的手,不想去大山里给人当傻儿子和童养媳。

他们手里有燕九如‘捡’的许多票,大件的东西趁着搬家添东西不打眼儿,该买的都买了。

这要是在村里那是显眼包,燕爷爷他们肯定不同意,但看过燕城百万自行车大军的壮观情形后,他们家十口人添几样大件也没啥。

***

燕九如和陈茵各买了一辆自行车上班骑的,又给如山买了一辆上学骑,家里有一辆原来的谁用谁骑也暂时够了。

燕爷爷这次看中了三轮板车:“家里以后买菜拉柴火都得用,比自行车方便能装。”

“买!”

家里的男丁都跑去挑三轮板车,闹闹也跟着他爹看热闹,不找他娘。

陈茵乐得轻手利脚底和两个婆婆带着小姑子好好逛逛。

***

女人们在卖文具的地方,给如月和如松挑了个新书包,新文具,如山的让他自己买,毕竟男孩子大了,自己读书用啥自己清楚。

奶奶挑了好几摞碗碟、盘子、咸菜缸、罐子、砂锅、陶罐等等家用的东西,这些在路上容易碎,就没带来。

陈茵带了足够多的布票,燕娘就扯了布,给家里人做新衣裳。

他们去年秋末倒是做了新衣裳,可就那一身儿,连个换的都没有,燕城到底不必乡下。

然后又添了许多油盐酱醋糖茶、葱姜蒜、烟酒之类的日常过日子用的。

一通买买买后,燕爹带着如山踩着新买的板车运了两回才完事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