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夕阳不解春风意 > 第52章 创业小队

第52章 创业小队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他们本就善良淳朴,此刻更是对云霁等人充满了感激,也坚定了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决心 ,村子里处处洋溢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

每天天还未亮,云霁、谢琳和童岚就起身前往客栈后山的养殖棚。

清晨的空气带着丝丝凉意,她们要赶在太阳完全升起前,将羊群赶到水草最为丰美的地方。

一路上,羊儿们咩咩叫着,三人不仅要时刻留意羊的动向,防止走散,还要警惕草丛里可能隐藏的蛇虫。

到了牧场,太阳已经高高挂起,炽热的阳光洒在大地上。

她们手持长鞭,在羊群周围来回巡视,时刻关注着每一只羊的状态。

遇到羊儿调皮钻进灌木丛,还得费力去把它们赶出来,荆棘划破了她们的衣服和皮肤,一道道血痕触目惊心。

长时间的户外劳作,让她们的嘴唇干裂起皮,嗓子也干得要冒烟,可她们顾不上休息,只为让羊群吃得饱、长得壮。

尽管如此,哈萨克族的邻居们总会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看到她们忙不过来,邻居们会自发前来帮忙赶羊、照顾羊羔。

休息时,热情的邻居还会端来热气腾腾的奶茶。奶与茶完美交融,入口丝滑,茶香与奶香相互交织,醇厚的味道瞬间驱散了一身的疲惫,让云霁三人赞不绝口。

神奇的是,尽管每日风吹日晒,她们三人竟都没有晒黑,仿佛这片土地格外眷顾她们。

这天,正在忙碌的谢琳突然接到客栈前台的电话,得知红尘客栈迎来了第一批客人。

她激动得跳了起来,大声呼喊:“云霁、童岚,李姐!咱们客栈来客人啦!”

那一口浓浓的四川腔在草原上回荡。

她顾不上整理满是尘土的衣服,一路小跑回客栈。

看着那几位游客走进客栈,谢琳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那是努力付出后收获成果的喜悦,她热情又略带紧张地为客人办理入住,开启了客栈的新旅程,也让这个草原上的小客栈有了新的生机。

/

秋季的草原一片金黄,丰收的喜悦弥漫在空气中。这一天,云霁像往常一样在客栈后山忙碌,突然听到一阵熟悉的呼喊声。

转身一看,只见阿克木大叔和库尔曼大叔正朝着她走来。

阿克木大叔头戴一顶褐色的毡帽,上面绣着精致的花纹,帽檐微微上扬。

身上穿着一件厚实的羊皮袄,腰间束着一条宽宽的牛皮腰带,下身是一条黑色的长裤,脚蹬一双高筒皮靴,靴面上还挂着些许草屑,显得风尘仆仆又不失豪迈。

库尔曼大叔则穿着一件蓝色的长袍,领口和袖口都镶着白色的羊羔毛,脖子上围着一条色彩斑斓的围巾,手里牵着两匹马,脸上满是笑意。

走到云霁面前,阿克木大叔拍了拍胸脯,指着身旁健壮的五福黑马,操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道:

“阿斯勒,这匹马五岁啦,肩高162,可精神着呢!草原上有句话,‘骏马是草原的翅膀’,希望它能带着你在这片草原上自由驰骋!”

库尔曼大叔不甘示弱,拉过一旁的小花马驹,笑着说:

“阿斯勒,这小家伙可机灵了。本来这马驹我早准备送你,结果被这老头子听到了,非要跟着凑热闹!我们哈萨克人说‘朋友的深情,刀子砍不断’,你可一定得收下。”

云霁心里明白,这两匹马是他们两家秋天卖了牛羊才买的,这份情谊太重。

她眼眶微微泛红,走上前去轻轻抚摸着两匹马的鬃毛。

看着眼前这两位善良淳朴的大叔,云霁知道拒绝只会让他们觉得生分,便郑重地点点头:

“大叔,谢谢你们,这份礼物我会好好珍惜。”

阿克木大叔和库尔曼大叔相视一笑,脸上的皱纹都透着喜悦。

随后,两人又开始互相打趣,你一言我一语,爽朗的笑声在草原上空久久回荡 ,温暖着云霁的心,也让这片草原的秋日更加动人。

/

自从童岚和谢琳来到这片草原,内心深处那关于纪录片的梦想种子便开始悄然发芽。

童岚作为曾经的摄影师,对光线和画面有着天生的敏锐捕捉力;谢琳曾是编导,擅长构思故事和编排情节。

阿克木大叔盛情款待众人的那晚,篝火熊熊燃烧,温暖的火光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

童岚就已经悄悄拿起相机,开始记录这珍贵的时刻。

哈萨克族同胞们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快的音乐和爽朗的笑声交织在一起。

库尔曼大叔弹起冬不拉,那悠扬的旋律仿佛在诉说着草原的故事。

谢琳在一旁认真地观察着,脑海里不断构思着纪录片的框架和叙事线索。

她看着云霁与大家亲切互动,看着别克和库兰兴奋地穿梭在人群中,心中满是感动。

从那之后,童岚的相机就没有停过,她记录下云霁放牧时的专注,记录下草原上日出日落的壮丽景色。

记录下哈萨克族同胞们淳朴的生活日常,比如邻居们帮忙照顾羊群时的热情,制作奶茶时的娴熟技艺。

而谢琳则一边协助童岚筛选素材,一边撰写文案。

她将自己在草原上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融入到文字中,为纪录片赋予灵魂。

她们都在期待着,有一天,能将这些珍贵的片段呈现在大众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片草原,了解哈萨克族的文化和生活,也让她们的梦想照进现实,这一切都为之后纪录片的问世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

随着阿克木和库尔曼大叔在村子里、在周边牧场的讲述,云霁在草原上的种种善举被越来越多人知晓。

大家打心底里敬重这个来自远方却真心为草原付出的姑娘。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称呼云霁为“阿斯勒汗”。

在游牧民族的文化里,“汗”代表着王子或者君王,是极高的赞誉。

云霁第一次听到这个称呼时,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急忙摆手,诚恳地对面前的哈萨克族同胞说道:

“大家别这么叫我,我就是做了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受不起这么高的称呼。”

可人们满含热忱,依旧一次次喊出“阿斯勒汗”。

云霁心里明白大家的好意,却始终觉得这个称呼太过隆重。

她找到阿克木大叔和库尔曼大叔,眼里满是真挚:

“大叔,我知道大家是喜欢我、认可我,但‘汗’这个称呼实在太重了,我真的担不起。”

阿克木大叔和库尔曼大叔看着云霁认真的模样,相视一笑,点头答应帮她转达。

善良淳朴的哈萨克族同胞们,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抱怨。

他们完全理解云霁的心情,很快就达成了默契。

从那以后,只要云霁在场,大家就只唤她“阿斯勒”。

但在背后,提及云霁时,还是会带着满满的骄傲和喜爱说“阿斯勒汗”。

他们的善良,体现在对云霁意愿的尊重上;

他们的淳朴,藏在默默达成的这份共识里。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包容,如奶茶般温暖人心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