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三年三月,林黛玉任巡盐御史肩姑苏府尹。
上任前,林黛玉在李元英跟前依旧是书童,在乾元殿侍奉。
“你打算去多久?”李元英虽然手上拿着狼毫,可心思却不在写字上。
林黛玉顿了顿正在磨墨的手,轻声回:“此去姑苏一来安抚家中长辈,二来践行心中所愿,若都能完成,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十年八年,也未可知。”
李元英一听,“啪”地一声将狼毫摔到桌子上,明黄的袍子上溅上星星点点的墨汁。
“我看你就是不想见我。”李元英冷脸的样子总是让林黛玉忍不住多看几眼,冷艳绝尘。
“臣不敢。”林黛玉直直地盯着那张脸,“皇上若是想见我,那就早些处理好正事。微臣自然在姑苏夹道欢迎。”
李元英冷哼一声,将身上的袍子一甩,起身就要出门。
为了宽慰这位女帝的心,林黛玉亦步亦趋地跟着她,一直到御花园。
“皇上,你若是等不及,可下令选妃,或者找个别国的皇帝联姻。”林黛玉语气平稳,一脸的满不在乎。
李元英气得咬牙,回头看着她:“我知道我错了,不该步步瞒着你,可你总不能一直生我的气。”
林黛玉阴阳道:“臣哪里敢生皇上的气,臣的一切都是皇上给的。”
李元英见她一直不冷不热,心里难受,放低姿态,轻声问:“玉儿,你到底想让我怎么做?”
林黛玉心中冷哼,其实她不想让李元英怎么样,只是心里还为之前的事生气,一时转过弯来,看着李元英这般低三下四的模样,她有些心疼。
既然要离开京州,不如再最后留下点念想。
“元英姐姐。”林黛玉每次开口叫她姐姐总带着几分娇气。
“玉儿。”李元英见她态度软下来,一把将她揽进怀里,恨不能将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
林黛玉趴在她肩头,缓缓说:“当初说是试验我梦中之事,姑苏最适合不过。我此去不会太久,若是你想我,鸿雁传书给我就好。”
李元英的双臂将她箍得更紧:“好,我让袅袅跟你去。”
袅袅?林黛玉想起上次战场上的那个亭亭玉立的小女孩。
“也好,让她跟着我去体验江南的生活。”
“不,是让她保护你。”李元英说着放开她。
林黛玉仰头望见李元英眼中的熊熊爱意,明明都这么久了,她还是会心跳不止,不由红了双颊。
“她是安乐府里武艺最强的,前几年便一直在各地搜集贪官污吏的证据。”李元英抬手抚她脸庞。
“袅袅这么小的年纪竟然这么厉害?”林黛玉微微惊讶。
“是武学奇才,什么功夫看两眼就会,练上一遍就能融会贯通。”
袅袅小小年纪就这么厉害,怪不得当初要求离开安乐府加入暗卫。
只见李元英拍了两下,一个矫健的身影立刻飘了过来。
“袅袅?”林黛玉愣了愣,看着面前一身黑衣打扮的女孩。
“玉儿姐姐。”袅袅还像以前一样活泼,只是神情多了几分坚定。
“袅袅,你随林大人前往姑苏,务必保护好她。”李元英这是在下命令。
袅袅领了命,俨然成了另外一个雪雁。
林黛玉看着她,便想起另外一桩事来。
“睿亲王如何处置?”
李元英看破黛玉心事:“你想让我怎么处置?”
林黛玉沉吟片刻:“他杀了雪雁,还杀了我爹,我想让他死。”
李元英看着她重重点头:“依你。”原本李元英打算留下他一条命,毕竟他是萧晴腹中孩儿的生父,但见黛玉如此坚决,她又如何舍得让黛玉难过。既不能两全,总要保全一方。
离开的那天,李元英早朝,林黛玉也起来收拾行李准备走马上任。
上朝前,李元英说:“等我退朝再走。”
她舍不得林黛玉离开自己,如果黛玉一直不肯回来,她打算悄悄地出宫去寻。
林黛玉应了一声,继续收拾。
袅袅过来帮忙,悄悄在她身边道:“玉儿姐,这一去你可就见不到皇上了。”
林黛玉放下正要装到箱子里的《孙子兵法》,看了她一眼:“怎么?你也来当她的说客?”
袅袅瘪嘴:“我才没有,我巴不得去姑苏玩呢,那里可比京州好玩多了。”
林黛玉闻言一笑:“行,到了姑苏我带你到处逛逛。”
袅袅不敢再提让林黛玉留下的事儿,帮着她把柜子里的书一本本装进箱子里。
约莫到巳时,李元英退朝回来,见屋里满当当的行李箱子,呼吸不由一紧,快步走进去。
“都收好了?”李元英故作轻松地坐在她身边。
“好了,袅袅喊人装车去了。”林黛玉看她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