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这里就是为了让皇帝改变选秀的想法。考中进士,尽己所能改变朝堂。”林黛玉神情严肃,正气凛然,字字掷地有声。
李元英瞳孔骤缩,紧盯着林黛玉,似乎想看透面前的女人。
“我不是什么想要攀龙附凤的女子,我要改变这世间的不公,成为一代传奇。”
这是林黛玉的理想,如今却当着皇帝的妹妹说出口,连她自己都有些震惊,毕竟改变不公这种事凭她一己之力本就是杯水车薪,她这话一说与宣扬造反没有差别。
可听的人却并未震惊,似乎对她的话颇为认同。
“好一个‘传奇’!”
林黛玉被这突然的赞叹吓了一跳,惊讶地望着李元英:“你不生气?”
“我不生气,但还是想警告你,这话在我面前说说便罢,若被旁人听了去,你只怕会惹来杀身之祸。”李元英认真注视着她,丝毫没有闪躲。
林黛玉觉得对面的人跟自己似乎是一条战线,不禁愣住。
“别这般看我,这世上有你这种想法的人很多,但能说出来的人却寥寥无几。”李元英眸光闪烁,如星辰般明亮。
林黛玉从那双令人安心的眼睛里看到了自己。
她隐约明白李元英话里的意思,可又不敢确信。
“你也想改变这个世界是吗?”
“不然我为何要写这奏折?”李元英的反问让林黛玉哑口无言,可却没有说服力。
“可奏折不是没有起作用?”
李元英叹气的声音微不可闻,可林黛玉还是听见了。
“你是想告诉我什么?”林黛玉想让她明确地告诉自己。
“日后你自会知道,如今你只做我的书童就好。”李元英此刻伸手在她头上轻抚一下。
林黛玉一怔:“那万一我做了不利于你的事该怎么办?”
李元英张张嘴,欲言又止。
林黛玉见她不说话,不依不饶,可对方却道:“该回去了。”
经过方才那番交谈,林黛玉对长安公主李元英有了些不一样的看法。
虽然李元英嘴上没明说,但林黛玉能从她的举动看出些端倪。
先是在姑苏钓她上钩,又在长流县救她于贼人之手,还收她当书童,如今又与自己说这番话,李元英所做的种种似乎都在向她靠近。
可她有什么值得李元英接近的呢?林黛玉脑海忽然窜进一个想法:林如海是姑苏首富,盐铁的生意囊括整个东南,贾政是她舅舅,还是朝堂重臣,只怕李元英和林如海他们早有交集也说不定。
她不知道李元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但心中某个声音在告诉她,李元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可能会震惊整个朝廷。
“明日你和苏瑜可以多交流。”
林黛玉有些惊讶,可转念一想,或许朝中也有李元英的眼线。她做了什么,李元英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只是不知为何,对这种交易带来的监视,她却有些不快。
“苏瑜是苏明风唯一的儿子,自小聪明,喜欢收集各种奇闻轶事,这对你来说应该不难。”李元英公事公办的语气听着叫人难受。
林黛玉只管竖着耳朵听,并不言语。
“苏瑜还有个姐姐,叫苏婉儿。但这个女子不在苏家,是苏明风在外面的私生女。”
“私生女?”
“正是,她还被卖到青楼。”
“这个你怎么知道?”林黛玉看她,好像做这件事的人就是她一样。
“别这般看我,不是我。”李元英这是在解释?
林黛玉笑起来:“原来你还有别的情绪。”
李元英一听,愣了:“如果你不想搭理苏瑜,可以不用跟他说话。”
“不是,我只是觉得,你有些孤独。”林黛玉看着她。
“你这是在可怜我?”李元英似乎不喜欢别人的怜悯。
林黛玉不是可怜,而是在心疼她,但她偏偏不说,故意给她一个笑脸:“‘可怜’这个词不好吗?”
李元英冷哼一声:“我劝你还是不要随便露出这种情绪,很容易被欺骗。”
“好,不说这个,你继续讲苏婉儿。”
李元英马上回到原来的公事公办的神态,继续说:“苏明风的一夜风流债而已,连他自己都不知道,明日你可以换个人名稍稍把这件事告诉苏瑜。”
“我还需要做些什么?”林黛玉问。
“你什么都别做,就把故事讲给苏瑜,接下来的事情由我来做。”李元英神色沉稳,胸有成竹。
林黛玉又听她说苏明风如何在青楼遇见苏婉儿的母亲,又如何欠了情债。
正当李元英讲得起劲,林黛玉的肚子在此时不合时宜地响起来,这会儿她特别想方才被扔掉的那俩包子。
李元英停下来,看她一眼,注意到林黛玉的脸颊的红晕,说:“我也饿了,走,带你去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