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落幕,让六月转瞬即逝。
自己已经在清北招生办的老师这挂了号,填志愿的事春茗就委托给了顾渚,她在县里住了一周便准备去省城了,这次同行的还有杨桂枝和沈廷。
沈廷考得不错,不出意外今后三年会和春茗一样在省高就读。
杨桂枝在虞婉的启发下,打算去省城看看有没有做小生意的机会,她的手艺不错,虞婉和她透露庆林市政府决定打造夜市一条街,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地标。
这件事杨桂枝没找沈金安商量,反而私下问了问春茗。
对于杨桂枝的这个想法,春茗不过稍稍惊讶了一下便表示支持。
一切都有迹可循,沈金安是循规蹈矩的人,当初在县里开小饭馆就是他被人怂恿一时头脑发热做出的决定,后面饭馆能顺利开下去,还要多亏杨桂枝肯低头能吃苦。
现在,杨桂枝不过是需要人推一把。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沈金安那里杨桂枝早就想好了说辞,沈廷往前一摆,又有春茗考了状元的先例,望子成龙的沈金安就算觉得肉疼,还是同意杨桂枝拿着家里的存款去省城探探路。
有杨桂枝和沈廷作伴,春茗没让顾渚来接她。
原本她也想过用顾渚炫耀一番,可这个念头在大脑里盘亘了许久,最终还是放下了。
如果想要炫耀,在顾渚送她回来那天,她就不会让对方把车停在路边的小卖部。
固然顾渚方方面面都符合沈金安对于“金龟婿”的定义,她想炫耀顾渚也绝对不会有意见,但这么做说到底其实是认同了沈金安的思想,认同他所说的女孩子“生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而这显然与春茗一直以来的坚持背道而驰了。
沈金安不是标准,好不好不需要他去衡量。
而且不管顾渚有没有陪在她身边,她都会努力追求她想要的生活。
想通了其中关窍,春茗感觉自己豁然开朗。
这是中式教育给许多孩子带来的误区,长期的打压让孩子渴求来自于家长的肯定,而在家长的称赞和否定中,也实现洗脑,逐渐失去了自我。
春茗庆幸她在踏入误区前及时扭转了过来,对她来说保持自我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回到省城后,春茗和顾渚就准备出发去海岛开始他们的这场毕业旅行了,杨桂枝则带着沈廷就扎进了庆林市的大街小巷,虞婉还给她找了个了解这次政策的朋友,好让杨桂枝少走点弯路。
当飞机滑出跑道,穿过云层抵达万米高空之上时,春茗也靠着顾渚的肩膀看到了触手可及的靛蓝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