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化已经从友人那里知晓,乔安并不是林家的正经亲戚,充其量算是个读书人家的孩子罢了,不过贾化并不打算对他带有偏见,这倒不是贾化为人高尚,也不是因为林家看重乔安母子。
先不论林如海巡盐御史这个身份和林家给他的银子,单凭这个先生做的省心,贾化也想多在林家待上些日子,是以他没有必要给自己找麻烦。
一个时辰很快过去,下学时黛玉和乔安在门口见到了贾敏的大丫头秋兰,她正与问柳百合几个人说些闲话。
黛玉笑道:“秋兰姐姐怎么过来了?”
秋兰笑道:“太太忙着明日宴请各家官眷的事,脱不开身,特让我来瞧瞧哥儿和姑娘头一日上学可还习惯。”
黛玉笑道:“在自己家里读书,哪有不习惯的,姐姐多劝着母亲些,家里事多,别再让她为我劳心。”
“哎。”秋兰应道,在黛玉后头慢了两步跟着,“哥儿可有不惯的?”
乔安正扯着自己的袖子看,那上头沾了指腹大小一小片墨痕,听秋兰问他才抬头道:“都好,秋兰姐姐请太太放心便是。”
黛玉低头看了看乔安的衣袖,道:“应该是你方才磨墨不小心沾上的,回屋换一件就是了。”
今日先生教他们握笔写字和磨墨,毕竟是头一次做这个,乔安还不大熟练,所以沾到了衣袖上。
乔安折了折袖子,暂时先看不到了,他看了眼前头两条路,道:“你替我跟姨妈说,我要晚一会儿再过去。”
黛玉一愣,旋即笑道:“你傻了不成?那院子里也有你的衣裳啊。”
“哦,是哦。”乔安挠了挠头,道,“我好像是有点傻了。”
黛玉摸了摸他的额头,笑道:“也没发烧呀,哪有自己说自己傻的。”
乔安也摸摸自己的额头,笑道:“那我可能是才念书念的,这会儿还没有回过神来呢。”
贾敏忙完手头上的事,便等在了院门口,见他们二人有说有笑地回来,心里一块石头才算是落了地。
“娘!”黛玉先看到了母亲,扬声喊道,脚下的步子也快了许多。
乔安跟着看过来,也叫道:“姨妈!”
贾敏迎上前来,笑道:“可辛苦了,屋里给你们热了牛乳,还有几样荤素点心,快去歇一歇。”
“多谢姨妈!”乔安欢喜道,“先生虽然板着脸,没有姨妈讲书有趣,但并不凶人,也没有打手板,我觉得也不算辛苦啦。”
贾敏被这童言童语逗得笑出声来:“哎哟,我们安哥儿喜欢姨妈讲书啊,好孩子,你好好的听话,先生不会无故打你手板的。”
“先生讲得也好呀,虽然我也更喜欢听娘讲。”黛玉公平公正地说道。
“好孩子,你们两个都是好孩子。”贾敏笑道,“小嘴这个甜哟,真是甜到心坎里去了。”
“先生教了你们什么呀?”贾敏接着问道。
乔安和黛玉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了,听到先生已经开始教他们握笔写字,贾敏也并未多言,只是瞧了瞧乔安袖子上的墨迹,又道:“虽说先生那里不能应付,但你们手累了可要说,如今年纪小,若是落下毛病,这可不是顽的!”
两个人都连连点头,贾敏这才算放心,吩咐丫鬟带乔安去换衣裳,她领着黛玉自去屋里。
因瞧着黛玉额上隐有汗意,拿了帕子给她擦汗,又道:“玉儿也觉得热了,里头衣裳湿了么,你也去换一件。”
黛玉仰起头来,好方便母亲动作,口中道:“我等着歇午觉再换,还要洗澡。”
“没几日就是端阳节了,也该热起来了。”贾敏手中拿了团扇,此时正轻轻摇着。
细微凉意正清爽,黛玉不禁眯了眯眼睛:“娘,咱们是不是要用冰了,昨儿夜里睡觉我都觉得热了。”
“这不是怕你们两个小孩儿受不住,既觉得热了,我吩咐人摆一盆冰过去,不过不能离你的床榻太近。”贾敏说着就吩咐了丫鬟。
珠帘轻响,是乔安换好衣裳过来了,他一进门就忙让嬷嬷给他擦汗。
贾敏见状笑道:“往那边厅里搁一个冰鉴,别热得吃不下去饭。”
丫鬟领命下去。
乔安刚过来坐下,就被贾敏摸了摸额头,他眨眨眼,道:“姨妈,我没发烧。”
“嗯?”贾敏道,“我瞧你是不是还热,什么发烧?你发烧了?”
“我现在不大热了。”乔安咧嘴一笑,道,“我还以为姨妈瞧我是不是发烧了。”
黛玉从丫鬟那里拿了两把团扇,自己留一把,递给乔安一把:“我已经不想喝汤了,喝了汤定然又要有汗。”
贾敏笑道:“今儿的汤清淡,不能不喝,让丫鬟多吹一吹,别趁热喝,不就不热了。”
“哦。”黛玉噘着嘴答应道。
乔安给她扇风:“慢一点喝就不热啦,我娘说夏日里要多喝汤水,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