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在地上听不同,众人身处这间奇怪房屋,听到的声音像被放大了无数倍,耳朵嗡嗡作响,如同山崩地裂,震得人脑瓜子疼。
众人捂着耳朵,待到好不容易缓过来,就看见前方壁面上,那两块圆窗中出现了两只巨手。
不会吧,这也能被找到?
众人连忙后退,一阵恐惧升上来,腹部有种打结的感觉。
却见两只巨手盖住圆窗,左右横搓了搓,然后又离开了这里。
众人:“?”
结合刚才塑像说的话,众人脑子懵了一下,有些不敢置信。
所以他们现在,是在孔子塑像内部?
那面前这两扇圆窗,岂不就是塑像眼睛!
祝衡来到“圆窗”旁。
透过圆洞洞的窗口,往外看了一眼。
从这个视角看下去,整个世界一览无余。
若不是珠子一路相护,他们一行六人,绝对无处可逃。
果然是这孔子塑像的眼睛。
但是……
塑像眼中的世界,与他们看到的,截然不同。
众人扎堆凑在窗畔,透过塑像眼睛望向下方大地,出现在视野中的奇幻景象,令他们惊叹不已。
外面并非漆黑一片,一望无际的大地之上,有无数奇彩绚烂的图案,内容各不相同,零零散散,像一块以大地为画布的巨型涂鸦。
“嗷什!”
“嗷什!嗷什!”
那6颗珠子蹦到窗前,兴奋地叫嚷。
其中一颗来到祝衡眼皮子底下,靠近窗台边缘跳了跳,指着地上那些图案,原地打了个转,又蹿到祝衡手心,蹦跶两下。
祝衡微微露出疑惑的目光。
视线落到外面,顺着珠子的指引,停在地面那些图上。
细看内容,画的几乎都是人,祝衡直觉,这些图案是想向他们——不,是想向这尊孔子塑像,传达什么信息。
如同连环画一样,只不过,互相之间辨不出有什么联系。
祝衡垂眸看着手心的珠子:“你想说什么?”
“怎么了?”众人被他这声动静吸引过来。
“它让我们看地上的图。”祝衡抬了抬下巴,示意众人看外面。
许文君忽然“咦”了一声:“这些图案……好像跟孔子的经历有关。”
众人不解。
许文君指着离他们最近的一张,先下了个结论:“这张画的是孔子见老子。”
众人循着她指的方向看去。
画上面主要人物有两个,一位老者,一位青年。
老者坐于车上,身旁有僮仆跟随,青年立在路边,手中捧着一只鸟,正向那位老者恭恭敬敬地递上去。
许文君解释:“画上的老者是老子,路边捧着大雁见面礼的青年,就是孔子了。”
“他俩居然是同时代的人?”公鸭嗓惊了一下。
许文君点点头:“这时候的孔子正当壮年,他这一去洛阳,是为了去当时周天子所在的地方问礼,向时任守藏史的老子请教学问。”
“守藏史这个我知道!”公鸭嗓立马说,“我和老爹看的上一集,就叫老子的图书馆,守藏史是周朝的官职,相当于我生活那个时代的国家图书馆馆长。”
正说着,脚下忽然一阵晃动。
起势突然,众人因惯性东倒西歪摔了一地,看着外面不断变化的景象,才意识到是孔子塑像在动。
等到这阵晃动过去,稍作平复,众人重新爬起身,来到窗边,往外望去。
眼前的景象左右横移,看得众人头晕目眩。
孔子塑像震耳欲聋的声音炸开来:“孩子们,你们怎么不见了?”
众人顿时噤声。
塑像四处翻找着众人身影,随着它的移动,众人看清了更多地上图案的内容。
一幅画的是孔子孤零零一个人呆在城门外,形容狼狈,旁边还画了一只丧家狗。
一幅是孔子坐于杏坛下,周围弟子无数,认真听孔子讲课。
又一幅,孔子领着一群弟子模样的士人坐在地上,周围有士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弟子们又饿又困,可孔子却照旧弹琴、歌唱,面对围困他们的士兵不为所动。
紧接着,又是一幅画着孔子击磬的画面,他门前路过一个背着草筐的老者,老者张着嘴,似乎在说话。
第五幅,孔子坐车与一群弟子在郊野行路,他们前方,站着一个疯疯癫癫的怪人,孔子看那怪人,表情有些怅然。
第六幅,孔子坐在类似宫廷的地方,面前桌上摆着一碗肉,身边有宫人敲打着石磬奏乐,画上孔子听得一脸陶醉。
第七幅,孔子身着官服,拱手立于朝堂,似乎在与堂上人议事。
……
正如许文君所说,这些图上画的,都与孔子本人经历相关。
而且,不同画上的孔子,年龄相貌也不尽相同。
许文君回忆着刚刚看过的图案,缓缓道:“地上这些连环图案,按时间顺序来排的话,第一幅应是我们最初见到的,孔子见老子那张,那年孔子仅才三十多岁。”
听了这话,珠子们似乎很激动,吵嚷得凶。
祝衡微微有些出神。
这些图案全被打乱了顺序,若是从壮年到暮年,将它们全都连起来,便是孔子的一生。
只不过……
祝衡盯着孔子塑像脚下步伐,发现一个问题。
它好像,一步也不踩地上那些图案?
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