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事便用不着他们,秦老爷子与荣老太爷呆在书房,两人不晓得说什么,用晚膳时,全老太爷进屋提醒,很快又出来,说是不用管他们先用晚膳。天黑透,星星挂夜空一闪一闪,两人方从屋里出来,一起用了晚膳,秦老爷子留在荣家住一宿,次日用过早膳才回县城。
这日,荣老太爷把乖幺喊进书房,一呆便是一整日。
荣泽暗暗庆幸,上辈子有经验,这辈子早有准备,要不然,这事,真有些不好办。
时间来到五月,地里的菜可采摘食用。
秦老爷子领着两个儿子来荣家,荣老爷子带着一家子,都想去看热闹。
挑了两个干活利索的长工,众人站在田埂上,看着长工们一丝不苟的采摘蔬菜。
等不到晚膳,临近中午大厨房就生了灶火,荣木掌勺张罗了两道素菜。
蒜香蕹菜,肉沫茄子。
只是尝个味,便没有蒸米饭,也没有蒸馒头。
但是肉沫茄子真的好吃,太香,太下饭,吃着好开胃啊!
荣木赶紧将早膳剩下的杂粮馒头上蒸。
“啊,这才对味!”秦老爷子一口半个馒头,好似饿了许久:“好吃,真好吃。”
荣老太爷连连点头:“确实好吃啊,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茄子,肚子不饿,也开始有了饿意,就想大口吃菜大口吃馒头,真香。”
他俩还能说话,是因为他们单独一桌,两人享受两个菜,其余人就没这么好的福气,一桌九人两个菜,哪还有心思说话,都在埋头猛吃,慢上一点,就没菜了!只能闻着香味流口水。
碟子里剩了点汁,都用馒头刮了个干净,干净的仿佛不用洗。
“好吃。”
“真好吃啊。”
“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素菜。”
“好好吃啊,还想吃。”
“有点撑,我好像吃了三个馒头?”
一个个舔着唇角回味无穷,普普通通的两道素菜,美味,已经没法来仔细形容,只剩好吃两个字。
秦老爷子起身拍着荣老太爷的肩膀:“老哥,且等我好消息。”
秦家父子走了,带走了两车新鲜的蔬菜。
荣老太爷喊了几个儿子进书房,全老太爷也一道。
先说茶引,短短两个月,秦荣两家的交情急速升温,好的跟一家似的。
之前秦家茶引给的痛快,只给一张,说到如何制茶,总是东拉西扯不肯正面回应,这会却愿意手把手的教。
荣老太爷存着私心,先悄悄儿的问过乖幺,乖幺不愿意接茶引,也不想管茶园,他就把这事交给大儿,由大儿领着两个弟弟接管与茶相关的一切事宜。
荣源荣浩荣清三兄弟手里的田地,且交与荣江荣溶两兄弟管着,还是老话,给乖幺,乖幺说他管不来这么多田地,他要认认真真的种菜,分了心,种出来的菜失了味道,得不偿失啊。
荣老太爷想想,是这么个道理,乖幺只管种地,旁的需要什么就开口,总会想办法替他办妥。
还有一桩,长子长孙的婚事,下回去秦家,把荣慕带上,秦家两个姑娘一个哥儿与他年纪相当,选一个结连理之喜。
齐长庆有点不敢相信,泼天富贵就这么落了下来?
“果然是长房啊,还得是长房啊。”他有点想不通:“这么多好事就这么落咱们头上?做梦都不敢这么做啊,茶引啊!茶园啊!可是个钱篓子呢,就这么给咱们了?七弟呢?七弟可是出了大力气,没有他,哪有咱们大房的富贵。”
回到屋里的荣源仍有些反应不过来,心怦怦怦的跳,跳的好厉害,他愣了半会才开口:“阿父应该问过七弟,我见七弟脸色平常,该早知此事。”
“他都不要啊?他怎么什么都不要?为什么啊?”齐长庆茫然:“因为他有本事吗?荣源啊荣源,你命真好,我的命也好,得了这么好弟弟,我想想啊,我得为七弟做点什么才好,这孩子太好了,真好啊!”
“七弟确实有大本事,我远不及他,他烧的菜他种的地,样样都远胜我。”荣源起了雄心壮志:“有七弟在旁帮衬,我定也能干出番事业来!”
没功名怕什么,他不怕!从今天起,他腰杆挺直,他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