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是在……拉拢人心吗?
……
深夜时分,京城又下了一场大雪。雪厚厚的一层堆满了长街,原本富丽堂皇的宫殿全被这层雪点的看不出原来的模样,放眼望去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谢云程这个躲在了皇宫寝殿内的一个角落里,他在旁边用火烤着手。在他的身边散落着各种书卷,其中包含着诗书礼乐,兵法策论等。今天的烛光比以前的要明亮许多,所以他看起书来也快了一点。
火红的炭火被烧的噼里啪啦的,以前在他的身上是没这种待遇的,直到几天前他去了宣凤岐的府里,跟他一起吃了一顿茶点,那些苛待他的宫人才把他寝殿中的炭火补齐。
他知道那个男人肯定是在谋划着什么,只可惜他现在手里没有实权,朝堂上上下下都是宣凤岐的心腹,如此死局他都不知道该怎么破。
就当他在炉火旁烤手的时候,一名梳着双丫髻,身上穿着青色衫子的婢女捧着一个漆木圆盘走了进来,那上面放着豆沙青团还有一碗牛乳。
婢女如往常一般将东西放在孩子的旁边:“陛下,您别离火太近了,小心这火星子烧着您。奴婢准备了您最爱吃的青团还有牛乳,您吃了就歇下吧。”
谢云程此刻若有所思地看着桌子上的食物,他此刻忽然开口道:“那天襄王真的问了你那么多的问题?”
婢女听到之后连忙回答道:“是啊,王爷问我现在是大周几年,您登基的年号是什么……还有百姓如今是否都安居乐业。”
那孩子听到这里的时候忽然鄙夷地嗤笑了一下:“他倒有脸问这个。除此之外,他还有问别的什么奇怪的问题吗?”
婢女接着回答道:“若说奇怪的话,王爷与奴婢谈了许久关于民间的琐事,之后王爷便没再说什么。奴婢回答完问题之后,王爷便打发了奴婢出王府,奴婢还以为自己没命再见到陛下了。”
宣凤岐向来心思缜密,他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对他不利的人。这次他问了一些奇怪的问题之后又把这个回答他问题的侍女毫发无伤地送出去……这确实有些可疑。
“他要去跪拜战死的将士了,说是要安慰那些死去的亡灵。”
婢女听到之后点头回道:“是啊,像王爷那样单薄的身子,在这冰天雪地中他真的能跪一天一夜吗?”
谢云程听到这番话后紧锁着眉头:“他宣凤岐要去皇陵跪拜战死的将士,孤自然要跟随在侧,你刚从他的手中逃脱出来,等到去皇陵的时候你就不必跟在孤身边了。”
“是……”
婢女说完后开始整理他脚下散落一地的书卷。谢云程看的东西很杂,不过他都是在夜深人静还有无人之处偷偷的看,他这些书卷看完后还要让心腹送回原来的藏书阁。
婢女一边收拾着书卷一边担忧地紧锁起眉头来:“陛下昨日还在看《兵论一则》,现在第三则都看完了,您刻苦归刻苦,还是要当心身子。”
他那小小的人,每天都看书看到那么晚,而且在没有得到特殊照顾之前,每晚只有一碗汤饮作为夜宵,这也实在是太过了。
谢云程听到她的唠叨后有些不耐烦:“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是。”那人说完话后便推门离去,只留谢云程一个人在偌大的宫殿内。
谢云程很聪明,不,应该说是十分的聪明。谁也不敢说他若是从一生下来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会成为何种神童。但是偏偏是这样的人命就不好,他一生下来就父兄相残,尚在襁褓中的自己还差点被冻死在冰天雪地里。
他自从有意识的那天开始就活在无限制的劳累和打骂之中,在宣凤岐还未找到他之前,他一直以为自己只是一个贱奴的孩子,所以他才会受到种种不公的待遇。
但是在他会说话会认字的时候,他就发现书中的知识其实可以帮他改变命运。特别是那时候的先帝听从一位王爷的建议改革了科举制度,这让很多一开始没有出身没有地位的人有了从底层爬起来的可能。
所以那时他便开始用尽一切办法得到书籍,他就因为去偷听那些王公子弟,少爷小姐的课而挨了不少打,幸好之后护着他的那些人中也有识字的,所以他对那个时候对知识的渴求达到了巅峰。
他原本想着自己可以朝着预想的道路走:等他长大了就去参加科举,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那天一个如白玉似的神仙人物降临到他的面前。
然后他就从卑贱的奴婢成为了一国之君,这是他从未想过的。
谢云程想到这里合上了自己还未看完的那个书卷。
无论是以前当奴婢还是现在当皇帝,活下去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