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不曾听说百官休沐,宴淮周身便还是挺括的苍蓝色官袍,胸前展翅高飞的双仙鹤熠熠生辉。
乌黑网巾严谨压着额发,方型带銙的玉带笼着他精瘦的腰身。
男人身长八尺,步伐铿锵。
从临水一侧的视线望去,仿佛是踏着菡萏而来。
渐渐地,众人自觉屏息以待。
傅惜筠却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前世的宴淮。
——那一日雷霆声响,霍闪划破天际。
她方还在东宫寝殿,不久前才亲眼看见姑母处死了一个被宋砚临幸的宫娥,尸体被拖出殿外,随之徒留一线血痕。
因受不住鼻尖围绕的血腥气,她屏退众人,提了一壶满满的花雕,冒着瓢泼大雨躲到了偏僻的檐角。
淅沥的雨声中混着她的悲戚与呜咽,无人在意刚刚没了一个活生生的人,好似宫中自来如此。
宴淮却不知因何出现在东宫,又因何碰巧遇见檐下的她。
明明眼前斜飞的雨势并未减弱,然身上却没有了敲打的雨滴。
傅惜筠微微侧身,先是见着一袭殷红衣袍及下方的乌黑官靴。
见是眼生的衣纹,她顺延看去,衣前补子上绣的便是腾飞的丹顶仙鹤。
竹叶纸伞遮挡着漆黑的天幕,将高大峻挺的男人与她一同,严实地笼罩在这一方天地里。
或许是醉意上头,她毫不顾忌地仰视着男人的脸。
紧紧抿着的薄唇,直挺的鼻梁,还有那双落在她面庞,自带肃穆与威严的凤眼,真是极好看的男人。
她心知眼前的男人行伍出身,每每奔赴战场,便是流血千万,旁人若见着,只怕是避让还来不及。
但那时的她悲怜无依,还是如同在水中攀附住浮萍一般,自顾自地道:“我身上染了血腥气,很不好闻的,大人快走吧。”
话音甫落,天旋地转,她重重地磕倒在地,酒壶也从手里滑落,滚到了男人的脚边。
宴淮方为她撑着伞,见状便倾下身来轻轻将她扶起,浸入水潭的衣摆也湿了大半,倒和上头金线绣的锦鲤相映成趣。
意识混沌之际,她紧紧揪住他的衣角,看见他对着她微微拧眉。
“血腥气没有,倒是一身的酒气。”
此后如何她就不大记得了,第二日头疼欲裂地醒来时她已回了寝殿。
只是从那以后她再也不敢喝下如此多的酒。
太子称宴淮一声三哥,她自然也就把他当成自家兄长一般看待。
她背着人将自己喝得酒气熏熏,还被他当场抓包,怎么看都是不合时宜。
遂从此只要见到他,她都是只有顶着赧红的脸躲开的份儿。
傅惜筠愣呆呆地回想着前世。
还是傅恬莹一语将她惊醒:“大姐姐,你的脸怎么变得这么红?”
傅惜筠手背贴上脸颊,确实热得发烫,没想到重活一世,还是这般不争气地红了脸。
“许是天热晒得,我先去水阁更衣了。”
------
从前院离开,傅惜筠和绿珠随同侍女来至水阁。
然而在绿珠替她换好衣裙后,领路的侍女却蹊跷地没了踪影,如此二人只得沿着来时的石子路自行返回。
谁知在经过檐廊拐角时,傅惜筠便听见了另一头有女子隐隐的抽噎声。
今日所来赴宴的皆为世家大族,席面上像傅惜筠这般年纪的公子和姑娘有不少。
她估摸着是两情相悦的鸳鸯趁着赴宴相会,如此便不好唐突过去,只好掩在墙后,伺机离开。
却忽地听得——
“殿下当真要迎娶傅惜筠为正妃?那殿下置臣女于何地。”
“不是孤不想娶你,是母后不肯松口,你放心,等筠儿嫁进东宫后,孤一定给你名分。”
“筠儿?殿下如今唤她都这般亲昵了吗?”
居然是余芳苓和宋砚。
借着墙角的遮挡,傅惜筠瞧见余芳苓哭得梨花带泪。
清秀的眉眼挂着两滴晶莹,不时地怪嗔一眼,真真是男人最想疼爱的那种女子。
然而傅惜筠沉思几许之后,就已全然明白。
男女幽会怎会选在女眷更衣之所,还有无意泼下的茶水,消失的侍女,真是破绽百出。
看来她日前在雅集上说来刺激余芳苓的话奏效了,不过余芳苓此计,却也正中她的下怀。
傅惜筠攥了攥手帕,便轻步走出立于两人身前,柔声说道:“殿下倒也不必这样委屈自己。”
先是宋砚难以置信地看向傅惜筠,而余芳苓是意料中的平静,只是轻轻挪步躲在了宋砚身后。
傅惜筠佯装愠恼,瞥着余芳苓继续说道:“殿下若已心有所属的话,那臣女愿为殿下在皇后娘娘面前进言,让殿下能够抱得美人归。毕竟殿下的心上人还是臣女相交多年的闺中好友。这点儿成人之美的胸襟,臣女还是有的。”
宋砚眼中的惊讶不见消退之余,又增了些慌张:“筠儿你别误会,孤与她无甚关系,只是恰好在此遇见。”
话音甫落,倒是让傅惜筠滞在原地。
按着前世宋砚对余芳苓的宠爱,他怎会这般急着撇清关系。
遂同时愣住的还有余芳苓,她此时已经顾不上做戏,瞧着宋砚的眼里,渐渐泛出些悲凉。
从宋砚百般拒绝她的请见开始,她就知道宋砚的心已经游离在傅惜筠身上。
但只是坐以待毙的话,她何以做局至此。
心想着,余芳苓便到傅惜筠身前噗通跪下,拉着她的裙摆哭道:“我自知出身卑微低下,配不上太子殿下,只求傅姐姐能留我一方喘息之地就足以,我不会与傅姐姐争宠的。”
这下,傅惜筠更是不知作何反应了。
在她的预想中,在她撞破这两人的私情之后,宋砚应是百般袒护着余芳苓,怒骂她闲来多事,不要为难才对。
而她也就能顺势而下,摆脱与宋砚的婚事。
但如今怎么成了宋砚急于自清,而余芳苓则委曲求全的场面。
绿珠见傅惜筠无措的神情,便将她护在身后,对余芳苓说道:“你对着我家姑娘哭作什么?又不是我家姑娘欺负了你。”
然余芳苓继续哭道:“还望姐姐成全我与太子殿下的感情,我发誓我进了东宫之后,就只安心地做个侍妾,不会到姐姐眼前惹姐姐心烦的......”
场面就在余芳苓的哭声当中僵持着。
直到水阁之后传来一个醇厚低沉之声:“拦住她们。”
傅惜筠闻声望去,竟见到了宴淮深邃的侧颜。
此时的他已褪下官袍,换上轻便宽裕的深衣,乌纱帽也变作墨色幅巾。
在他的注视下,几名禁卫军压着两位千金及丫鬟从假山后走出。
傅惜筠才惊觉,竟有人一直在偷听他们说话,而从余芳苓悲望的神情来看,应该也是她特意引来偷听,好借流言蜚语博得名分。
宴淮转身,肃穆的眸子摄人于无形之中,看着便是一位刚刚卸甲的将军。
他朝着宋砚沉声道:“太子好雅兴。”
说完,眼神便盯在了余芳苓身上。
宋砚自知瞒不住这位威严狠厉的表兄,只能轻言说道:“孤会处置妥当的。”
宴淮凌厉的眸子凝滞:“既如此,太子该回宫了。”
在众人跟前被下面子,宋砚微怒地看向宴淮,却突然在转瞬间就没了气焰。
宴淮回京之后,承乾帝便将宋砚托在了宴淮的麾下,他怎敢忤逆。
“三哥提醒的是。”他愤愤道。
深深凝望傅惜筠一眼后,宋砚带着眼角还挂着泪珠子的余芳苓一前一后离去。
蓦地就只剩了两个人,鼻尖便环绕一股蓬莱之香,傅惜筠娇怯道:“多谢宴大人解围。”
宴淮微垂凤目,瞧着眼前的娇人:“人心难测,不要低估一个人破釜焚舟的决心。”
傅惜筠轻抬颌角,对上男人那双威棱的眼睛。
他居然在提点她要小心提防余芳苓。
这个男人,身上除了年长她十岁而产生的那种压迫感,更有一种在官场浸淫数年之后,不自觉会传出的老道与沉稳。
其实饶是她常常身处深闺,却也是能经常听到眼前男人的威名。
宴淮在京担任首辅前,曾在西北做过六年的大都护。
六年间能平定西域十国,为大周解决外敌忧患,还使得河西走廊一线的百姓安居乐业,往来商贸繁荣昌盛。
这些,皆是他以未达而立之年就入内阁,却没有引起非议的缘故。
暮间霞光,柔和地印在傅惜筠垂下的乌睫。
余芳苓的计策现在想来属实是幼稚得很,无非就是张机设阱罢了。
但她还是落入了圈套,还自以为能将计就计和反将一军。
这般想着,站在宴淮跟前儿的傅惜筠,顿感无地自容:“多谢大人提点,那我先行告退了。”
不见宴淮脸色,她就只听他示意了声:“姑娘请便。”
傅惜筠婀娜的背影逐渐地消失在廊下。
宴淮却依旧立于原处,目送着傅惜筠。
忽地一阵荷香清风吹来,其间竟还萦绕着一股清幽的梨香。
宴淮侧首,便瞥见身侧掉落的一方手帕。
地上遗落的手帕此时也被翩翩吹起,在半空游荡几许后,缓缓落于宴淮的牛皮乌靴前。
宴淮是出了名的不喜欢女人身上的脂粉味。
他身侧的近卫张弛正要唤人清理时,却见宴淮竟亲身弯下,拾起了帕子。
侯府专贡,绣着筠字的锦缎真丝,触感细腻丝滑,近至眼前时,那上头的香气若有若无地盘绕。
轻轻摩挲几许后,男人指节收拢,将手帕牢牢禁锢在了手掌心。
-----
回宫路上,宋砚努力地静着心神。
并非是他要辜负余芳苓,而是只要思及傅惜筠,就会怅惘心悸。
前段时日他不知因何突发头疾,太医院使把过脉也是束手无策。
直到一晚狂风大作,他竟在梦中将前世之事一览无余。
醒来之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便是傅惜筠那张温婉含笑的面庞。
前世那几年,他沉迷在旁人的温柔乡里,从不觉得她的到来是莫大的恩赐。
甚至都从未意识到,她才是他一直心心念念的人,而余芳苓,只是个冒名顶替的赝品。
上天既然予了他次弥补的机会,他定不会再放手。
------
宣德侯府,拒霜阁。
檐下的珠灯流光溢彩,印得傅惜筠正呆着思虑的小脸儿也光彩溢目。
宋砚和余芳苓今日对她的情态都太过异常,尤其是宋砚,竟是满腔决意要娶她的意思。
江山和美人,看来宋砚是选择江山了,而美人,就只能略委屈委屈了。
可若再以此事态进展,她岂不是又要步前世的后尘,遂只有再想想别的法子了。
绿珠瞅见傅惜筠面色低落,轻轻端着宁神茶靠近:“姑娘可是在为着今日之事难受?”
傅惜筠却神色怅然地摇摇头。
难受的缘由,不是因为宋砚和余芳苓,而是自己飘摇未定的日后罢了。
“我想歇下了,适才夫人给了我一盒安神香,你记得点上。”
安氏虽不是她生母,但数十年来同在一个屋檐下相处,两人之间也还算是客气。
傅惜筠虽有亡母留下的嫁妆傍身,所支用的银钱皆不用走公中的账簿。
但安氏估计也怕落下一个继母不善的名头,遂傅恬莹该有的,也都会给她备一份。
由此,安氏的品行,她还算是信得过。
夜半子时,拒霜阁外却突然闯进了绿珠的亲娘赵氏。
赵氏急匆匆掀开拔步床的帷帐,俯身将沉睡的傅惜筠拉起:“姑娘快醒醒吧!走水了!”
听着耳边尖锐的呼喊,傅惜筠缓缓睁开酸涩的眼眸,从梦中清醒过来。
“怎么了?赵妈。”
见傅惜筠醒来,赵妈妈又转身去拍醒女儿绿珠,扯着两个人的手臂就往外走:“快随老奴出去,西厢房那头走水了,已经烧过来了。”
话毕,拒霜阁的门帘瞬间燃起火来,烧焦的残布飞落,牢牢贴在傅惜筠的手臂上。
赵氏眼疾手快,赶紧将东西拍落:“吓死个人了,差点就伤了姑娘的手。”
“没事儿的赵妈。”
傅惜筠能如此宽心,是因为她已然记起,前世的这日,拒霜阁同样也燃起熊熊大火,但是最终所有人皆安然无恙。
“这么大的火,怎么会没事,咱们去前边的水榭避一避罢。”
听着绿珠口中与前世一模一样的嘱咐,傅惜筠不禁笑出声。
可是当她瞧见肆虐的火光照耀在身上。
这近乎炙烤的热度突然提醒了她。
既从宋砚和余芳苓身上寻不着突破口,那便只能从自己身上寻个法子了。
她嘴角笑颜缓缓消失,弯身捡起地上烧得正红的木枝。
“姑娘捡这东西做什么?”绿珠狐疑地问。
傅惜筠抬眼看着跟前的两母女,自她的生母离世后,绿珠和赵妈便是陪伴她最久,也是她最信得过的人。
“赵妈,还有绿珠,你们千万要替我瞒住了。”
话音甫落,傅惜筠将手臂上贴肤垂落的方袖抖落至肘弯,然后咬着牙将木枝狠狠地往小臂上按了下去。
“姑娘你在干什么!”
绿珠倾身而来想要拦住,却已无事于补。
------
当傅惜筠再度醒来,漆黑的天幕已经变得烈日高挂。
因拒霜阁厢房损毁,她被移到了其他院子暂居,屋里的陈设全是眼生的,纱帐也是她从未使过的沉香色。
胳膊上的伤口还在隐隐抽疼,手指头连动一动都十分困难。
她低低地唤了一声,傅敬和安氏立即领着府内养的李医女匆匆走进。
“可好些了?还要不要紧?”
傅惜筠做出这等自伤的举动,心底里多少还是有些心虚:“父亲无需担心,女儿没事的。”
然而不久前,医女为傅惜筠清理伤口时,安氏可是看得真真切切。
高温的火焰撩得她的手臂起了一层密密麻麻的水泡,原本凝脂一般的肌肤也因此变得红肿溃烂。
想到此处,安氏拧着眉叹了一口气道:“你胳膊上可是杯口大的伤,这要是留了疤可如何是好。”
留疤?傅惜筠微微侧头看了眼自己缠着纱布的手臂,她这么狠下心,要的便是留疤。
大周朝遴选太子妃,对体貌要求甚严,初选阶段还有专人扪摸机理,所以身上要是有疤,便不能入选。
一侧的李医女略沉思了会儿,开口提议道:“老爷和夫人不要着急,在下虽医术不精,却识得一位妙手回春的大夫,经他的手后,各种疑难杂症无不百治百效。只是他的脾气有些古怪,从不出诊看病,只在医馆内坐诊,老爷若方便可带着姑娘去瞧瞧。”
闻言,安氏紧皱眉头,对着傅敬说道:“府内若大张旗鼓的去医馆找大夫,定会引得外头猜疑,影响到大姑娘选妃一事,这可如何是好?”
傅惜筠轻轻摩挲着手上纱布,细算着距太子妃初选的日子已不到半年。
在那时前,她手臂上的伤绝对不能痊愈。
这大夫也就不能真的去瞧。
“不若过几日就让我假作寻常出游,只带着绿珠就好,趁着午间休憩人流稀疏的时刻,就去医馆把手臂的伤给看了。”
傅敬颔首:“如此也好。”
------
不久后,傅惜筠再次合眼入眠,安氏也跟随着傅敬一同离开。
然而行至抄手巡廊的半道,傅敬还是满脸的忧心忡忡、长吁短叹。
按理说,傅惜筠已经安顿好了,她方才也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才是。
安氏犹豫半晌还是出口道:“侯爷是还在担心大姑娘?”
傅敬捋一把胡子,垂首摇头,“方才见筠儿那般样子,我便不忍心说出口,三日后,我就要去宿州外任了。”
安氏的眼眶随即变红,“外任?侯爷在朝中好歹也是二品大员了,怎么还用去外任?”
朝廷里三品以上京官被外任几乎可比为城下之辱。
“时局动荡,身不由己啊。”
傅敬身为最后一任宣德侯,在京任官二十年,从来都是兢兢业业不敢懈怠,一路攀升,终能穿戴上正二品的锦鸡补子。
但即便位极高品,终究也没能改变宣德侯府早已是强弩之末的事实。
今年自年前起朝廷就有不少的动荡,因此,皇上便把在西北担任了六年大都护的宴淮召回了京城。
自他空降内阁之后,短短三月便使出雷霆手段,将大大小小不论品级的京官从头到尾课考了一遍,查出不少的纰漏。
在傅敬之前,已有不少人被贬出京。
但他的头上好歹顶着一个宣德侯之位,又有一个当了皇后的妹子,旁人都以为不至于太难堪。
谁料依旧是被宴淮当面厉声斥责,被贬到宿州监工。
经此一事,傅家虚空的内里暴露无遗,傅敬和皇后才想要极力促成傅惜筠入主东宫,好延续傅家的光耀。
只是傅敬如何也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惹到了这个新任首辅宴淮。
他不过是未能及时通报宿州的水坝工期,居然就遭了外任,不过好在期限只有一月,转眼也就回来了。
长嘘一口气后,傅敬重打精神,还是先解决眼前之事罢。
“筠儿受伤一事虽说不可外传,但还是找个信得过的人往凤宁宫递个信儿,以备后患。”
“是,妾身知道了。”
----
且说安氏不敢怠慢傅敬的话,便借着给凤宁宫送去野生血燕的由头,自己亲自进了宫。
大殿内,上首的罗汉床躺着闭目养神的皇后,安氏就坐于下首的月牙凳,正在将傅惜筠受伤的消息一五一十地告知皇后。
闻言,皇后烦躁地捏了捏眉心,继而问询道:“也太不小心了,府上找人看过没有?”
安氏垂首谨慎回:“回娘娘,已经有大夫看过了,只是大姑娘的伤势实在严重,侯爷和妾身都担心在选太子妃之前怕是好不了。”
太子半年后便是及冠之年,朝野都盼着他早日完婚诞下子嗣。
皇上体察民情要为太子选妃,却也正好撞到皇后下怀。
太子年纪轻轻,身边荒唐之事已有不少,传出去总惹得皇上恼怒,单是废除太子的话就说了不下三次。
皇后便急需往太子身边放一个可以随时规劝的人,必要时还能为她所用。
思来想去,便只有亲侄女傅惜筠最为合适。
可侯府里做事竟然如此疏漏,堂堂的嫡女都能伤得这般严重。
皇后合眼思虑了半晌,重新开口道:“将事情瞒住了,本宫举荐一位信得过的女医给筠儿看看。”
这般,安氏自然欣喜万分:“多谢娘娘。”
殿内的人说着悄悄体己话,殿外的几双耳朵却将里头谈论的事情听了个八分。
点头哈腰的东宫掌事公公江福流着冷汗,盯着眼前一身玄色长袍的主儿。
生怕他贸贸然闯进去,给自己讨来一顿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