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败家子的青云路(科举) > 第1章 第 1 章

第1章 第 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慢慢加上落叶跟小枯枝,再加入断在河边的大树枝,四周明亮了起来,周身也终于暖和了。江重涵又捡了好些橡子,用衣摆兜着,放进火里烤熟了再剥出来吃。

虽然好吃了一点,但也只是一点。

别人穿越,不是玛丽苏就是杰克苏,哪怕穿成个不受宠的庶子庶女,也有两口冷饭吃,一件单衣穿。江重涵前世行医积德,穿来的第一顿却是吃生橡子,待遇相差简直天壤。

但江重涵没有抱怨,他已经习惯了生活给予的种种,习惯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现状,让将来的自己好过一点。

橡子再苦又怎么样?它富含淀粉,能充饥,能活命,只要能活下去,就有希望。

哦,对了,他还有个系统,什么系统来着?

随着一念,左眼前再次亮起系统页面,唯恐他不愿多看似的,一口气把所有的字都显了出来。

[恭喜宿主穿越,宿主舍命救人,奖励宿主<古今图书馆>系统,宿主可自行查阅。注意,本系统在考试时(包括但不限于县试、院试等任意形式的考试)不可使用。]

系统名称叫古今图书馆,页面也跟图书馆常用的查询系统一样,江重涵试着查询了一下,不光能找到十三经注疏、《赤脚医生手册》,还有《内科学》等医学院校本科临床西医教材。甚至,还有大量的网络小说。

真·古今图书馆,不过,给他这个系统是什么意思?让他读书考科举?

江重涵犹豫了一秒。

打心底说,他想继续当医生,中医他不太懂,而西医在古代的行医条件……

行医是不太行了,至于农、工、商,农业得有地,行商要有本钱,原身已经家徒四壁,想都别想。工匠得有手艺,他除了一手毛笔字还行,说不上有什么手艺。

看来,确实只有考科举这一条路可走了。

虽然古代考科举比现代高考还难,好在读书这事江重涵很擅长。在现代时,为了早点毕业养活自己,江重涵层三次跳级,研究生毕业时才20岁。壳子是原身的,但脑子是自己的,没道理到了古代就没了智商。

人有了目标,心就定了,江重涵一边慢慢地、细细地咀嚼橡子充饥,一边借助系统查询古代的科举制度。

这个古今图书馆系统就像个阅读器,有书架功能,能添加书架,还能收藏书籍、给书架添加好几级的文件夹。打开一本书,有目录、书签、笔记、内容查找功能。江重涵将考科举的必备书目都添加在书架里,然后分了童生举业二级文件夹。

就这样,就着火堆,江重涵一边捡橡子烤熟,预备接下来几天的粮食,一边从最熟悉的《论语》背起。

古代入夜极为安静,江重涵又从小读起书来就异常专心,《论语》二十篇,其中不少都是中小学必背篇章。等到天蒙蒙亮时,江重涵已经将全文1.6万字大致背完了,烤橡子也攒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回家。

边走,他又将论语重新过了一遍,正背着,忽然一个粗豪的声音喝道:“甚么人?!”

江重涵猛地抬头,只见城墙上亮着一个小白灯笼,先映出一张被风霜打出的、尽是皱纹的脸,接着时男人身上的皂色公服。

很是眼熟。

江重涵搜索原身的记忆,应道:“古大叔,是我。”

这位县衙的壮班差役古大勇,负责县城的巡逻、护卫,就住在他家对面。那位翻白眼的妇人,就是他的妻子余大娘。

“你……涵哥儿?”古大勇识得他的声音,止不住诧异:“这大清早的,你在外面做什么?”

对了,齐朝虽然不实行宵禁,但城门都是早开晚关的,现在还没到开城门的时间。

江重涵已经在背书的间隙把古代的基本礼仪过了一遍,这时拱拱手应道:“我出去捡点橡子吃。”

“你……”古大勇又惊又怪。

他跟江涵哥的父亲江仁有两分交情,在江涵哥搬到他家对面时,曾劝过几次。没想到江涵哥根本看不起他,每次碰见总是天天鼻子朝天接雨水,仰着下巴瞧也不瞧他一眼。

今日是吹了什么邪风,竟然客客气气地跟他讲话?

古大勇一时怔住,城门外却有人大笑起来:“败家子,你饿到只能吃橡子啦?”

天色虽然早,但城门外已经聚集了不少等着赶早卖菜、赶集的百姓。江涵哥是远近闻名的败家子,颖安县谁不知道他整日不思进取、把上万两家产败光的事?一听说这败家子居然沦落到吃橡子,众人都哄笑起来。

“你们江家不是阔过么?”

“但凡家里有一粒米,谁吃橡子这东西啊?”

四周都是嘲笑,江重涵却神色如常,语气平静:“捡橡子吃也是自食其力,为自己犯下的错负责,这也没什么。知过能改,善莫大焉。”

后面一句文绉绉的,百姓们听不懂,但“自食其力”四个字他们明白,一时都停下了笑声。好一会儿,才有个老大娘叹息说:“孩子,你早想明白,哪来的今天呢?”

“大娘,只要能想明白,都不晚。”江重涵冲大娘笑了笑,结束话题,转头看向城墙上,又拱了一下手,问:“古大叔,我想问问,今年县试的时间定下了么?”

齐朝的科举制度与明朝相似,三年一次,乡试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在乡试前一年举行童生试。今年正好是甲寅年,要是想参加明年的乡试,得在今年通过童生试。而童生试的第一场,就是县试。

按照惯例,县试的日期一般由县衙礼房提前一个月公布,古大勇身为县衙三班之一的差役,应当知道。

果然,古大勇顺口先答了一句:“二月十五。”

然后,才震惊地问:“涵哥儿,你问这个作甚?难道……你也想考?”

据古大勇所知,这败家子小时候确实也认过几天字,可读书又不是吃饭,几口就能饱,他浪荡了几年肯定早就忘光了!

江重涵不喜欢在事情做成之前先说大话,只是笑了笑,没有回答。恰好这时,城墙上传来声音。

“时辰到了,轮值换班,开城门。”

古大勇也就忙着,没继续问。

江重涵更不想多说。

沉重的城门一点点开启,他径自进城,准备回家休息。眼看就到家了,他心中忽然涌起一阵不妙。

拐个弯,只见一大群人聚集在他家门口。

“哎!哎!江涵哥回来了!”

古代的人出生时只取小名,等举业读书或者及笄了才取大名。原身一直没有拜师读书,父母又去世了,因此只有“涵哥”这个小名,别人称呼他,不是叫“涵哥儿”,就是带着姓氏叫“江涵哥”。

人群中其中最显眼的就是余大娘,她的嗓门也最大。“涵哥儿,快快快,你未过门的娘子来找你完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