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这宅子可考虑租出去?”卢晓晓问道。
“不租不租,老爷子我就等着卖了这宅子,拿着银子到府城去呢!”大爷道。
“那价格可能再便宜些?”这个地段这样大小的宅子,一百五十两价格不高也不低,但是带了口井就顶顶划算了,可卢晓晓还是想试着讲讲价。
“小娘子可是要自家住?”相较于将宅子卖来卖去的商人,大爷更希望卖给一户住家的本分人,这毕竟是他一砖一瓦攒下来,住了大半辈子的宅子。
“大爷,我家在杜家村,如今兄妹几人都在镇上读书干活,便想住到这镇上来。”卢晓晓道。
见这小娘子真心想买,大爷便道,“你若是三日内就能拿银子来,那能便宜五两银子。不过这几日,你得给我送吃食,得要那红烧肉。”
大爷最喜欢吃卢记摊子的红烧肉了,别人都做不出那味儿。
“大爷,红烧肉不能多吃,我给您做些别的吃食送来,保管好吃!”
又看了看,聊了聊,花了小半时辰,三人辞了大爷出来,便在明前街散了。
“晓晓,咱们哪来这么多的钱?”等张小郎君走了,卢二郎问道。
“回去想想办法,这宅子太好了,以后吃水都不用上外头挑了。”没有自来水对卢晓晓这个现代人来说,可是最大的痛,如今若是能有口井,也是聊胜于无了。张小牙郎说的没错,这可是天大的好处。
卢晓晓心中算了算,加上卖金玉糕方子的银两,她有三十二两,若是买宅子,卢大贵夫妇也能凑上十几俩,也就是说至少还得找一百两。
怕是只能去卖菜谱了,存了这心思,卢晓晓便观察起这街上的酒楼店铺来,行至一酒楼前,道,“二哥,你等一等,我去看看能不能把菜谱卖出去。”
卢晓晓便往酒楼里走,门口的店小二见卢晓晓衣着寒酸,年岁尚小,也不像送外卖的样子,拦住她,道,“小娘子,可是要来吃饭?这大堂的茶水费一人二十文钱。”
“小哥,我寻掌柜的。”卢晓晓道。
“掌柜的,这位小娘子寻您。”店小二对里头说到。
“什么小娘子?叫她进来吧!”掌柜的正在柜台前。
“掌柜的,我在秀心街卖肉夹馍,有两道好菜谱,想卖与店里。”卢晓晓见掌柜事多,赶紧道明来意。
“小娘子快别说笑了,我们大厨是在府城学的艺,哪需要买你的菜谱?小二,把小娘子送出去!”掌柜使人把卢晓晓送了出去,只当她是为了蹭口吃的,胡说八道。
之后又寻了几家,这第一家已是最客气的,余下的几家不是把卢晓晓当做要饭的打发了出去,就是连掌柜的面都没见着。
自古以来,这有势之人寻无势之人成事易,无势之人寻有势之人成事难。
“晓晓,怎么办?”卢二郎想不到卖个菜谱这样难。
卢晓晓看了看天色,已是正午,道, “我们先回去,此时正是饭点,春芬姐也该等急了,等明日上午店里没这么多人的时候,我再来问问。”
话虽这么说,可卢晓晓觉得希望不大,客好的店不稀罕,客少的店出不起价。
三人回了村,卢二娘子见他们这样晚到家,问铺子看得如何,卢晓晓把今日的事说了说。
若是能回到幼时住的镇上,卢二娘子自是高兴的,可这一百多两的银子,对农家来说无疑是天价。
等卢大贵回来,吃晚食时,又说了一遍。卢大贵倒是更想住在村里,离着卢爷爷和卢二伯一家人近些,只是妻儿都想住到镇上,他也不好说什么。
卢二娘子嘱咐道,“如今入秋了,早晚天冷了,二郎、晓晓,你们出门早,多穿些。”
有道是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进入白露,早晚添了一份秋天的凉意。
“如今卯时出门,天都未亮,若是咱住到了镇上,时间便宽裕许多,三郎读书也方便,大哥还能回家住。”卢二郎道。
“公中能添十两银子,若是没能买下这宅子,就租个带宅子的铺子吧,大郎也该说亲了。”卢大贵拍板道,大儿子总住在店里也不好。
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卢二娘子又说起了别的事,“嫂子说,等忙完秋收,就置两桌席,叫上咱、她大哥、二哥家一块聚聚,想叫晓晓去帮忙,日子就定在了中秋第二日。”
“那自是好,秀珠娘那边,要不是他们帮忙,咱家的名声都受影响,到那日,你也去帮忙,亲戚多走动才好。”卢大贵道。
中秋?卢晓晓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