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农家小娘子的奋斗日常 > 第22章 杂鱼一锅鲜

第22章 杂鱼一锅鲜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今日是个重要的日子,卢家兄妹出摊已经一个月了!

按照先前说的,赚到的钱交一贯钱到公中,剩下的卢晓晓拿六成,卢二郎拿两成,卢二娘子占一成,卢大贵和卢大郎各占半成。

卢家摊子做的是小生意,收到的多是铜钱,卢二娘子便腾出了一口箱子给卢晓晓装钱。

等卢家兄弟把钱箱子搬过来,打开一看只见箱子里整整齐齐码着一吊一吊的铜钱,卢大贵看了震惊极了。

等卢晓晓又回屋摸出一个钱袋,里面装着几颗银锞子,卢大贵已经见怪不怪了。

钱箱子的铜钱码得整齐,不一会就数出来了,除去要给卢春芬的工钱,一共是十一贯又五百三十二文,再加上二两半的银锞子,这一个月便挣了足足十四贯钱。

拿出一贯钱给公中,又留出贯余钱作为备用,剩下的十二贯钱便是分红。

卢晓晓得了七贯又二百文,卢二郎得了两贯四百文,卢二娘子分了一贯二百文,卢大郎和卢大贵各得了六百文。

卢大贵没想到,他只多做了些家里的农活,一个月便得到了大半贯钱,比外出打短工轻松多了。

铜钱占地又沉重,卢晓晓只打算留一些钱平日用,其余的都换成银锞子,卢二郎也是这样想的,两人便托了卢大贵去换银子。

到了卢三郎考试这日,卢大贵便将铜钱包好放到筐子里,上头盖上些菜,与卢三郎一起,坐了里正家的骡子车到了镇上。

两人先是到卢记摊子叫上卢晓晓,再一起到了同心街的宋氏学堂。

今日的宋氏学堂不同于往日,学堂门口停了好些马车,宋家安排了好些家丁过来维持秩序。

卢家三人上前,家丁只让考试的学生进入,其余人员都需在外等候。卢晓晓又向家丁打探考多久能出来,家丁只说不知。

“放轻松,好好应答,尽力就好了,我跟爹在外头等着你。”卢晓晓对弟弟嘱咐道,只觉自己是陪同高考的家长。

待卢三郎进去,两人径直去了钱庄,将背篓里的铜钱换成了银锞子,又回到学堂前等待。

卢晓晓留心听了听在外等候人员的对话,好些来考试的读书人,都是考过童生之后,在学堂里读了好些年,只希望来宋氏学堂拔拔高,早日考取秀才之名的。

学堂里,来考试的学生分成了两拨,分别由两位夫子考四书五经背诵,词句出处、释义,到了最后,从百余人中取了三十人,下午继续考校。

等卢记摊子收了摊,卢春芬寻了过来,学生才陆续从学堂里出来,卢三郎见着三人,面露喜色地大步走了过来,道,“爹,姐,春芬姐,我过了,我过了初试!”

“三郎,好样的,爹就知道你能行!”卢大贵高兴道。

“三郎太厉害了,复试是在什么时候?”卢晓晓问道。

“复试下午开始,未时回到学堂。”卢三郎回道。

“时间这样紧张,不若我们就近找间吃食铺子吃些东西,怀义也好歇一歇。”卢晓晓道。

“我就不去了,铺子里的吃食贵,我去守着摊子的东西。”卢春芬道。

“春芬姐,一块去吧,昨日分了钱,我请大家去薛记馒头铺吃肉馒头。你们先过去,我去叫上二哥。”卢晓晓说完,不给卢春芬拒绝的机会,就去找卢二郎了。

薛记馒头铺是镇上的老字号,馒头皮薄馅大,面皮暄软,用料扎实,肉馒头五文钱一个,菜馒头两文钱一个。

卢家几人去得早,人还不算多,找了一张桌子,点了十个肉馒头,五个菜馒头,又各点了一碗稀粥,花了七十文钱,卢大贵只觉得肉疼。

“怀义,上午考得怎么样?问题可难?”卢二郎迫不及待的问道。

“考的背诵和词句出处释义,背诵答得不错,词句释义有些难,有两句没有把握。”卢三郎回忆道。

“考过了便好,下午好好考。”卢晓晓说道。

说话间馒头端了上来,店里的客人也多了起来,不一会儿便坐满了。馒头约摸拳头大小,吃一口只觉得口味醇香,鲜而不腻,不愧是老字号。

几人把馒头吃完,未觉得饱,这薛记馒头胜在味好,可面皮暄软,只吃三两个是不够的,可几人也舍不得再让卢晓晓花钱了。

在铺子里歇了歇脚,见时间差不多,卢晓晓又买了四个肉馒头让卢二郎和卢春芬带回去,她则和卢大贵一起把卢三郎送到学堂,继续在学堂外等着。

下午考试的人少了许多,父女俩直等到未时,才见有人出来,出来的人中有人欢喜有人愁。

等好不容易见到卢怀义的身影,只见他面色平静,看不出悲喜,两人着急地迎了过去,问道,“怀义,考得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