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见小姑子带着卢家小丫头过来了,这小丫头的手上端着个小碗,里头盛着两块红艳艳的带皮五花肉,这仔细一闻,还能闻到浓郁的肉香。
小姑子小声道,“嫂子,我把做席的人给你带来了。”
里正娘子把人让进来,唤儿子女儿让了座。堂屋里坐着好些人,老里正夫妇坐在正座上,右边是里正并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左边是二儿子夫妇并儿子儿媳和一个女儿。
“丽娘,怎么又过来了。”老里正问道。
“爹、娘,这是大富那边的侄女,唤晓晓,别看她年龄小,做饭的手艺可好了!我想着可以让她给大侄子做席。”
“哟,这不是卢大贵家好吃的小女儿吗?听说你在镇上卖吃食呢!”老里正的二儿媳说道。
“晓晓,你会做些什么菜?”里正娘子问道。
“婶子,这是我做的红烧肉,镇上卖的肉夹馍就是用这个肉做的,你们尝尝。”
里正娘子把两块四方的红烧肉,分成了八小块,几个大人一人尝了一块,又叫大儿子尝了一块,剩下一块,小儿子嚷嚷道,“我尝尝,我尝尝,我吃过肉夹馍,看看是不是一个味儿。
众人吃罢,只道味好。
卢晓晓又道,“婶子,我还会做酸菜鱼、地锅鸡,鸭肉也会做,还会些小炒。”
“我看这事能成,明日使钱买了这些菜来试试看吧!”老里正娘子说到,小女儿说好的人,她自是要支持的。
“是,娘,我吃着也觉得不比刘大厨的手艺差,这卢家的小丫头竟吃出了这样好的手艺。”里正接道。
卢晓晓跟里正娘子说好要准备的菜,又约好明日未时过来,便与卢大娘子各自家去了。
次日,卢家兄妹俩照常去镇上出摊,那个抱怨干锅兔少的小哥一大早便来了,问何时再有干锅兔卖。
原来这小哥在镇上的大户宋家做事,昨日卢晓晓告诉他干锅兔加热后更好吃。昨日初一,全家人要一处吃饭,宋家少爷便让他拿去灶房使人加热一番,晚食后再吃。
可这灶上管事不知怎么回事,竟上到了晚席上。这麻辣鲜香的新鲜口味得到全家人的一致好评,老爷还夸少爷孝顺,又问是哪家酒楼买的,少爷不敢说是小摊上的东西,只说是朋友送的。
宋家少爷虽然得到了夸赞,可是他还是没吃着几块干锅兔肉啊,这才有了宋家小哥一大早来摊子上问干锅兔的事。
卢晓晓答道,怕是要后日,得等家里得闲去山里猎了兔子才有卖了。
宋家小哥只好道,后日再来看,若是有可得给他家少爷留两份。
好些尝过干锅兔的客人都来问,有个镇上的闲汉也来问,边上的人笑话他,道,“胡老四,这干锅兔肉,百文一份,吃得起吗?”
胡老四说,谁说他吃不起。又说,这摊主不会做生意,要是做成干锅鸡多好,鸡肉每天都有,还便宜。
卢晓晓解释说,一是这兔子肉质鲜嫩,与这干锅的做法最搭配,二是干锅兔中放了味特殊的调料,这调料的原料难寻,故也没法多做。这么一解释,想吃干锅兔的人就更多了。
鸡肉价贱,做的吃食卖不起价,所谓物以稀为贵,量少才能价高,若是做成烂大街的吃食,还怎么挣钱?
年轻衙役也来了一回,穿着常服,一看就是哪家的少爷,打马过来,让卢晓晓初七那日给做两斤红烧肉,若是有干锅兔,也给留两斤。卢晓晓算了算日子,正好是五日后,与里正家的喜席不冲突,就答应了下来。
年轻衙役付了一百文定金,又说,他姓元,名振飞,若是初七那日,他没能过来取,就让家里的老仆过来,到时报上他的名字。
这日的客人果然比前两日略少了些,直到午时才将带来的红烧肉卖完,期间,卢晓晓还抽空去集市买了颗酸菜,又去香料铺买了桂皮、八角、香叶等香料,这些都是里正娘子给了钱的。
回到家已接近未时,卢晓晓略微歇息了一会,就拿着酸菜和香料往里正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