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两位小先生。”
烤了几次,中间把哪吒的故事讲完了。
秦宁轻呼一口气,终于成了。
最新的一版面包色泽鲜亮,外皮酥脆内部香软,麦香浓厚有嚼劲,回味悠长,甚至还夹杂着一点炭火的香味。
柴火消耗了大半,新去山上砍了满满两大背篓柴火,又砍了些竹子拎了回去,做鱼篓席子纸都需要。
应二毛三毛强烈要求,晚饭主食是面包,配了萝卜白菜汤。
二小只吃的肚皮溜圆,在院子里消食。
三毛眨着星星眼,抱着秦宁的大腿:“哥哥,我们明天还吃面包吧,面包好好吃啊。”
二毛在一旁也疯狂点头。
“当然可以。”
秦宁沉默好久才再次开口:“相公,我想去县里卖面包,你们觉得行吗?”
上次他去县里逛的铺子都没有卖面包的,可见这是个新鲜玩意,虽然家里有一笔银子,但没有稳定的进项还没有地,他们四张嘴总不能一直坐吃山空。
沈新把摇椅搬进堂屋,躺在上面,“行啊,有什么不行,你怎么打算的?”
秦宁神色认真:“明天刚好是一月一次的大集,周围好些人都会去县里赶集,我想拿一斤面粉做出面包试试卖,看大家喜不喜欢,就在之前去的西市那条街摆摊卖。”
沈新:“你想怎么卖,卖多少钱?”
“论个卖,五文钱一个。”
秦宁仔仔细细算着:“一斤小麦六文钱,一斤半小麦能出一斤面粉,一斤面粉能做十五个左右巴掌大面包,其它佐料杂七杂八的加起来六七文钱,那十五个面包就能赚六十文。”
这么多天相公每晚都会讲算账怎么算,他平时也会在脑子里尝试,寻常的账已经能算明白了。
挺有想法,沈新点点头:“行,但一斤还是太少了,做三斤吧,面里还可以加上糖,绿豆,红豆,果酱,烤出来的就是不同口味。”
“还要起一个名字,让大家知道吃的东西是我们家的。”
秦宁眼睛亮了亮,“相公懂得好多,加东西的还可以卖的更贵一点,名字不如相公取吧。”
沈新摸了摸晾的纸张,还有些潮湿,估摸明天能干,他可以着手制作下一批纸了,“这些都是书上记载的,我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又沉吟片刻:“秦家糕点铺怎么样?”
秦宁有些踌躇:“叫沈家糕点铺会不会更合适?”
出嫁从夫,他又没有嫁妆,按理来说他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是夫家的,包括他这个人。
“你做出来的东西随你姓不是很合理吗?这可是你的买卖,挣得银子也归你。”沈新笑了笑,“说不定将来我还要靠你养呢,到时你就是咱们家顶梁柱,你说什么是什么。”
秦宁觉得自己变得更有劲了,心里还生出一股野望,他要努力赚钱养相公,使劲点了点头,“好。”
好大一盆鸡汤秦宁含笑干了。
沈新背后有点发凉,站起来活动几下,“明天早上我们一起做牛车去县里。”
秦宁第一次去县里卖东西,他得去看顾着,有解决不了的事也好应对。
二毛支着耳朵听着,但一直没听见他和弟弟的名字,有些急了,“那我和弟弟呢?”
沈新:“一起去。”
二毛三毛年纪太小,放家里也不安全。
三毛欢呼:“耶,大哥最好了。”
这三毛,有奶便是娘。
夜色微凉,树叶被风吹的沙沙响,蝉鸣鸟叫声音不断,沈新站在院子靠南方向新挖好的深坑里,煤灯映出浅黄色的光晕,他右手拿着一字型钻头往土里钻。
打口水井一直在他的计划内,今天终于开始动工。
早上他只在挖了个坑,太阳就升上来了,四周变得闷热,活便留到了现在。
南溪村依水而居,地下水也很丰富,不过钻了五米,地下就开始往外渗水,沈新又在底部挖了一个不到三尺的井坯,内圆砌上砖块,井底的基础结构就搭好了。
在井底铺上沙土和鹅卵石用来过滤水,忙活了一个时辰,把井壁贴满砖块,等泥干稳固,井就算搭好了。
沈新又去池塘找了两条小鱼放入井中,若小鱼能在井中存活,说明这里的水质没什么问题。
洗去一身汗水,沈新躺在炕上,问:“你明天打算什么时辰起?”
吃食生意都得早起贪黑,才能赶上食客吃饭的时辰。
秦宁歪头,眼睛一眨一眨的看着他:“大概丑正起。”做一炉面包从发面到结束要花一个多时辰,得早点准备。
沈新有点遭不住这个眼神,移开了视线,“行,明天你叫我一起起来,我去山里一趟。”
挖点药材,找些鱼苗,再看看能不能找些坚果。
秦宁眉头微皱,语气不情愿道:“那个时辰山上漆黑,路也看不清,还可能会碰到野兽,太危险了,相公还是在家休息吧。”
沈新把长发撇到一旁,“没事,我视力好,野兽也打不过我,池塘里还缺些鱼虾,我去之前的水潭里找找看。”
秦宁不想相公去,怕他有危险,可说了相公又不听,有点气闷,把被子拉到脸颊盖住鼻尖,嘟嘟嘴,“知道了,睡觉吧。”
“好。”沈新照例起来吹灯,屋内陷入黑暗。
希望明天面包大卖,赚大钱,养相公,秦宁在心里种下第一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