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朔给了谢清晏名单,误打误撞,殷璟能知道谢清晏下一步的计划。谢清晏要查皇兄的案子,接近名单上那几个人,云北的皇帝来朝贡时,就是最好的机会。
殷璟想确定他的立场和动机,只这一次便能明晰。
谢清晏,你究竟是伪装还是真心?
殷璟盯着摇曳的烛火,心里的天平在无意识倾斜,他不希望真相大白时,与谢清晏站在对立面。
鸟雀鸣叫着,倏忽之间掠过低空又趁势振翅高飞,几片黄叶扑簌簌落下,飘飘扬扬,掉在谢清晏脚边。
谢清晏捡起,心知这是秋天到了,随手轻轻一丢,提笔划去纸上一个名字——李修。
红墨晕染。
大衍西南两面背靠崇山峻岭,周围均是小国,不足挂齿,冲突极少。而北面的朝来与云北,是大衍历朝历代都要防备的。
朝来年年在边境骚扰不断,云北皇帝是一女子,名叫上官成玉,三年前登基称帝,与大衍打了两仗后,便遣使者来向康安帝求和。
轻轻松松便收了附属国,这当然是大衍乐见其成的,特别是大臣们连连朝皇帝拍马屁,称赞陛下天姿威严,才让云北甘愿臣服。听得康安帝高兴得一连几天嘴合不拢,发怒的次数都少了。
三年来云北年年朝贡,诚意十足,如今当朝皇帝还要亲自来,无疑是推进两国关系的大事,也正是彰显衍朝风范的时候。
康安帝卧病龙榻,但重视得很,早早便交代林儒要安排好各部事务,不能出错。
在上大早朝时,这些冗长繁杂的事务一件件安排下来。
清晨的大殿温度有些低,虽然无风,但殷璟仍然觉得凉飕飕的,他比旁人多穿了两层衣裳,还是被冷得脸有些发白。徐如是担忧地望向他多次,想让殷璟去休息。
殷璟示意自己无碍,坚持听到户部与礼部的安排后,才放松一些,僵直的双腿恢复了点知觉。
户部无疑是这次外交最重要的一环,各处都需要户部掏钱,这也是蛀虫们能趁机从中捞油水的好时候。
至于殷璟几人,身为皇子,没有固定的官职,本该都是指挥统筹的闲差,这些事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就好,但毕竟是皇家子弟,对于朝廷事务如此不熟悉,说出去让人笑话,基于皇家颜面,林儒劝了康安帝多次,尽管他不太愿意,也还是同意林儒的做法。
正好帮了殷璟,能名正言顺地进入礼部。
在上朝之前,殷璟把户部的情况向徐如是打听得一清二楚,徐如是在朝中斡旋,对此了如指掌。
户部尚书韩全,贫寒出身,行为处事灵活,从不显山露水,对外又是个脾气好的。
户部员外郎段超,高傲自大,仗着家里有钱,目中无人,一副精瘦的商人相。十分看不起韩全,因此多次出言讽刺,两人交情不深,只是普通上下级。
据徐如是描述,韩全听见这些难听话,仍然跟个老好人似的,也不恼。两人在户部内部的评价天差地别,说韩大人认真负责对人和气,而段超对谁都是鼻孔朝天,因此众人心里对他厌恶极了,却因为段家是商贾大户,不敢得罪,敢怒不敢言。
段超的母家有个表弟,名叫李修,在礼部当个小吏,家境远不如段家,听闻李修这个小官还是托段家找关系才得到的,他整天跟在段超后面,比段超的侍从还要贴心,依照段超的性格,一定看不起他。
这也是殷璟要进礼部的原因。直接跟段超交涉恐怕并不好办,这种趾高气扬的贪财之人,说实话,殷璟无从下手。
因此他把目光转向了李修,他不信有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抛弃自己的尊严,心甘情愿为别人鞍前马后。
殷璟飞快地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把线索捋得差不多时,想起被遗漏的一个人。
谢清晏。
他是礼部的主事。
若是谢清晏有心调查,就一定会接近李修。殷璟边顺着人流往前走,边思索如何试探谢清晏的想法。
又一阵风起,把殷璟的发丝吹得飘起来,灌进宽袖,撑得鼓起来,他不堪其扰,一手捏住袖角边缘。
风带来的,还有一声轻笑,殷璟扭头望去,撞进一双笑意还未褪去的眸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