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宁殿后殿的勤政堂,皇帝平时处理政事、面见大臣之处。
似乎为了表现两人间关系并不熟悉,一路无话,跟在传令太监身后,只能听见彼此的脚步声。
殷璟心里清楚,康安帝喊他们过去做什么,短短几步路,已经想好如何在皇帝面前撇清和谢清晏的关系。
勤政堂同样建的华贵大气,康安帝端坐于檀木书案后,帝王不动声色,暗暗审视前方正行礼的殷璟和谢清晏,试图从中看出他们是否暗中往来。
手上不停,神色如常地批阅堆积在一旁的奏折,询问起今早的情况。
殷璟率先回答道:“启禀父皇,今日我正欲进宫,只是苦于无正式的身份,徘徊丰宁门外,这时正巧看到了世子的马车,便请求世子带我面见父皇。”
这样的事情里,皇子是否得到了势力支持,队伍是否壮大才是最关键的,康安帝想要的,就是殷璟的态度。
他这理由无懈可击,说起来他身为皇子却连皇宫都进不去,不是渴望康安帝能因此对他产生一丝愧疚或怜悯之心,他不需要。
殷璟将自己放在弱势地位,只是为了让康安帝放心,他这个儿子,刚回宫,并未结队,还没有篡位的能力。另外,不管谢清晏是不是专门等他,都不能把他扯进来,否则自己刚进宫就遭皇帝猜忌,往后被盯防的死死的,那接下来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明明是谢清晏自己顺手帮忙,殷璟一番话却将他撇得干干净净,那他自然也不能辜负了四皇子的一番好意,毫无破绽道:“陛下,臣在丰宁门外得知殿下困境,便斗胆伸手一助罢了。”
两人表现得疏远陌生,康安帝也暂时放了心,欣慰点点头:“身为皇子进不来皇宫,若是传出去的确有损王室声誉,此事是疏漏了,清晏做的不错,日后便不会有这样的事了。朕已昭告天下,追封先皇后为德仁皇后,璟儿也可光明正大出入宫门。”
生前不管不顾,死后追封德仁,也不知是在安抚谁。
殷璟磕头谢恩,再给多大的荣光也无用,先皇后已逝,无论如何也无法挽回。
出了殿门,走在宫道上,谢清晏比殷璟高出半头,他抬头,又道了不知已经说了第几次的谢,说以后若是有需要他定义不容辞。
这是真心感激,但殷璟也存了私心,谢清晏这个线索不能断,以便日后可以拿着这借口多与他来往。
衣袂翻飞间,谢清晏停下,殷璟也跟着停下,疑惑地仰头看着他,似乎不明白他怎么突然不走了。
谢清晏盯着他略显迷茫的眼睛,颇为认真地说:“四殿下,从你我见面开始,你已经道多少句谢了,我帮便是帮了,这是我自愿的,不必如此有负担,若是其他人是有所图谋呢,殿下还要义不容辞来回报吗?”
他话说的严肃,把殷璟说的莫名其妙,他看起来很蠢吗?会傻到将恶意当成善意来回报的地步吗?显然谢清晏是这么认为的。
大概谢清晏也意识到自己说话重了,语气放软了些:“…我这么说也是希望殿下能小心些,衍宫深似海,不能太过相信他人。”
谢清晏觉得自己随手小忙,甚至都没做什么,他看透了宫中的险恶。即便他对殷璟也怀有其他的目的,殷璟也早晚都会入宫,但到底还什么都没查到,他不想牵扯无辜的人进来,尽己所能多提醒他点也是好的。
头一次有人说帮他只是自愿,教他不用有负担,他看透世间冷暖,每个人都抱有或多或少的目的,唯此刻的谢清晏,干净澄澈的眸子里,不带一丝欺骗,只担心他为人所骗。
殷璟垂眸,没吭声,他突然有些愧疚,他为了活着,防备心重,因为皇兄的话,他尤其警惕谢家人。但对于真心帮过他的人,总是充满感激,认真对待,善意恶意看得很清楚,至少在此刻,他能感受到谢清晏对他没有利用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