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体版 简体版
恋上你中文 > 命书 > 第22章 四十有一

第22章 四十有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在库房看过你的记档,字迹不错,条陈也写得清楚明白,怎么忽然辞了?”

“大人过奖了,我如今也一把年纪了……”

“庆丰二年生人,今年四十有一,尚未知天命。如果是朝中官员,此刻正是提拔的好时机。”

“呵呵……大人从京中来,自然是觉着四十还有大好时候,在我们这地儿,四十过后,腿脚都使不上劲了,感觉一脚踏进了黄土,也就能多喘气几年。”

吴主簿的话回得滴水不漏,应抒弘也没再客套,径直道:“我今日看过石胆的名录。”

闻言,吴主簿面上无暇的疏离笑意总算有了一丝裂缝。

“是我记的,出了什么错?”

“我是从京城来的,不清楚石胆的价格。若是家仆众多,放手让他们去采买,也不会知道现如今石胆是一斤一百五十文。”

应抒弘略略侧身,义正词严道,“县衙记的是一斤一百三十文。去市集随便找几个百姓打听一下,都说从来没有这样低的价格……吴主簿,你说,这是什么缘故?”

“我……我……我一人在做这些事,可能是仓促间,记错了……”

“记错了?也是情有可原。不过,吴主簿解释一下,为什么所有的账目都是一百三十文,总不能全部都记错了吧?”

这下,吴主簿嗫嚅着嘴唇,直愣愣望着应抒弘,全是不可置信,“大人……将那些账目都看了?”

“是……要不是看到库房的记档,险些错过了吴主簿这样的人才。”应抒弘直言不讳,“不过,也不知主簿是如何归档的,这么要紧的账目,竟然放在库房最里头,要是再过几年,约莫全部腐烂坏了。”

吴海生霎时便红了眼,也彻底信了这位县太爷将县衙摸了个七七八八。

移舟是跟着一起看过账目的,也暗自佩服县太爷的应变能力。三言两语间,便能将人说动了。

最后,在她以为是要请吴主簿出山时,但听应抒弘问道:“对了,今日来,不过是要向你打听个事,鸣飞村。”

吴海生收了收泪意,声音还是粗哑的,不过声调轻快了很多,“鸣飞村,石台县老一辈的人都听过,小孩子还将它编了顺口溜:有口能鸣,无口鸟飞尽,小命也全没。也有管它叫命飞的,一般人都不把女儿嫁过去,不过鸣飞村地界也算大,又有一条大河流淌而过,能种水田,日子还算好过……除了年年都有人莫名去世。”

“县衙去查过吗?”

吴海生说的详细,也是摇摇头。“大人看过石胆的账目就该知道,我有心造假留个破绽,也没人复查。这鸣飞村的怪事,百姓没去县衙报案,怎么会管?那些报了的案子,很多都不了了之了。”

眼前,可不正好有这样的受害人?移家父女,罗七素……

应抒弘也没瞒他,“前几日,醉香楼的案子破了,我送罗姑娘回去九桑镇,回来的时候,就看到了那股杀人的黑烟。”

“这……”

吴主簿一激动,险些站起来,“没有衙役跟大人一起去吗?葛大郎的年纪最大,他应该是知道的……”

“去了,不过夜里晚,赶不及回来。”

“唉……唉……”

吴主簿显然比他们更急,他如今不在县衙,但心还是热的,更是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其实,他们那儿死人,也不全是黑烟做的。我想,只是有人在装神弄鬼,保不齐春日蚊虫多,刚好就聚一起了。”

那夜,月亮不明,他们也实在没看清那股黑烟是什么。

蚊虫,这也是移舟的猜测。

“我还问过万寿堂的大夫,人中瘴毒是何征兆。他说发热红肿恶心呕吐都有,不过都对不上。哦不对,其中腹痛呕吐是对的。”

应抒弘听后,下意识看向移舟。后者则是挂着浅笑去看墨兰:大人,我是仵作,不是道婆。光靠口述,也判断不了死因,至少也要有尸骨。

吴主簿仍是心有余悸,催促他们去药堂,找大夫把下脉。

移舟坐了好半晌,终于有她能答的话了,“想来长生就是为这缘故才送我药包吧?等回去,我就把药煮了,每个人都喝一碗。”

走前,吴主簿要送他们,这时候,应抒弘才知道他的一条腿坏了。

只是,他生性要强,家里并不放拐杖,起来蹦了两步,就扶着门框目送他们。

移舟数次回头,最后一次,就被身边人扶着脑袋转过去的。

“大人知道他的腿疾?”

“和你一样,也是头一次见。”

“唉……”

石台县难得还有心有正义的官。移舟又道:“那他的腿疾,大人要查吗?”

“查。”

回去路上,又看到了那家胡麻饼子。不过这一回是风水轮流转,小贩才把笑挂着,还没来得及吆喝,应抒弘已拉着移舟,如一阵疾风走过。

“不是要查案吗?”

“我也没说要吃饼子啊……只是看大人辛苦,这家味道不错,大人要是饿了可以买一个吃吃……”

二人的声音越来越小,不过语气随意自然,衣衫简朴到像是农家夫妻。有不爱凑热闹的百姓,没认出应抒弘,还吆喝着让他给夫人买香包。

“香得嘞,都是春日的玉兰杏花桃花……夫人要是喜欢,还有去年的栀子花……”

移舟兴致缺缺,谁知穷嗖嗖的领导却在香包摊子面前停下,举着其中一个嗅了嗅。

“嘶……”今天刘原不在,但是“嘶嘶”永远不会缺席。

移舟小心拉了拉他的衣袖,提醒道:“大……郎……这香包不顶饥不顶渴的,还不如吃两个饼子——”

“多少钱?”

“二十一个,客观要是买两个,便算三十五文。”

“来两个。”

“好嘞客官。夫人真是有福气,说要两个,郎君就买两个。夫人挑挑是要什么,我这儿的玉兰卖得最好,不过也有人偏爱栀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